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郑渊洁都不写童话了,我的孩子还能看什么啊?”

“痛心!郑渊洁都不写童话了,我的孩子还能看什么啊?”


12月15日,郑渊洁在微博发布了一篇文章,并配上文案:

“1985年创刊的《童话大王》杂志2022年1月停刊”。


因为商标被多个商家盗用和侵权,郑渊洁将自己从创刊到发行已然36岁的《童话大王》停刊。

他还称:如果维权失败,他的书将全部停刊。

郑渊洁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儿童文学和青少年文学作家。

《皮皮鲁》系列、《魔方大厦》、《舒克和贝塔》等,这些我们记忆里的神级动画故事,都出自他的笔下。

如果他的作品全部停刊,不正意味着又有一个时代将迎来彻底的落幕吗?

“童话大王”的黯然离场,让本花想起一滴时代的眼泪——当年享誉世界的《世界名作剧场》

01

  《世界名作剧场》  

《世界名作剧场》,也叫做《可尔必思名作剧场》和《好侍食品名作剧场》。

是日本动画公司制作的电视动画系列,内容大多取材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与青少年文学

从1975年播出,到2009年彻底宣告停播,几乎一年一部,中间曾暂时停播过几年,后续播。

历时34年,共26部作品,日本动画界大佬云集。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经济恢复后繁荣的“神武景气”,各类题材的日本电视动画的发展也十分繁荣。

那时,日本其实已有不少“世界名著改编”动画题材的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系列等。

但当时的改变世界名著热潮还并不算火热。

真正奠定“名著改编”这一潮流的作品,是1974年播出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或许家人们不熟悉《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也不熟悉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德语小说《海蒂》系列,更不知道《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是改编自《海蒂》系列。

高畑勋和宫崎骏这对传奇搭档,那应该是多多少少知道的。

他们制作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被认为是《世界名作剧场》的“雏形”。

但那时候日本动画公司还没有成立,因此,并不算这个系列的正片。

1975年,《世界名作剧场》的第一部作品《龙龙与忠狗》(亦译为《忠犬报恩》)出世,它改编自《弗兰德的狗》


这部动画标志着日本“世界名著改编”潮流的开始,并被号称是“以一己之力拉动日本纸巾销量”的“催泪动画”。

在《世界名作剧场》的众多作品中,我国大陆地区知名度较高的,应该是《寻母三千里》。


这部动画改编自意大利作家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名作《爱的教育》

这正是《世界名作剧场》的第二部作品,后来的央视也曾引进播出过。

这一部的制作团队和前文所说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相近。

监督是高畑勋,场景设计是宫崎骏,人物设计是小田部羊一。

甚至一定程度中可以看到后来吉卜力的影子。

02

  值得一提的“名著”  

这个系列的动画中,除了上一节提到的《龙龙与忠狗》和《寻母三千里》外,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动画。



《小浣熊》

这是《世界名作剧场》的第三部动画作品,改编自美国作家史坦林·诺斯的作品《我昔日的拉斯卡尔》


故事发生在1910的美国乡村,讲述的是11岁的少年史坦林·斯诺与浣熊拉斯卡尔的友情故事。

其实日本本土并没有浣熊这种动物,它原产自北美。

但日本在1977年播出《小浣熊》后,却在日本掀起了一股“浣熊”潮流,十分受欢迎,至今都拥有顶流级别的影响力。


但浣熊这种生物小时候虽然可爱,但长大后却并不好相处,因为它有逃脱潮、弃养潮,会伤人,一度成为令日本政府头痛不已的外来物种。



《小公主莎拉》

这部动画改编自英国作家法兰西丝·霍森·柏纳特的作品《小公主》

是《世界名作剧场》的第11作,也是这个系列的重要转折点。

在原作的选择上,《小公主莎拉》是现代主题的作品,与此前十部田园牧歌气息的作品风格不同;

而在改编上,更是贴合当时日本社会的特征。


原作中直言不讳、大胆反抗的女主莎拉,在动画中被改编成内敛温婉的女性;

在动画中,莎拉遭遇到的霸凌要比原作严酷得多,当时的日本甚至有比动画中更为严重的校园霸凌问题。


在结局上,原作的莎拉并没有留在学院,但与父亲的好友相认,成为了钻石矿的继承人;

