/【设计聚焦-概念设计】盘点超写实虚拟人的前世今生

【设计聚焦-概念设计】盘点超写实虚拟人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虚拟人?我们将如何与他们互动?这些问题在几年前可能还很新奇,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和真实渲染等技术的发展,虚拟人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让超写实虚拟人从单纯的形象数字化进入交互智能化,虚拟主播、偶像、员工被应用在游戏、影视、传媒等领域并影响我们的生活。本篇文章将回顾虚拟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相关案例,以更好的了解该产业的前世今生。

虚拟人的发展历程



源起于实用功能

提起虚拟人,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影视作品,如《银翼杀手》中会出现的角色,但今天的技术使我们开始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回顾最早期“虚拟数字人”这一概念,源起于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可视人计划”,即以三维的形式对人体进行呈现,包括解剖结构的大小、形状、位置间的相互空间关系,最早设想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如今从虚拟人的互动形式上看,其更多是像聊天机器人一般的存在。


虚拟人早期概念示意图
特征与互动方式
简单总结目前虚拟人的特征,与实体仿真机器人不同,虚拟人依赖外设屏幕显示,拥有虚拟但高度写真的类人化身并与人建立联系,其特征主要包括:
● 类人外观:与人类相似的外观,具有高写实度的外貌特征、性别甚至性格表现;
● 类人行为:模拟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视听方面涵盖自然语言表达、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

● 类人思想:体现拟人智能,利用人工智能中各项技术进行外部环境识别,并与人类进行自然互动。

就像XR Today所描述的那样,数字人类生活在元宇宙中,他们的功能不是真人的“复制品”,而是人工智能支持的非玩家角色 (NPC),虚拟人可以对用户的输入做出智能反应,对用户的语气、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进行响应,为用户提供更细致入微的情感和认知理解。


由虚幻引擎制作的写实虚拟人

虚拟人产业定位



早期虚拟偶像

虚拟人偶像是最早的产业应用之一,我们并不陌生日益活跃的各类虚拟偶像,从偶像歌姬洛天依,到游戏伴侣闪耀暖暖这类二次元虚拟人。但超写实虚拟人则显得更加神秘,其外表形象高度接近真人,并活跃于各类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真实生活”,登上节目、与大牌合作更是家常便饭,比如坐拥几百万粉丝的网红虚拟人Li Miquela。


早期虚拟人偶像
技术发展历程
虚拟人的发展与制作技术紧密相关,从最早的手工绘制到电脑绘制、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合成,超写实虚拟人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初期、成长这四个阶段,随着虚拟现实技术逐步成熟,其未来的发展仍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 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尝试将虚拟人物引入现实世界,动画《超时空要塞》女主角林明美发布了真实专辑,成为了第一位虚拟歌姬。
● 探索阶段:21世纪初,CG与动捕技术取代传统手绘,虚拟人达到实用水平但制作价格高昂,相对只会出现在影视娱乐行业。
● 初级阶段:近年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制作过程得到全面简化,新华社于2018年发布了AI合成主播,虚拟人生成开始步入正轨。

● 成长阶段:当前数字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虚拟人更加智能便捷,并且门类更加细分多样,由三星推出的虚拟人Neon不仅拥有真人形象表情动作,同时可以进行沟通和情感表达。


网易伏羲有灵虚拟人
交互方式转变
虚拟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人物的形象、语音生成、动画生成、合成显示、交互模块等。德勤的报告中这样描述,数字人类可以复制“整个人体肢体语言”,不仅为用户提供他们所追求的信息,而且还为用户提供“适当的非语言反应”。

虚拟人公司UneeQ指出,数字人具备模仿人们说话方式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解释人类说或写的词,这使它比单字聊天机器人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数字人类具有独特的阅读、聆听和观察的能力,能从口头上回应用户的需求、感受和态度,甚至建立“人类情感联系”。Soul Machines创建的虚拟人,她在专有的“数字大脑”上运行,并通过网络摄像头研究用户的表情,在用户遇到困难时,通过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帮助以表达与用户的共情。


