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琪谈·第六十三期 | 丰收季,跟着老伯鲁盖尔一起当饮食男女

艺术琪谈·第六十三期 | 丰收季,跟着老伯鲁盖尔一起当饮食男女




再过几天就是秋分了
这意味着蟹肥菊黄
果蔬飘香的丰收之季
就要到来了


秋风送爽
人的胃口也大开
那就送大家一幅《安乐乡》
让我们跟着老勃鲁盖尔
一起贴贴秋膘

《安乐乡》,老彼得·勃鲁盖尔,1567

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安乐乡”这一概念
兴盛于中世纪
在那个物资匮乏又压抑的年代里
“安乐乡”寄托了劳苦大众
对自由与享乐的向往


相传在安乐乡中
人们不用劳作
却有取之不尽的美味佳肴
老勃鲁盖尔笔下的安乐乡
也是丰饶至极


看,土地上冒出的不是仙人掌

而是面包

河里流淌的不是水

而是乳白色的牛奶

栅栏上挤挤挨挨地

围满了香肠





树上挂满了蜂蜜

这里仿佛就是《圣经》中的

流奶与蜜之地


画面中央横着三位
心满意足的食客
最中间的是一位农夫
他身子吃得圆滚滚的
似乎站起来都费劲

他的农梿枷也被压在了身下

在这食物会源源不断

自己生长的土地上
谁还会想耕作呢?


一位士兵不端不正地
躺平在农夫身后

他卸下了长矛和战甲

毕竟在这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里

矛盾冲突不复存在
武器也就沦为了装饰
再无用途


第三个人
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学者
他腰带上系着钢笔和墨水

身下压着书本和文件

作为唯一清醒的人

酒足饭饱的他
是否仍在仰望星空
思考人生?


让我们往上看
三位食客的上方
架着一张倾斜的桌面

上面的食物堆起欲坠



学者凝视的不是天空

而是头顶倾倒的酒瓶
他砸吧着嘴
坐等瓶中酒一滴滴地

滴入他的嘴里


这真是偷懒的最高境界😅

学者、农夫和士兵
分别代表脑力工作者、体力工作者和军人

象征一个社会里的所有主要角色

安乐乡不相信工作

在这里
每个人都能正大光明地躺平躲懒


更为离奇的是
在这里就连吃饭
都不用亲自动手
您只要一张嘴
食物们就会自己送上门来



一位骑士靠在铺满的屋檐下

懒洋洋地张开嘴

坐等烤鸽主动飞进嘴里



这只自投罗网的鸽子
在画作修复过程中被不小心去掉了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
从复刻的镜像版画

找到它的踪影

前景中
一只破了壳的鸡蛋
正自带餐具

向学者飞奔

学者后方
一只烤全鹅俯身躺进烤盘里

等着人来大快朵颐


还有一只憨态可掬的烤乳猪

背着小刀忙碌奔跑
某位食客已从它的身上
取走了一块肥肉


在这片安逸的奇境中
人类无须努力
而食物们则上天入地
从四面八方
努力地奔向食客


要经过怎样的修行
才能踏足这片天堂般的土地呢?


背景里有一块硕大的布丁
布丁云朵般翻腾起伏

连绵不绝

一名男子攥着大勺子

从布丁中吃出了一条路


他拽住近旁的树枝

试图将自己的身子
从布丁中拔出来


让人看了不禁感叹
就连进入安乐乡的试炼
都是那么的诱人呢


无需工作
被美食环绕
这就是中世纪的劳苦大众们

所想象的安乐生活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资充裕的时代
来自各地的各色美食
都唾手可得
尽管食物已不再匮乏
美食似乎依然能带给我们
莫大的幸福感


让我们暂时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
不慌不忙地坐在桌前
用心享用一份热气腾腾的佳肴
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桌上
实现片刻安逸😊


《美成在久》创刊于2014年9月,是国内权威的亚洲艺术品收藏杂志。刊名“美成在久”,出自《庄子·人间世》“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欤。”寓意世间一切的美好事物,都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才能够形成;有物有则,方能水到渠成。


国内零售价每期100元,全年共6期,年价600元;直接向本刊发行部订阅,年价享8折优惠。


2022年第2期
宋代玛瑙花口托盏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订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成在久”(ID:zwmeichengzaiji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