动画则改成莎拉向学院捐了10万英镑,并与一直敌对的拉维尼亚和好,即便对方从未为自己的恶行道过歉。

这部作品的改编, 从收视率与讨论度上看,在当时是十分成功的。



《崔普一家物语》

这部作品粤语版的译名叫做《仙乐飘飘处处闻》。

这个名字就比较一目了然,就是一部关于音乐的动画。

本花在初中的时候,曾看过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音乐之声》,那简直是本花对音乐热爱之心的启蒙。


这部日本动画正是改编自奥地利歌唱家、作家玛利亚·冯·特拉普的自传回忆录《崔普家庭演唱团》,以及电影《音乐之声》

这是为数不多描写到二战的题材,但它却更多充斥着音乐的美妙。

或许是本花爱屋及乌,觉得每一个版本的改编都非常值得一看。


《世界名作剧场》的播出历史持续了十几年,但到了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时,名著改编动画的潮流却出现了褪去的迹象。

这是因为热血青春漫改动画开始崛起。《高达》、《超时空要塞》、《足球小将》、《北斗神拳》......

各类题材纷至沓来。

受这一现象的影响,日本“名著改编”动画越来越少,后来还出现《世界名作剧场》暂停播出10年的事情。

直到2007年,改编自法国文豪雨果名作《悲惨世界》的动画《少女珂赛特》的出现,宣布了《世界名作剧场》的复播。

这一系列再次出现短暂的回血。


这部动画还成为了动画史上,很有名的“名著改编”动画之一。

但是随着其它动画题材的涌现,《世界名作剧场》就显得有些“老旧”、“过时”。

最后2009年播出的《红发安妮》的前传《你好,安妮~Before Green Gables》成了这个系列的收官之作,至今再无新作问世。

03

  当一个时代落幕  

终结、落幕、结束......

这些词语都会给人们带来伤感的情绪。

但时代的车轮是不停向前滚动的,一个时代的产物会刻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即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和缩影。


20世纪中后期的《世界名作剧场》,向日本的青少年展示了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隅;

也向本国人证明了,动画是有教育意义的,并且毫不幼稚。非常适合给儿童和青少年看,但同样可以给成人看。

就像郑渊洁的童话,以前从来就是家长们的不二选择,现在这些动画也被我们奉为经典。

但从《世界名作剧场》到现在的《平家物语》,日本在很多动画题材上,已经有丰富的实验和经验了。

可我们的动画呢?剧本早就没有当年的硬核了。

一个时代的辉煌落幕固然让人惋惜,但我们也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比如,动画改编的对象可以考虑改编一些名著;“名著改编”也不必一板一眼,也可以结合时代做出一些创新。

这样既让观众了解了我们的文学宝库,也不失为日常观赏性。

就拿《文豪野犬》来说,不论它实际的好与坏,它大胆设计和重组原著的创作思路来说,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不少观众都想去了解这些文豪作家。


在剧本上,如若原创是自身的薄弱项,那更应该考虑一下祖先传下来的宝藏。

而不是只改一些所谓的“网络名著”,种马文等各类男频/女频爽文等......

自古流传千古的文化经过时代的检验,自有最好的剧本,和一批天然的粉丝。

看今年,河南卫视依靠《唐宫夜宴》和元宵奇妙夜彻底出了圈;

其后的端午、中秋晚会,也频出佳作,水下《洛神赋》,惊为天人。

河南卫视的晚会也一举成为卫视中的黑马,成为大家津津乐道、喜闻乐见的“第四大卫视”。


这不仅是电视行业的榜样,也完全可以作为各娱乐行业的借鉴榜样。

事实证明,背靠我国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全足够做出亮眼的成绩。

本花想起最近上映的电影《扬名立万》中,喻恩泰饰演的“著名烂片导演”郑千里有一句台词,致敬了邵氏经典理论——

“拳头”和“枕头”理论。

“现在什么电影最卖座?拳头和枕头!”

动画亦然,但《红楼梦》的“枕头”、金庸武侠的“拳头”,还没有网络小说的好看吗?

试问谁不想让自家孩子看一些好书好番呢?

或许有人会说:

“没有收益和回报,怎么持续输出好的作品?”

但本花却更想问:

没有好的作品,回报和收益怎么来呢?

大风可刮不来。

-THE END-


JC Store


🌲


圣诞好物推荐

    
    
金城“极简少女”系列装饰画
点击即可购买
不再错过对ta的心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