Soul Machines虚拟人

相关商业应用



前虚拟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最开始起源的娱乐产业中仍保持着众多应用。

● 网红KOL:类似于真人网红运作模式,个性与外表独特,前期在社交平台曝光积累人气,获得更多品牌合作机会,有可能逐步拓展“模特”以外的业务能力;
● 垂直领域:超模类的垂直赛道,拥有完美身形,与真人超模一样,通过大量时尚领域曝光来积累人气,拿到品牌合作和代言机会;

● 结合IP:背靠大量IP资源,与IP可以进行深度合作,提高知名度快速积累粉丝,与此同时获得更多品牌资源青睐。


不同定位的虚拟人
案例:虚拟偶像Li Miquel

超写实偶像Li Miquel的设定是一位住在洛杉矶的20岁巴西西班牙混血女孩,同时她还是模特和歌手。她具有标志性的齐刘海+双丸子头,双颊有明显的雀斑和小麦色皮肤,并非传统大众审美印象里的美人。非主流审美、潮酷、高辨识度是她的形象标签,此外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政治议题,支持黑人维权,甚至公开表达对特朗普的厌恶,这是其他虚拟偶像很少具备的。


Li Miquel造型设计
虚拟运营之道

出道之初精致有型的时尚街拍让Li Miquel快速出圈,粉丝一度陷入“她是真人还是假人”的争论中,最后另一个虚拟人突然出现在社交平台“揭露”她的身份,当然他们同属一个创作公司,这只是公司的一场营销炒作。而这场闹剧极大提高了她的知名度,此后明星以及大牌合作无间断,单曲MV也获得高播放量,是目前全球商业价值最高的虚拟偶像。


Youtube平台
真实的影响力

作为第一个获得主流人气的超现实虚拟影响者,她为品牌和虚拟影响者在这种新的虚拟故事讲述媒介中取得成功铺平了道路。她的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展开,在Instagram上声名鹊起,获得了300万+粉丝的青睐,在TikTok上,Miquela通过重温“复古”时刻、演唱二重唱和回答社区提出的问题让她持续的收获大批粉丝。


Instagram平台

访谈节目

品牌合作

总  结



虚拟人是数字时代的完美先驱,许多行业已经与虚拟影响者联名进行品牌合作,以科技品牌为代表,虚拟人不仅是未来的面孔,他们还拥有独特的技术个性和外表。

电脑品牌联想与Aww Inc的虚拟人Imma进行合作时,联想首席营销官刘希桥表示:“Imma有着超凡脱俗的风格和无畏的态度,是我们追求每位客户的独特性并激发他们创造力的完美合作伙伴。”作为活动的一部分,Imma还出现在日本的一个大型3D广告牌上,她鼓励粉丝通过她的Instagram帖子访问该广告牌。虚拟人通过他们独特的个性和视觉吸引力让消费者重新评估品牌,并让技术更容易接受、更有趣和更有吸引力,随着技术发展,虚拟人的未来应用一定有着无限期待的前景。

lenovo与Imma

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主席


















留言功能已开启 欢迎互动讨论




往 期 回 顾
【设计聚焦-服装品牌设计】Splatoon系列世界观中的流行文化
【设计聚焦-时尚设计】元宇宙的虚拟时尚设计
【设计聚焦-工业设计】折纸技艺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赏析
【设计聚焦-平面设计】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可爱的馄饨皮?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像素艺术的视觉隐喻:怀旧电子与元宇宙?
【设计聚焦-装置艺术】“纸做的艺术家”陈粉丸:当民间剪纸遇上当代艺术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2022IF国际设计大奖环保主题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建筑设计】2022“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凯雷:我在家乡玩泥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恐怖谷效应:大阪世博会吉祥物为什么恐怖?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那些有趣的游戏周边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黄海电影海报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画面构成】《迷情黑白》:通过镜头构成打造叙事氛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工业设计】当代工业设计鬼才:“塑胶诗人”凯瑞姆·瑞席作品赏析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