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全球的气候究竟有多异常?

回顾2021,全球的气候究竟有多异常?

2021,是挑战和探索都非比寻常的一年。

2021年9月3日,格陵兰岛伊卢利萨特,冰山漂浮在现代墓地入口的十字路口上。2021年将是格陵兰岛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冰融化年之一。图/视觉中国


奥密克戎的疯狂肆虐、全球频发的异常气候、局部冲突的愈演愈烈...这一系列瞬息万变的全球局势,是2021留给我们每一个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而在其中,气候问题依然是困扰全人类的头号挑战之一,这一年的气候,有太多隐藏的信号。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正在渐渐浮出水面。

 

△全球变暖将会造成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概念图/视觉中国

野火、热浪、洪水、风暴...燃烧化石燃料和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地球大气层的灾难性后果无处不在。一项又一项的新研究将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与威胁全球的更强大的风暴、更长更严重的干旱以及海平面上升直接联系起来。

 

2021究竟发生了多少气候大事件?

 

野火

 

△2019澳洲大火,至少造成10亿动物死亡。图/人民视觉

近年来,野火一直是威胁最大的全球性灾难之一,比如在2019年引起全球关注的澳洲大火,大火覆盖了几乎整个澳洲大陆的三分之一,造成了33人死亡以及数亿动物的死亡。今天回头看,依旧触目惊心。

 

2021年,全球性野火的趋势不减反增,美国、加拿大、南非、法国、意大利...都遭受了危害巨大的野火侵袭。多个国家创下了有史以来的世界纪录,这些野火大多数源于过去几年该地区的极端高温和破纪录的高温以及相关的干旱。其中,尤以美国和地中海地区为甚。

 

△2021北美野火季,比往年更加剧烈。图/twitter西北林业局

根据美国国家机构间消防中心(NIFC) 报告统计,至 12 月 31 日,全美国共发生了58733场野火,烧毁面积超过2.9万公顷。加利福尼亚州遭受的打击尤其严重,在7-9月期间,加州因野火损失了超过1.7万公顷土地,3人因火灾死亡,3629 座建筑物被摧毁。创下了该州的记录。受加州迪克西火灾的影响,美国拉森火山国家公园遭受了灭顶之灾,这座古老的国家公园有一半的面积被火灾所摧毁。

 

△2021年8月6日,加利福尼亚州格林维尔的迪克西火灾期间,一头鹿在一排被烧毁的汽车前穿过浓烟。这场巨大的野火自 7 月中旬以来一直在燃烧,是该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图/livescience

而在俄罗斯,从2021年6月开始,俄罗斯北部的野火肆虐,近20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创造了俄罗斯的野火历史记录,并有史以来第一次蔓延至北极地区。由于火灾过于严重,以至于官员们不得不只关注最大的火灾和可能造成最大伤害的火灾。在火灾最严重的时候,仅西伯利亚的火灾就比世界其他地方的火灾总和还要大。

 

△2021年7月27日,空中森林保护局一架飞机的影子飞越西伯利亚萨哈地区一片被烧毁的森林。俄罗斯最寒冷的地区连续第三年经历重大野火。图/华盛顿邮报

2021为何会全球频发极端规模的野火事件?其主要原因归咎于北半球夏季的极端热浪

 

热浪

2003年,欧洲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热浪,导致3万多人死亡

 

△2003年欧洲极端热浪与过去20年的平均温度对比。图/wikipedia

2021年初,美国宇航局宣布2020年与2016年一起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2021年8月,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报告,2021年7月再次突破记录,正式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该月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总温度比 20 世纪平均温度高0.93 摄氏度,超过了2016年7月、2019 年7月和 2020年7月的高温记录。这是自142年前开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2021地表温度与1991-2020的平均温度对比。图/copernicus

同时,报告发现热浪在北半球特别严重,地表温度比平均水平高1.54 摄氏度——这是“前所未有的”热异常。

 

加拿大和美国邻近地区的热浪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个村庄的温度推高至近 50°C。在美国西南部多次热浪之一期间,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的温度达到了54.4 °C,而地中海的许多地区也经历了创纪录的温度,而在北欧,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经历了自1844年以来最炎热的六月。这直接导致了前文提到的全球性大规模火灾。

 

△2021,北极温度达到史无前例的38 °C。图/energet


热浪是肉眼可见的最直接的全球变暖证据,全球平均气温在 50 多年来一直在上升,根据WMO(世界气象组织)推断,过去七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七年。而今后的每一年的气温,可能都是一项新的高温记录。

 

暴雨

 

2021年,破纪录的极端高温不仅导致了野火,还导致了全球多地的异常降水。温暖的空气含有更多的水分,这意味着最终会释放出更多的水。在中国,7月的河南暴雨和10月的山西暴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郑州暴雨造成城市内涝严重。图/视觉中国

根据官方消息,2021年7月,河南的平均降水量最高达141毫米,其中郑州市平均降水量452.6毫米,突破中国大陆历史最高值,郑州曾经历了1小时内14.9亿平方米的超强降水,相当于1小时降落了106个杭州西湖。强度达到“千年一遇”

 

三个月后的山西暴雨,同样强度高到惊人,其雨量惊人到相当于在4天内下完了近半年的降水量。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灾害。

 

△山西暴雨造成运城荆坪村4000多亩地被淹。图/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2021年6月,大兴安岭、黑河、牡丹江等地发生洪涝灾害,受灾群众4.2万人;7月,贵州暴雨引发洪灾,导致 2.6 万人疏散;7月,四川发生洪灾,洪水影响了 12万多人...

