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支起了中国油画中坚力量,
把东西方,
特别是中国女人的美,
画到了极致!
他褪去了梵高的激情,
用理智作画;
割舍了达芬奇的睿智,
用感性作画。
在中国油画不过百年的成长史中,
他的出现,
令中国油画技术的发展,
得到了质的飞跃。
他——
一位极具中国文人情怀的画家,
前中央美院院长兼教授,
靳尚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第三代油画名家——靳尚谊的艺术世界,体会那一幅幅富含中国魅力的油画作品的背后的故事!
天资过人却是因省钱
开始艺术生涯!
青年时期的靳尚谊
1949年在国立北平艺专,一年级老师孙宗慰先生授课,二排右三为靳尚谊
与油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竟是画毛主席像!
在“马训班”与油画结缘
意外邂逅爱情!
1957年,油画训练班同学与马克西莫夫合影
马克西莫夫
文革因专画革命历史画
差点成色盲!
《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1961年
《踏遍青山》1964年
《毛泽东全身像》1966年
《毛主席在井冈山》1967年
《毛主席在炼钢厂》1969年
《十二月会议》 1976年
《北国风光》1977年
《小提琴手》1979 这张画标志着靳尚谊的色彩水平已经恢复到"文革"前
在西方油画的探索中
汲取大师养分
1979年,参观西德美术馆
1979年靳尚谊获得出国考察的机会,去了西方油画发源地欧州,在西德参观了很多博物馆。靳尚谊西德之行的最大收获是看到大量古典原作,对伦勃朗(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擅画肖像风景等,被称为“文明的先知”)、维米尔(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作品基本取材于市民平常生活)这些大师有了充分的了解。
《塔吉克新娘》1983年
在中国元素的回归里
找到自我!
《蓝衣少女》1984年
《果实》 1985年
八十年代中期,在形成了体积意识的习惯之后,靳尚谊的油画水平达到了稳定的程度。他画了一些自己想要表达的题材,包括《医生》《瞿秋白在狱中》《孙中山》等。这些作品虽然有不同的追求,但是都表现出油画深厚、和谐、简约、集中的魅力之美。
《医生》1987
《瞿秋白在狱中》 1984年
《孙中山》 1986年
而靳尚谊作为画家个体风格的养成,则表现在尝试中国水墨和油画的结合,也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与油画艺术的结合之中。为此,他画了两张黄宾虹,背景都是黄宾虹的水墨。
两张《画家黄宾虹》1995、1966年
画家八大山人背景为南昌郊区青云谱的景致。中国水墨与油画结合,这个目标的实现证明,靳尚谊不断探索,终于突破了自己,真正画出了有中国韵味的油画。中国画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西方绘画中的抽象美都在他的实践中表现出来, 这是真正的成熟与突破!
《八大山人》2006年
他把中国女性的美
画到了极致!
《双人体》 1983年
《自然的歌》 1983年
《老桥东望》 1997年
《归侨》 1979年
《祈》 1987年
《三个塔吉克少女》 1985年
《高原情》 1986年
《蜻蜓》2004年
《 梳辫子的姑娘》 1979
靳尚谊《阿沁肖像》85×85cm-1987-布面油画
靳尚谊《白衣女孩》78×61cm 2008 布面油画
靳尚谊《藏女》80×80cm 1991 布面油画
靳尚谊《背影》80×51.6cm 2006 布面油画
靳尚谊《背》55×45cm 2000 布面油画
靳尚谊《沉思》60×50cm 2004 布面油画
靳尚谊《穿白连衣裙的女孩》80×65cm-1993-布面油画
靳尚谊《陈曦肖像》80×55.5cm 2006 布面油画
靳尚谊《穿花裙子的维族女孩》1981-纸板油画
靳尚谊《穿牛仔裤的女孩》65×53.5cm 2000 布面油画
靳尚谊《傣族妇女》50.2×72.8cm 1961 布面油画
靳尚谊《雕塑家杨淑卿》76×62cm-1975-布面油画
靳尚谊《甘南藏女》60×50cm-1992-布面油画
靳尚谊《林笑初08肖像》60×51cm 2008 布面油画
靳尚谊《少女》59×48.5cm 1999 布面油画
靳尚谊《塔吉克姑娘》110×55cm 1994 布面油画
靳尚谊《塔吉克小姑娘》60×50cm 1990 布面油画
靳尚谊《探索》81×66cm 1980 布面油画
靳尚谊《王英肖像》55×46cm 2008 布面油画
靳尚谊《文工团员》54.8×39.8cm 1978 纸板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靳尚谊《舞蹈演员》73×53cm-1979-纸板油画-雅昌艺术馆藏
靳尚谊《肖像》68×49.8cm 2004 布面油画
靳尚谊《小崔》79×54cm 1979 布面油画
靳尚谊《小夏》76×53cm 1979 木板油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