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话“十三潮主场” | 从西安大悦城看城市再生的关键

再话“十三潮主场” | 从西安大悦城看城市再生的关键

U



城·市·再·生

Urban Regeneration

Renovation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UR城市再生”


[City◎西安]

[For◎ARQ建筑事务所]


朱立琦

ARQ建筑事务所

中国区总裁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就像植物,在不同的地域会长成不同的样子。


城市再生的关键点之一就在于“本土认同”。不同地域的商业因为文化需求的不同显然是有差异的,一个具有地域影响力的特色商业空间,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符号。同时,在如今日趋细分的市场趋势下,商业空间必须准确地把握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和个性偏好,并兼顾不同层次人群的调性与需求,将空间、美学、意境、概念融入设计之中。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再生问题,是过去30年来的城市发展建造了太多相近的建筑。西安大悦城的前身,秦汉唐购物中心,无疑是其中典型。这样的商业空间往往位于商圈中心,如何激活它们,将影响到整个商圈甚至整个城市的商业氛围。

 










  城市再生案例  

#十三潮主场#

西安大悦城




01



96%开业率、超28万打卡人次

以及超1286万销售额,

它不仅创下了属于中国西部的“客流奇迹”,

更引领着整个西北的商业崛起。





Xi'an Joy City.


西安大悦城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大雁塔旁,是一座汇聚了潮流商业魅力与古都文化基因的超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它改建于原西安面积最大的购物广场——秦汉唐国际文化商业广场,也因此成为大悦城体系中规模最大的改建项目之一。


在客流源组织、内部动线、商业空间、公共空间、外立面等多方面的优化升级下,西安大悦城“脱胎换骨”而生——它不仅以新潮的商业理念为曲江大雁塔片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通过匠心独运的设计,与历史对话,与城市对话,成为了象征这座消费升级、文化碰撞的重要地标。






西安大悦城全景


西安大悦城既为商业旧改树立了标杆,也在城市更新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面对原购物广场中7座独立的单体建筑、大型天幕、室内下沉广场等复杂条件,设计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以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理念整合既有空间资源,并置入特色元素。最终,综合考虑工程量、空间效果等多重因素,在限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条件下,完成了这座大雁塔现代新邻的蝶变重生。




新旧建筑对比





新旧建筑对比



02



“十三主场”的西安大悦城

不仅是必须要致敬的历史文化,

也是大悦城一贯坚持的

“年轻、时尚、潮流、品位”。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作为旅游集散式的商业综合体,西安大悦城拥有着巨大的客流潜力,而这些客流主要来自东侧大雁塔区域,并集中于南侧主入口。因此,如何有效地均衡客流成为改造的首要重点。



一方面,设计强化了南侧主入口及入口广场的可视性,通过增设直通地下一层主力店的标志性构筑物,进一步吸引人流;另一方面,设计在承载主要车流的西北角设置了车行上下客区域,在连接城市轨道交通的东北角设置了人行入口,有效地均衡了建筑周边地客流组织,从而为室内流线和空间的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设计还巧妙利用场地的高差,将西北角的车行落客区直接连通建筑二层,既在不同标高层面创造了客流源,更营造出了“双首层”的独特空间体验。





南侧入口及入口广场新旧对比





西侧入口新旧对比


Internal Circulation.



作为将原购物广场7座单体建筑合而为一的大型综合体,西安大悦城必须疏通原来迂回的动线,便捷均好地连通各个区域,方能提升整体的商业品质。因此其内部改造的核心便在于动线,设计既需要保持高效的通达性,也应赋予内部空间趣味性,从而能在优化商业组织的同时,为消费者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购物氛围。


设计通过室内中庭回廊串联起原本没有通畅联系的建筑空间,形成了环形的主动线,以简洁的动线为各个店铺提供同等的客流机会。同时,结合室内空间改造,对主动线回廊的尺寸进行了变化、收放,在80-100米的步行间距上将主动线与特色空间、公共空间相互交汇,丰富了空间体验。此外,中庭回廊的形式向内延伸出“1.5环”次动线,向上连通屋顶,进一步地丰富了商业业态,激活了商业空间。



内部流线交织




丰富空间体验




03



“我喜欢4楼的露天天台,

那里有照相机,还有台阶,可以带孩子晒太阳。

3楼有孩子玩的地方,

老公看孩子,我逛逛化妆品和服装。

晚上会吃饭,有时候也带着父母一起,

饭后就去周边的大雁塔、大唐不夜城转转。




Public Space.


为了强化西安大悦城体验式商业的亮点,设计独具匠心地利用原购物广场中的公共空间,如中央广场、大型天幕等,将其改造为新潮的特色空间,从而使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体验和氛围多维度地渗透到建筑的每一个角落。


针对原来多座建筑围合而成的露天中央广场,设计通过加顶、下挖等手法,使其焕新为一座室内下沉式广场,其巨大的台阶也与双首层的设计呼应契合。作为一处充满生机的复合空间,下沉广场兼具IP活动、观景休闲、文化商旅等多种功能,已成为西安美誉广传的“打卡胜地”。而针对原来就引人注目的大型天幕,设计对其进行了再度升级,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天幕区域贯通至中央广场,使其成为了室内主通道的顶层,让每一层的人们都可以仰视上面光影交织的美景。




下沉式广场新旧对比




天幕区域




04



不同地域的商业因为文化需求的不同

显然是有差异的,

一个具有地域影响力的特色商业空间,

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符号。





City Culture.



