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语境下建筑更新的尝试:龙湾·竹里馆,北京 / DK大可设计

乡村语境下建筑更新的尝试:龙湾·竹里馆,北京 / DK大可设计


“ 远离城市的喧嚣,给人们留一片宁静          

     
     

龙湾·竹里馆

Bamboo Lane House·Longwan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设计的趣味在于发现每个空间的特性并使其成为风格的一部分,同时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本案以《竹里馆》命名,满院的竹子便是诗里的形状,远离城市的喧嚣,给人们留一片宁静,入世与出世仅隔一扇窄门。

村 Village


项目位于北京市京郊舞彩浅山之下,村落边缘。作为村落肌理的组成部分,我们希望更新之后能够为村落肌理添彩同时创造出一个个性的精神空间。《竹里馆》是主人书法创作、会客、短期居住的场所,整体以艺术工作室的诉求进行设计。

▽场地与周边环境

▽项目鸟瞰

院 Courtyard


院门由原来的西向改为南向,入口弧形墙面处理形成空间导向,西侧用镂空砖做院墙并宛转至院门入口,院墙回归到人的尺度。两侧的外墙均延伸至原有的银杏树形成怀抱之式。入口地面以火山岩的停步石做序,正面留一青石作为玄关,通过背后镂空砖隐约可见竹林。

▽入口空间改造前原貌

▽入口空间改造后

▽入口弧形镂空墙形成空间导向

▽傍晚时分的入口空间

改造之初院落中竹子茂盛、静谧,我们将院内的竹林作为院落主体并对此进行了梳理,通过矮墙规划限定人可通过、停留的区域。对竹林我们抱有敬畏之心,施工中尽可能保留竹子的生长,因而形成U形边缘,平台上也将此保留。院内窄路东西向通达,与建筑内廊形成整体环形流线,链接室内外所有区域。院中做地台,与茶室地台隔竹平视相望,地台周边以矮墙环绕,呼应院墙关系。

▽改造前院落原貌

▽改造后的庭院景观

院落中所有人行走与停留区域,均铺设黑色石子,与草坪、竹林的三种尺度接近人的五感。院落南墙保留原建筑后墙的红砖色,常年日晒雨刷使其更接近于暗红色,由正房看,红砖为底,风动的竹林为画,漫步其中,静心、茗智。

▽庭院景观

房 House


项目原址为服装厂宿舍用房,标准开间的规制清晰明辩:建筑进深5.5米,长30米,坡屋顶红砖房。建筑结构完整,不涉及拆除问题,可通过局部改造与院落整合呈现。场地东侧保留一木构架坡屋顶建筑,后期用作餐厅与厨房。

▽方案推演

▽手工模型

改造部分只是将檐下空间向外延展,作为链接各个房间的内部封闭连廊,这样既增加内部空间进深也达到内部温度恒定,拱形连廊强化了原址建筑的秩序关系。

▽向外延伸的屋檐连廊

正房建筑中间两开间延伸至竹林中作为开放的茶室空间,仅以高起的地台划分茶室边界,整面的玻璃消融室内外空间,复原了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的心境。西侧主入口直面工作室空间,将两开间打通并与连廊衔接,拓展工作室的范围。正西侧山墙开落地窗,作为斜阳入口。原坡屋顶的檐口包裹,隐藏排水天沟。檐口与廊道顶之间保留空隙,立面整体更具现代性。

▽开放的茶室空间

东侧独立房间用作餐厅、厨房的功能,原址建筑保存完整,木梁别具个性,仅将梁木表面处理,突出其个性。室内基本保留原貌。

▽餐厅

▽休憩区

▽卧室

▽施工过程

▽总平面

▽平面图

▽立剖面

▽总剖面图

▽结构详图


木藕书屋:书籍推荐


项目详细信息

项目名称:龙湾·竹里馆
项目类型:改造
项目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
设计公司:DK大可建筑设计
公司网站:www.dk-aa.com
联系邮箱:dake_aa@163.com
项目设计:2022.6
完成年份:2022.10
建筑面积:246㎡
占地面积:550㎡
设计团队:杨玺琛 王域沣 王学艺 刘思源(实习)
项目负责:张恩卿
客户:北京千秋画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材料:红砖、水泥压力板、方钢、玻璃
摄影版权:大可设计

— END —

资料供稿方:DK大可建筑设计

审稿编辑:Maggi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ooool木藕设计网”(ID:mooool-co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