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最后的秘境,凭什么是丽水?

江南最后的秘境,凭什么是丽水?

秀山丽水万物生,草长莺飞百兽逢


江南,中国的“佳丽之地”

作为自古以来中国最富裕、最儒雅的地区,从园林到古镇,从河流到湖泊,从杏花到春雨,江南满足了各路文人墨客对秀丽中国的最美想象。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今天的江南众名城,通常与经济二字紧密相连,各大城市在制造业、金融业、商业等经济领域都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

而就是在这富裕之地中,隐藏着一个对“自然”二字作出最佳诠释的“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

△丽水——自然之都。图/视觉中国

这里绿峰林立,碧水映绕,鸟兽飞走,万类霜天竞自由。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历时3年,汇总整理了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数据资料,重磅推出了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丛书之综合卷《秀山丽水万物生》。

这里是丽水,是拥有极致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王国。

丽水——山与水之歌

丽水,古名处州,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1.73万平方千米,是全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丽水市区位示意图。制图/地道风物

浙江省面积不大,地理单元却丰富而又错落有致,“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对浙江地理的经典描述。而丽水,则为更为夸张的“九山半水半分田”。这里峡谷众多,群峦叠翠,风光旖旎,山脉、盆地、平原错落有致,溪流蜿蜒其间。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图/视觉中国

山与河的交响曲,是丽水最别致的景色,这里90%以上的面积是山地,拥有海拔1000 米以上山峰3573座,1500米以上山峰244座,是众多江河的发源地,位于洞宫山脉的黄茅尖是长三角第一峰。

△丽水——山地之城。图/视觉中国

瓯江、钱塘江、闽江、赛江、飞云江、椒江等众多水系在这里奔流而过。其中,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江,也是丽水的主干水系,自西向东贯穿丽水全境,境内流域面积13 105平方千米,途经上千个特色村落,可谓“一江丝路盛景、十城秀美河川、百里滨水画卷、千村碧水映绕”。

△丽水市水系示意图。制图/地道风物

在山水交映之下,丽水全境俨然是一片绿色的王国,全市的森林覆盖率为81.7%,物种多样性居浙江全省之冠,市境高山环绕,中部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小片河谷平原点缀着瓯江中游大溪沿岸,“浙江绿谷”因此得名。

被一片绿色覆盖的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经连续18年位居浙江省首位,空气质量连续 7年稳居全国十强。2021年,全市9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为99.8%,实现了“清新空气示范区”全城覆盖。

△丽水——山清水秀。图/视觉中国

这里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氧离子浓度2680个/cm³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全国首个“天然氧吧城市”称号。

「浙江绿谷」,「华东天然氧吧」,「中国生态第一市」...被冠以众多名誉的丽水,远不止单单一个“美”字可以概括的,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系统,才是丽水真正的头号美誉。

丽水的生态系统,有多极致?

△图/《秀山丽水万物生》

81.7%的森林覆盖率,不足以代表丽水极致的自然生态,湿地、草地、灌丛...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造就了丽水“自然中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占据了全市域面积高达86.8%,而人工生态系统则主要为农田和城镇生态系统,仅占市域面积的13.2%。

丽水缙云县仙都风景区,绿林如画。图/视觉中国

丽水的森林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广泛分布于全境,在南部集中连片,有着华东地区独具特色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等垂直带谱群落。森林以次生林植被为主,但仍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半原生状态的自然植被,主要树种包括马尾松、杉木、木荷、甜槠、青冈、毛竹等。

丽水松阳县四都乡云海。图/视觉中国

在一片蔚蔚绿色中,众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原始森林在丽水市的四面八方连绵矗立,它们既都是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又保持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为丽水之绿添上多彩的颜色。

其中,百山祖国家公园位于丽水市南部,这里是中国山水画实景地、长三角生态最高地,属于中国大陆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是孑遗植物百山祖冷杉的全球唯一分布区、迄今为止亚洲最古老锆石的发现地。

△百山祖国家公园——绿野仙踪。图/视觉中国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遂昌县西南部,是华东地区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98.8%

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莲都区南部,是浙南重要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在保持陆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区内记录到两栖类无尾目25种,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浙江省内两栖类无尾目多样性最高、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华东地区蛙类资源的基因宝库。