 

与此同时,欧洲也经历了创纪录的“百年一遇”洪水,洪水始于英国,起因是山洪暴发,后来的洪水影响了欧洲的几个河流流域,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克罗地亚、德国、意大利、 卢森堡、荷兰和瑞士。

 

△德国暴雨造成大量房屋被毁。图/science

洪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可怕后果,至少有 242 人在洪水中丧生,大量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比利时比利时内政部长将这些事件描述为“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德国总理则将洪水描述为“毁灭性的”

 

事后,科学家、活动家和记者都强调了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的联系,特别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更频繁的强降雨。

 

△2021 年 1 月至 9 月与 1951 年至 2000 年参考期的总降水异常。蓝色表示降水量比长期平均值多,而棕色表示降水总量少于平时。颜色的深浅代表偏差的大小。图/IPCC

气候目标希望渺茫

 

△2021年11月13日,COP26(第26届联合国联合国气候谈判)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图/theconversation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全球变暖与气候异常的联系 "气候异常背后的真相,你真的有勇气接受吗?而2021的一些事件不仅得到了印证,同时也表明,情况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遭。

 

比如2021年2 月的一项研究显示,我们可能低估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先前的模型估计,到 2100 年,全球海平面平均水平可能会上升 1.10 米,但科学家们现在认为,根据地球遥远过去的海平面上升事件,海洋的上升速度将比这更快。

 

2019 年 8月26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的沿海水域和沼泽中,一艘废弃的船停在枯死的柏树中,该地区已经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图/livescience


2021年8月,专注于气候科学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部分,其中指出人类驱动的变化正在以多种方式影响地球的所有行星系统是“广泛而迅速的”。

 

数百名研究人员共同撰写了这份报告,发现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巨量的二氧化碳,以至于全球变暖正在以过去 2000 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五种排放目标情景下中长期增温估计。图/IPCC


2021年10月,全球瞩目的的COP26(第26次联合国气候谈判)召开,众多科学家在大会召开前认为此次将是未来的转折点,COP26主席、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大臣阿洛克·夏尔马言道:“COP26将是限制全球变暖和拯救生命最后的机会之一

 

然而其经过漫长艰辛的谈判,得到的结果确实令人失望的。

 

成千上万的活动家和抗议者在格拉斯哥游行,要求世界领导人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危机。 图/美国环保署

各国在大会上没有制定短期计划,也没有走上实现目标的正确轨道。当前的气候政策,将使世界走上升温 2.4-3℃的道路,远高于2015年《巴黎协定》中明确的气候变化最具破坏性影响的 1.5℃ 目标。

 

《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并努力将升温限制在1.5℃以内。若超过2℃的阈值,将会有后果无法想象的海平面上升和更加强烈频繁的自然灾害。而实际上,目前的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攀升至比工业化前时期高 1℃ ,2015 年的目标早已经遥不可及。

 

△图/《气候之书》

但来自气候行动追踪器的新预测显示,即使所有COP26承诺都得到满足,地球仍将在本世纪升温至少2.1℃;如果仅实现 2030 年的目标,则升温 2.4℃;如果目标皆未实现,则升温3℃。

 

尽管存在诸多缺陷,COP26仍释放出了一些积极信号,比如109个国家都承诺减少其甲烷排放量至少30%;美国和中国达成了新的气候协议等。

 

△中美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世界气候问题依然尖锐突出,但放弃发展的极端环保主义绝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2011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所言:“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你没还没有做到。”

 

△解振华怒斥西方国家“只说不做”。图/CCTV

实际上,无论是《巴黎协定》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都切实履行并超额完成了大部分目标,比如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下降了48.4,超出了中国承诺的40-45%的目标。

 

而另一边,美国在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2017-2019年间,美国政府放弃了至少128项环保法规,包括放宽汽车燃耗法规、废除《清洁电力计划》等

 

△2017年,美国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图/CNN

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代表了全人类对未来的愿景,但2021年包括COP26在内的的种种现实却让人不得不承认,解决气候问题,我们仍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

 

2021年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更加凸出的一年,种种极端气候的迹象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我们需要更加切实的行动和约束。

 

2022,IPCC第六份评估报告将在10月发布,COP27将在埃及举行,这一年,将是更加关键和充满决定性的一年。

 

 -END-

文、编辑丨武治宇

封图来源丨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