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已经偷走我们一千多天的时光。期间,方舱医院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尤其是今年三月上海设计床位超1.5万张的最大隔离点的启用,再次将公共医疗语境下的信息导视问题引入大众视野。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隔离区内景
空间导视×导向标志
首先是斩获2021年红点设计奖的CUF医院导视系统方案。CUF是一个来自葡萄牙的私人医疗连锁品牌,旗下包括众多医院和小型诊所。其导视系统完美继承了葡萄牙浪漫自由的文化气质,在当下一众以莫兰迪色系为主的医疗导视方案中显得尤为亮眼。
雀跃的色块
CUF还定制了一套完整的通用引导标志,并统一采用Larsseit字体,以及和功能区主色调相同的配色方案。
色彩、字号字形、图形符号的高度一致性,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同时也更加清晰地塑造和传达出独特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流程导视×任务动线
实际就诊中用户往往面临多地点、多步骤的任务流程。尤其是在疫苗接种这类流程明确但步骤琐碎、队列移动速度较快的医疗场景中,用户很难快速在空间中找到下一个目的地,从而对「流程导视」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像游戏引导一样,跟随空间动线,在恰当的位置布置连续的引导标志,并借助可视化方式,随时告知大家当前的任务进度。
符合直觉的标志位置
为此,方案在医疗体验之初,就结合功能分区配色,提供了一份非常直观的流程指南,为用户打开了轻松总览全部流程的窗口。其次,考虑到过程中人体姿态的变换(例如移动中以站立姿态为主,等候以坐姿为主),以及随之而来的视线高度和角度的变化,方案大致提供了三种高度、两种角度的标志张贴方式,以适应不同环节用户的观察习惯。
流程导视设计的第三点需求,是在完成疫苗接种流程的同时,维持用户之间的距离。
我们当然也可以用“一米线”来规范排队秩序,但在短时内人流量压力相对较轻或空间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使用等候座椅等服务设施,同样能够起到「软性提示」的功能。由于设施有限,一定程度上,这种软性提示可能更加便于稳定现场秩序,减缓队列密度无序增大。
导视补充×可用性设计
医疗语境的用户构成比较复杂,衍生出更多系列细分需求。出于疾病、年龄等因素,用户中存在特殊需求的频率比较高。除了看诊用户,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疗工作者在提效避错方面同样存在一定需求。医疗导视系统,还需要更多更加细致的可用性设计。
● 为视觉能力衰减者导视:Abeyama养老院倾斜的房间号码牌,照顾轮椅上的老年人的视角
● 为「不可视」导视:Liquid Medicine Assistant,帮助存在视力障碍者精确定量取药
● 为服务提供者导视:Easy Check Medication,提高药剂师的工作效率,防止错误配药
总 结
疫情之外,找路难、易错漏、路线曲折、难以回溯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于现有医疗系统中。
通过基于时空的导视设计,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规范用户行为,提高空间运转效率,营造兼有效率与美的就诊体验。但更加根本和彻底的解决方法,仍然需要医疗场所建造前期空间布局和动线设计的配合,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动线交叉,缩短移动路径,提升医疗空间内各大主体的参访体验。
留言功能已开启 欢迎互动讨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