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举办第一届《艺脉相承》,地点就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展览前言道:“东方的一代宗师,上海吴昌硕先生用他对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的研究找到了东方大写意的文化精髓,开创了“后海派”绘画的艺术风格,成为清未海派四大家。“它”不仅仅影响了以后中国画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了上海油画的发展,并在中国的大地上发扬光大。”展览开幕式,大家一起对吴昌硕先生的胸像行礼。澎湃新闻报道称:““艺脉相承”主题展览2018年首次举办于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他把西方油画的色彩运用到了中国画中。而“艺脉相承”邀请展则是上海油画雕塑家们的一次追本溯源,表达了他们在艺术上一脉相承于吴昌硕先生,在创作中弘扬、探索海派文化的时代精神。”
2019年第二届《艺脉相承》。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指出:““艺脉相承”展的学术关注点是一代宗师吴昌硕的艺术风范、创新引领及其成功的传承实践。” “在这场活动策划中有两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艺脉相承主题展,一句是“要体现上海精神”,一句是“要进行深度探索”这样的主题符合当今社会对于美术发展的要求,也只有通过艺脉传承才真正懂得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
第三届《艺脉相承》,九点水美术馆的预告写道:“2018 年,上海40余位艺术名家,走进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向一代宗师吴昌硕致敬,举办了首届“艺脉相承”油画展览。”“本次在九点水美术馆举办的第三届“艺脉相承”展览,可以说参展艺术家们的一次追本溯源,表达了他们在艺术上一脉相承于吴昌硕先生,在创作中弘扬海派文化,品味“上海精神”,探索“中西融合”。”
我们在《从《艺脉相承展》谈上海油画的“宗”》一文中认为“上海油画界的顶层共识。...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宗”。也就是上海油画的宗是吴昌硕。”这是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的一个解读。
本文我们主要是为今后与西方油画界交流时,不免对方会质疑,为什么油画以国画立宗?
首先我们为”宗“定义一个英语词:Art Origin.
中国的油画是从西方学来的。1910年左右中国留法的画家们,开始学习油画,至今100多年了。无疑的,西方油画是中国油画的一个宗。
100多年了,中国油画学习西方油画,是不是学的差不多了。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学的差不多了,一种认为学的还不够。我个人认为,还要学。这么100多年学下来,实际上我们看到西方油画这个宗,分为两个。人物画的宗,是文艺复兴绘画,1300年始于乔托。风景画的宗,始于印象派,莫奈,1870年。
值得注意的是印象派是逆反学院派绘画而产生的,学院派就是文艺复兴绘画的正宗继承。因此,实际上印象派这个西方油画的宗,与文艺复兴绘画那个宗,不是一回事儿。印象派是清清楚楚的立派开宗。
换言之,西方油画史上,就有过另立新宗。
尤其是印象派以及梵高,在建立新宗的时候,还借鉴于日本浮世绘,一种东方绘画。虽然印象派不是以浮世绘立宗,但是向另一种绘画借鉴,至少对于另立新宗是有很大帮助的。
于是,对于中国油画来讲,为什么不能自己另立新宗呢?而中国自己的国画,始于一千多年之前,与西方绘画大相径庭,本身就是一个绝好的宗。上海的油画家,跑出来一群人,立国画的吴昌硕为宗,虽为大胆之举,亦属大道之行。
相信西方画界的朋友们,看到本篇短文,应该就没有多少疑义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导览”(ID:V_DAOL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