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些令人窒息的宇航危机,你还想去太空旅行吗?

看完这些令人窒息的宇航危机,你还想去太空旅行吗?




“公元1969年7月,

来自地球的人类。

第一次踏上了月球。

我们为全人类的和平而来。”


12月7日,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发现形似神秘小屋的物体——这一发现迅速登上了热搜榜单,也在推特引起了全世界网友们的讨论。

通往其他星系的超空间门?普通的石头?前人探月留下的航天器?外星人修建的建筑?或者是……广寒宫?


玉兔二号月球车还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帮我们解开这个谜题,但是关于月球的谜团好像怎么也解释不完。


几十年来,人类也一直没有停止对太空的探索。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探索宇宙,目睹地球的全貌,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但太空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宇航员也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状况,而这些意外状况很可能是致命的。

人类第一次前往太空是怎么个情况?宇宙旅行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今天,我们就来揭露一些太空旅行的“内幕”

“地球是蓝色的。”

1961年,27岁的苏联试飞员尤里·加加林乘坐着叫“东方1号”的飞船,第一次冲上了太空。


临行前两天,加加林剪了头发,给妻子和两个女儿写了一封信以防不测。临行前20分钟,技术人员担心会有意外,匆匆在加加林的头盔上写下“CCCP”(西里尔字幕缩写,苏联的代表性视觉符号),以防他降落在计划外的位置。

看似一切就绪,但加加林还是感到不安——在试飞时,他一直习惯于手动驾驶,而这一次的飞行是自动的。


飞行工程师们也有所准备,他们给了加加林一个三位数的密码,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允许他进行手动操控,这个特殊的密码被封在一个信封里,非必要时刻不允许打开。

不过,在飞船发射前,一位工程师走近加加林,悄悄在他耳边说出了密码。

“我知道,你已经是第三个告诉我的人了。”加加林回答。


如果问他升入太空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是什么,他应该会说:“地球是蓝色的。”

今天,我们认为这理所当然,但是在1961年4月12日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当时人们虽然知道海洋的面积很广阔,但由于一直生活在陆地上,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地球表面应该是绿色和棕色。


顺便一提,虽然知道了密码,但加加林最后也没有用上。因为他顺利地在离地面302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圈,速度达到了每小时27400千米。

太空病

说到宇宙旅行,除了设备上有很高的要求之外,对宇航员的身体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但尽管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佼佼者,也会深深地困扰于太空病,学术上称为“航天适应综合征”。

得了太空病是什么一种感觉?

首先,宇航员会迷失方向,前庭器官的冲击使他们失去平衡感。一开始,宇航员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腿和手臂在哪里。而肠胃的感觉尤其严重,消化系统本就受重力辅助,如果没有重力,消化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这种“晕太空”的症状与晕船类似:头疼、无法集中注意力、恶心、呕吐和肠胃问题

但比起晕太空,身体浮肿的问题则要更大一些。在地球上,水约占人体重量的三分之二,会从高向低流,一直流到脚底。然而,在太空中,身体里的水和其他液体一样没有固定的流向,导致宇航员的脸部相对浮肿。

浮肿还会引发鼻窦问题,宇航员会以为自己得了重感冒,不能正常呼吸,味觉和嗅觉也会减弱,有点像灌难喝的药水时捏住鼻子的感觉。


如果你们有留意过,就会发现在太空拍摄的短片里,宇航员看起来确实比在地球上要胖。


就像美国漫画杂志《花生漫画》(《Peanuts》)里的主人公查理·布朗一样,有着圆脑袋——所以太空中这样的生理反应也就叫“查理·布朗效应”。


其实,除了太空病,在宇宙中宇航员还会面对许多生理上的异常。

比如,血液中的血浆和红细胞会减少,导致运输营养和氧气的能力降低。再比如,因为在宇宙中心脏不需要克服重力,导致心率减慢,心脏变小,趋于球形

在太空每逗留一个月,人类的骨质和肌肉就会流失1%,钙质不再沉积到骨骼中。如果顺利的话,这些钙质会随尿液排到吸尿器,否则会形成肾结石,给人带来巨大的折磨。

惊心动魄的返航

宇航员降落的时候,怎么能保证他们的降落地点呢?会不会出现意外状况,导致宇航员降落到别的地方?

事实上,历史上确实有降落失误的情况,甚至有宇航员差点淹死在海里

维吉尔·格里森是第二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1961年7月21日,他执行了美国水星计划中的第二次载人任务“水星-红石4号”。


水星-红石4号发射瞬间。图/Wikipedia


此次飞行的返回舱“自由钟7号”被设计成锥形的。当它正在下降,将格里森带回地面时,格里森发现,降落伞上有一些小孔,很可能会裂成大洞,但最终降落伞面料耐住了高强度的拉伸。

在飞行了15分37秒之后,“自由钟7号”降落在大西洋上。

现在,格里森能做的就只有等待直升机来救他。等到救援人员将返回舱吊起并安全放置之后,他需要引爆螺栓处的炸药,舱门就可以打开。等待救援时,他摘下了头盔,并断开了氧气管。


自由钟7号。图/Wikipedia

可是在这个时候,螺栓却毫无预兆地突然爆炸了,瞬间把舱盖弹开,海水迅速灌入舱内。格里森急忙游了出来,幸运的是,如果他没有断开氧气管,他就会被淹死。

离他最近的直升机上有两名飞行员,他们很快用钢索钩住“自由钟7号”,但是没能把它拉起来,因为里面灌进的水太多,而直升机超负荷就会有坠毁的危险。机上的飞行员被迫决定断开钢索,放弃回收返回舱


自由钟7号沉入深海之前的最后一张照片。图/Wikipedia

与此同时,格里森等待第二架直升机来救他。因为航天服里有许多空气,所以他可以暂时在水面上漂浮。但不久,海水开始从领口和氧气管接头处流入航天服内,直升机螺旋桨转动吹起的风浪也使海水灌得更快了。

格里森有两次沉入了水中,差点被淹死,幸好,在折磨人的4分钟之后,第二架直升机扔下一只救生圈,将他成功救起。


维吉尔·格里森。图/Wikipedia



人类真正进入太空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每一次向太空的进发都备受关注,扣人心弦。

关于宇宙,关于科学,这部“科学三分钟”系列,写给值得被关注的普通人,写给曾经渴望或者依然渴望去探索太空的你们。


复制链接,打开淘宝购买:

58¥iWYgXzNvCTq¥ https://m.tb.cn/h.fizg17g

-END-

编辑丨陈芷晴

封图来源丨视觉中国

配图出自丨视觉中国、Wikipedia

内容来源:“科学三分钟”系列《那些不问会憋死的太空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