西安大悦城在从十三朝古都之中延续历史人文基因,同时也沿着城市发展与商业发展的脉络打造潮流文化。多文化、多空间的碰撞,将年轻时尚的元素融入原有的建筑空间构造之中,将“潮流”融入“古都”,进而迸发出了独属于西安大悦城的勃勃生机。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建筑东南侧全球首例钻石造型的光电玻璃幕墙入口。作为建筑最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它既让外部的行人得以窥见内部的丰富活动,也让建筑本身与不远处巍然不动的大雁塔隔空对话——大雁塔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而大悦城象征着年轻与活力——光电流转之间,映照出了当下多彩的生活。



东南侧光电玻璃幕墙入口




东南侧光电玻璃幕墙入口



此外,设计还在空间中充分融入国潮元素。一方面在室内强化空间氛围与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在建筑屋顶,改造保留下来的原建筑仿古屋顶,作为可360°观赏大雁塔的露天平台。


这些历史性的符号彰显着西安的古色古味,同时也与大尺度比例的U型玻璃、石材等现代元素形成鲜明对比,使西安大悦城成为烙有城市印记的时尚之地。



国潮对话 – 室内“勿空街区”




国潮对话 – 屋顶“查特花园”



Architect Says.


对于西安大悦城而言,设计的重心就在于如何让人们在公元600余年的建筑旁,感受到21世纪建筑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在对大雁塔进行历史建筑调研之后,用简约、现代的设计元素与大雁塔古朴的形象产生了对话。



我们拆了很多原来的仿古屋顶,但也保留了一些屋顶以及局部的坡地形态,这样把不必要的移除掉才体现出最后保留下来的真正价值,同时这也实现了屋顶花园的主题。大雁塔是石头外墙,大悦城则是现代玻璃外墙,大雁塔的颜色和形象是固定的,而大悦城在白天呼应大雁塔,到了夜晚则可以变色,这也是一种现代的、时尚的对话。


我们对于质的追求基本上有一个共识,而对于量,多少增量是合适的?是越多越好吗?更新之后,对周边将带来哪些影响,交通等市政配套是否能够满足这些增量?因此在西安大悦城项目中,我们不惜耗用大量建设成本,用以建构连续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大型钢结构体系与两个彩虹桥的灯光设置。同时,这个项目也配合了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了区域资源的独特优势,这也是西安大悦城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朱立琦



Developer Says.


我们不惜代价、日以继夜地打造西安的时尚潮流新名片,希望给西安带来更多时尚、新鲜元素,让西安在全中国变得更国际化、更有范、更洋气,让大悦城的潮流主张融入西安年轻人的生活。


—— 朱姝

西安大悦城商业板块负责人





图源:ARQ建筑事务所

JBS 照奕恒照明设计

西安大悦城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西安大悦城

项目地点:西安

业主单位:COFCO 中粮集团

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

Project Information

Name: XI'AN JOY CITY

Location: Xi'an

Owner: COFCO

Construction Area: 110,000 sqm


建筑规划/

设计单位:ARQ建筑事务所

主创设计师:朱立琦

设计周期:20个月

建成时间:2018年11月

Architectural Planning

Designer: ARQUITECTONICA

Principal: Raymond Chu

Cycle of Design: 20 months

Date of Completion: 2018.11


相关设计单位/

照明设计:JBS 照奕恒照明设计

主创设计师:郎凤

Other

Lighting Design: JBS

Principal: Fiona Lang


项目荣誉/

- 第七届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中国 公建项目-商业 照明设计优秀奖

- 2019 ICSC 中国购物中心&零售商设计和开发改造/扩建类项目银奖

- 2019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商业文化旅游地产委员会授予“五星购物中心”殊荣

Project Honors

- 7TH CREDAWARD Merit Award - Lighting Design (Public Building · Commercial)

- 2019 ICSC Global Awards China - Silver

- 5-star Shopping Center, certificated by Commercial Cultural Tourism Real Estate Committee at China Real Estate Association








Tel: +86(21)62350111 
 
Fax: +86(21)62350333
Email: info@arquitectonica.cn

商务BD:
vzhou@arquitectonica.cn
  

人事HR: 
careers@arquitectonica.cn

媒体Media:
 media@arquitectonica.cn

上海市红宝石路500号东银中心B栋1701室
1701 Tower B, Dawning Center,
500 Hongbaoshi Rd. Shanghai China 201103

WWW.ARQUITECTONICA.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RQ建筑事务所”(ID:ARQ_Shangha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