△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美轮美奂。图/视觉中国

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丽水城区北部,拥有包括南方红豆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在内的众多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堪称浙南林区的植物王国。

△畲乡——植物王国。图/视觉中国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遂昌县东北部,森林公园内野生动植物丰富,现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伯乐树、鹅掌楸等。

松阳箬寮原始林位于松阳县西南部,这里丰富多样的植被与各种自然景观分布和谐、相得益彰,尤其是千亩高山猴头杜鹃林实属罕见。

△松阳箬寮原始林——日薄西山。图/视觉中国

除了森林之外,丽水还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莲都九龙、云和梯田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青田鼋、望东和大仰湖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丽水河流湿地众多,是自然湿地的主体,八百里瓯江更是丽水湿地资源独一无二的载体。丽水的沼泽湿地也尤为突出,占浙江全省沼泽湿地面积70%以上,多分布在高海拔处,且为溪流的源头,如景宁望东湿地。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图/视觉中国

此外,水田、旱地、乔木园地和灌木园地组成了诗画般的丽水农田生态系统,其总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8%,主要分布在瓯江水系两岸的碧湖平原、松古平原和壶镇平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名单。

丽水——万物天堂

极致的自然生态系统,造就了丽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无数珍稀野生动植物在这里栖息生长,广袤的森林与湿地为它们提供了绝佳的庇护。

历时30余月(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 203 科1038属2599种、陆生脊椎动物32目127科540种、陆生昆虫20目220科1562种、水生生物23目143科319种、大型真菌21目83科896种。

其中,发现并发表新物种13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3种。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证明丽水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13个新物种——两栖类新物种百山祖角蟾,鱼类新物种瓯江小鳔 ,昆虫新物种丽水钩瓣叶蜂、丽水刺背三节叶蜂、丽水吉松叶蜂、百山祖多足摇蚊、百山祖狭摇蚊、斑环狭摇蚊,大型真菌新物种皱盖油囊蘑、丽水丽丝盖伞、百山祖老伞、小老伞,植物新物种浙江荛花。

△瓯江小鳔鮈。图/《秀山丽水万物生》

这些看似寻常的物种名称,不仅代表了科研人员倾力研究的心血,更是丽水独特生物多样性的最佳见证。

其中,百山祖角蟾于2020年6月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它们因生性胆小,隐蔽性极强而在之前从未被发现,稍受惊扰便立即停止鸣叫。因其对周围溪流的水质及植被的要求极为严苛,可作为生态环境指示物种。对百山祖角蟾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动物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

△百山祖角蟾。图/《秀山丽水万物生》

6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东方水韭、伯乐树、九龙山榧、罗汉松、厚朴、鹅掌楸、华重楼、铁皮石斛、台湾独蒜兰等等。

其中,百山祖冷杉是我国大陆东南部唯一的冷杉属植物,自然分布于庆元县境内百山祖南坡海拔1700米左右的狭小避风谷地,现野生植株仅存3株,极为珍稀。早在1987年,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列为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

△百山祖冷杉。图/《秀山丽水万物生》

10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豹猫、中华穿山甲、黄腹角雉、中华秋沙鸭、黄胸鹀、鼋、大鲵、眼镜王蛇、金斑喙凤蝶、阳彩臂金龟,等等。

其中,中华穿山甲在过去20年里数量减少了90%,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极危物种。近年来,在丽水莲都、青田、云和、缙云、庆元等多个地区均有发现中华穿山甲,这表明其在丽水仍然拥有较为稳定的野外种群。

△中华穿山甲。图/《秀山丽水万物生》

《秀山丽水万物生》分为走进丽水、生态屏障、魅力生物和展望未来四个篇章,从多彩的生态系统、多样的物种和丰富的遗传资源等多角度,展现了华东生物王国的独特魅力。

本书系统汇总了丽水市生物多样性的历史资料,以及2019 年12月至 2022年6月实施的野外调查获得的数据,从多彩的生态系统、多样的物种和丰富的遗传资源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丽水生物多样性之丰、之美和之魅,让广大读者领略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的无穷魅力。

《秀山丽水万物生》,即将全网上架!

-END-

文、编辑丨武治宇

未标明出处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秀山丽水万物生》

参考资料丨《秀山丽水万物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