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9日)是第19个全国科普日。
去年发改委提出“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对于儿童来说,1米的高度看到的不仅是城市,还有大自然、色彩、数字、声音、空间、宇宙……
在1米高度的世界里,
AHA都设计了哪些科普小惊喜,
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和探索?
大自然是流动的
听听水的声音/观察水流动的方向
整个科普乐园都是以“科普”作为主线展开的,通过自然无动力探索乐园的形式将大自然的奇妙完整呈现,并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爱护。
🌧️借用风动装置模拟生态水循环
🌧️微景观置于水中,展现洱海多样的生物
🌧️洱海的陆地生物也同样丰富
AHA打造的洱海儿童科普乐园,具有“亲自然、互动性、艺术性”,孩子们嬉戏于乐园的同时,潜移默化间吸收科普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阿基米德水车:利用上游的水流推动水车运动
🌧️传声筒:利用固体声波振动传递原理
🌧️转动中看到细微的大自然
🌧️大朋友可以在图文中了解更多物种的知识
孩子的需求很简单,而设计更是理性简洁的,一切都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02
海底是透明的
把海底乐园搬到陆地上
舟山岱山的海底生活着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
尽管梭子蟹、章鱼、带鱼、螺,早已是熟悉的物种,但海底还有许多不被人们熟知的生物,即使看到名字你都无法念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海错图》为灵感在岱山构建了一个独属于岱山的故事乐园的原因。
我们在海滨山林之中,以岱山当地的海洋生物为原型,把海底世界搬到陆地上来。海底世界不再神秘,变得透明可知。
🌊感知更立体的色彩
🌊敲打不同器具来感知声音
🌊在点点光线中感受光影
🌊锻炼手部能力的同时认知色彩
🌊攀爬也是一种肢体感知
它有着岱山的山海岛屿与地方故事,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在感知人文、亲近自然、寓教于乐的乐园,在沉浸式的游玩中感受到岱山的情怀与风貌。
03
火星很远也很近
飞到外太空看一看火星探测基地
地球到火星的距离有多远?火星是什么颜色的?火星的温度有多高?
对于遥远的外太空,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这里看到火星和地球的关系
🚀了解火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同时感受声音、光影和宇宙
正如野口勇所倡导的“以富有想象力的设计,激发孩子们自主奔跑、跳跃、滑行、攀爬,发掘他们身体的潜能”,这是一个地形与器械高度一体化的游乐场。
在科学的世界,鲸鱼是十大高智商动物之一;在匹诺曹的故事里,鲸鱼的肚子里有一个连接未来的小世界。
我们希望用鲸鱼作为儿童装置的基础形象,通过鲸鱼连接起现实和幻想、成人和孩子的两个世界。
🐋开放式隔断设计形成通透的游乐空间
大鲸鱼的内部是一个多功能的趣味空间。鲸鱼肚子有拓印桌和化石桌,孩子亲自动手拓印海洋生物,观察古老化石,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及探索自然的乐趣。
叠加了“艺术”、“互动”、“延展性”的“大鲸鱼”,无疑是相较于传统儿童器械的一次全面式升级,借助“寓教于乐”的形式,人们在这里创造新的惊喜记忆。
结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HAart”(ID:gh_71798d16c36f)。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