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墨大师”邵岩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书法既是一种国粹艺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就此而言,否认书法对人格修养的作用,从本质上讲,就是在一点一点地剔除书法的传统元素,切割一旦完成,书法也就变得面目全非了。所以,打着“艺术创新”旗号的各路丑书“应运而生”,也就不足为怪了。而在近些年来涌现出来的丑书大师中,邵岩无疑是非常典型的一位。
诚然,艺术贵在创新,但创新必须先守正,任何一种扭曲传统审美价值的胡写乱画都不是艺术的本义。可是,作为书法名家、书法教授的邵岩先生,不知哪根神经出现错乱,竟然也加入了丑书的行列,并甘当“急先锋”。譬如,他像“疯牛病”一样独创的“射墨书法”,一不像字,二不像画,倒像是江湖道士用于驱鬼避邪的“灵符”,实在不堪入目,恶心。
毋庸讳言,邵岩的“射墨书法”纯属歪门邪道,既是对先人的不敬,也是对传统的亵渎,绝大多数中国人是不敢苟同的。更可笑的是,邵大师出生于1962年,按理说还不算老,可他认为长着白胡须是大师的配标,于是弄了个假的大白胡子,还把黑发也染成白的装逼吓人。这还不算,他还大言不惭地自吹说:老夫的射墨书法不次于王羲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信许多网友听了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语后,肺都快要气炸了。可没想到,一些书协专家却捧臭脚地说:邵岩大师取法西方的抽象艺术,他的“射墨书法”消除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体现了功力,艺术价值颇高,虽然好多人看不懂,但此乃高书,要是大多数人能看得懂的话,那就不叫艺术了。至于专家大人为何把邵岩的“射墨书法”吹得那么高,也只有天知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