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子来了。图/视觉中国
蚊子:别打我,我身上可是流着你的血啊!
炎炎夏日,无论是围着烧烤摊,哈着冰啤酒,吃着烤串,还是坐在空调房,吃着冰西瓜,看着视频,想来都是非常幸福的。
吸血狂魔
☞ 前方高能,按住图片向左滑动查看 ☜
▲ 埃及伊蚊,起源于非洲,如今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区域均可发现。图/Wikipedia
▲ 一只蜥蜴的鼻子上停着一只蚊子。图/视觉中国
▲ 淡色库蚊(尖音库蚊的一个地理亚种,是常见的“家蚊”)的结构示意图。图/Wikipedia
▲ 正在吸血的按蚊,尾部的一滴血是营养被吸收后排出的血。图/Wikipedia
致命杀手
蚊子的家族十分庞大。全世界已知蚊科昆虫有3573种,其中生活在我国就有419种。蚊子的分布也不限于温暖的地区,目前,除了南极大陆,全球各地都有蚊子的踪影。
▲ 蚊子的生长阶段,依次为卵、幼虫、蛹、成虫。图/视觉中国
☞ 前方高能,按住图片向左滑动查看 ☜
▲ 冈比亚按蚊,是非洲重要的传疟媒介。图/Wikipedia
▲ 蚊子的幼虫,即孑孓。图/Wikipedia
▲ 白纹伊蚊,又称为亚洲虎纹,攻击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图/Wikipedia
▲ 疟原虫进入雌蚊体内。图/Wikipedia
防蚊or灭蚊
一到夏天,总是看到各种防蚊小妙招,比如说清除积水,杜绝蚊子的繁衍;使用蚊香或者电蚊香灭蚊;睡觉用蚊帐,出门擦些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蚊水等等。但是,对于一些蚊媒传病的疫区,这些防蚊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 疟疾病例多出现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图/视觉中国
为了消灭传播疾病的蚊子,科学家们尝试了一些转基因技术。2013年,英国的奥克西特克公司(Oxitec)利用一种“OX513A”的蚊子来控蚊。
这种蚊子是对埃及伊蚊(雄性)的基因改造版,让其具有显性致死基因,当这些公蚊子与野生母蚊子交配,下一代在性成熟之前就会死亡,这样的话,野生的埃及伊蚊数量当然会大大减少。
☞ 前方高能,按住图片向左滑动查看 ☜
▲ 巨蚊,一种不吸血的蚊子。图/Wikipedia
此外,科学界还提出一种控蚊方法——利用“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细菌。这种细菌对人体无害,但能影响昆虫生殖。受到细菌感染的雄蚊子释放到野外后,当它们与自然界的雌蚊交配,会产下无法发育的卵,进而减少蚊虫数量。
中山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采取了这种方法,并且经过为期4 年的田野试验,发现通过将雌性白纹伊蚊(已经绝育)与雄蚊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相结合,能有效控制白纹伊蚊种群数量。数据显示,试验地的居民被蚊子叮咬的记录下降了96%。
▲ 蚊子“生产车间”。塑料盘层层叠叠摆了,每个塑料水盘里,有三千多只幼虫游来游去。图/视觉中国
消灭蚊子当然是一大快事,但是蚊子灭绝会产生生态副作用吗?毕竟蚊子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果蚊子灭绝了,一些壁虎、蜥蜴、蜘蛛、蜻蜓、青蛙等吃蚊子的消费者是否也因此断子绝孙?
部分科学家认为,一种蚊子的消失引起的生态缺口很容易被其他生物代替的,但是不确定替代者是会更好还是更糟。现在,世界上还有蚊子,其实是人类能力有限,而不是真的不想消灭。
▲ 一只雄性白纹伊蚊成虫基本已全身脱离蛹,停驻上水面上晾干翅膀,准备飞离。图/视觉中国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