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9.8,伟大的中国制造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窘境与苦楚

B站9.8,伟大的中国制造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窘境与苦楚

  


“Made in China”

 

说起来挺滑稽,放在出口代工,那是民族自豪;

 

放在小商品、自主创新等就变成了戏谑讽刺。

 

所以我们所谈的中国制造究竟是怎样的?

 

在一部非专业民间纪录片中,貌似揭开一点缝隙。

 

 

《伟大的制造》曾经我们写过2018年的第一季,

 

我们了解了曹县汉服村、河南许昌假发村、河南焦作雪地靴镇……

 

我们看到了一件商品背后的人、制作以及真相;

 

看到了32线小城背后的默默无闻和闪闪发光。

 

 

廉价却很伟大,是我们对小城工厂产业链的第一印象。

 

但深思后,却又多了份脆弱却又坚韧。








云南咖啡的困境

咖啡从小众的外来文化,到如今变成了上班族的生活必备。


咖啡产业链也逐渐在国内建立。



最近被说得最多的云南咖啡占据了全国产量的99%以上。


但在很多人意识中,却认为云南咖啡是低廉咖啡的代表。






云南咖啡真的很差吗?


我想真正去了解过的人,一定会对其改观。


采摘鲜果,脱皮、烘干、去壳






再到分拣、焙,云南咖啡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业链


可却很难有人会说,云南咖啡很好,


甚至在几年前,我们对云南咖啡还认为是在最低廉的速溶中使用。




实际上,云南咖啡品质的优越,早已吸引了星巴克、雀巢等国际品牌的青睐。


而他们为了拿到更低廉的价格,在行业中进行垄断,却并未向外界透露云南也有精品咖啡。




随着国内咖啡市场的新起,小众咖啡店越来越多,云南咖啡才开始崭露头角。

我们的产量、种植条件和人工成本,使我们很难形成标准化、对外议价;


从而做了多年被打压的“无声打工仔”,面对困境,我们需要去突破。



从没有条件限制的品质入手,走向精品化,形成自主品牌,方能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新疆棉的“去污名化”


受到污名化的同样有我们的新疆棉。



早前H&M发表关于新疆“强迫劳动”的声明,引起广泛热议,不少品牌纷纷开始抵制。



不仅让数万种植农民陷入销路受阻,也是对国家声誉的侵害。


实上,这不过是一场无稽之谈




真相,只有亲身经历者知道。


这不,《伟大的制造》主创便去到新疆承包下了块地来种植棉花。



对棉花种植的过程一探究竟。





棉花种植已经基本上实现全机械化操作,


120亩地只需8小时便能耕种完。


所使用的机器也是非常的高科技,不需要人掌控方向盘,完全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使得走的每条线都是笔直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包括收都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






相比20年前的大水漫灌,现代机械化的操作,以及棉花种子的防虫害处理,大大提升了棉花的存活率。


而棉花产量也能更好把控,能够预先做出计划。


种植完棉花后的棉花地在保持产值的同时,更是将生态也牢牢把握住,“退耕还林




而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有着无数外来的开荒者,将荒地变为耕地,变为林。

将他们的青春奉献在了这片热忱的土地上。





皮草衰退,如何拯救一个村庄

 

提到皮草,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最直观的印象是贵、土、且不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我们不仅开始抵制皮草,甚至对穿皮草的人也开始嗤之以鼻。

 

而曾经象征身份的皮草,如今已成夕阳产业。

图源:南方周末 罗逸爵


光是2017年,就倒闭了近1700家相关企业。

 

如今的皮草市场是何景象?

 

《伟大的制造》将镜头伸进了这个“血腥残酷”的行业。

 

 

河北辛集,是最大的皮草生产聚集地,

 

数座百万平的皮草城,光是商户就有1400多家,从业人员达16万人。

 

而在这样的庞大的皮草城里,在销售旺季,顾客却没有很多。

 

商城人烟的稀薄如同行业可见般的消殒。

而在肃宁蠡县,是皮草原料的批发市场,

 

有养殖户,有在路边贩售的皮毛贩子;

 

 
完整的动物皮毛,看着触目惊心,而这又是整个村子的经济支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地域经济下,
 
皮草可能是一座城、一个镇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




在萧条下,依旧能够看到为三两顾客卖力介绍的销售员;


在机器前熟练操作的劳动者。


我们痛斥他们残忍,不人道;但他们却是无可奈何。

不论是思想普及,还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都需要一个过程。

行业的转型也需要循序渐进,找到更好的可持续替代品。





生存还是发展?


说到环保,就一定会提到牛仔裤的生产工业。


一条牛仔裤的制作,需要进行反复20次的洗水、打磨、染色以及添加许多化学物质。


不仅对环境,也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视频中,可以看到如今对于职工的保护措施依旧不够完善,


在如今众人都了解的行业中,职工依旧铤而走险,愿意冒着健康危险去从事这样的职业。


也同样是他们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去做的工作。




任何行业,有自然影响,有人为影响。


在如今我们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还无法从制造业中抽身,环境保护也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狭义解释。



它是一个国家发展中的某一环,我们一直在身体力行;



而我们也是全球环保事业贡献最多的国家。在治理环境上耗资近4300亿。







不能片面的抓住某一点,就对其无限放大。


很多制造业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实事求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同时,面对各行各业的变化,我们需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敢于做出改变的魄力,也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