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萝莉,不一定吸引恋童癖,还可能是女性偶像!

“早熟”萝莉,不一定吸引恋童癖,还可能是女性偶像!


少女早熟是坏事吗? 


有时候是,正如纳博科夫笔下的洛丽塔,杀手里昂里的玛蒂尔达,她们都是迷人又危险的角色。






这些早熟少女,也容易成为恋童癖们的幻想对象。


但,本花今天绿色小清新,要介绍的女孩虽然同样早熟,但却人见人爱,甚至还是世界性的女性偶像。



 她就是一个在中国鲜少认知,在阿根廷却被视为国宝级的人物——玛法达。

阿根廷支持堕胎法案游行现场,大批女性呼喊着玛法达漫画里的角色名字。



作家三毛捧着她爱不释手,甚至还写下这样的文字:
因为你们的几句笑声,我的泪、我的寂寞可以找到一个去处。
问题来了,是什么让她如此迷人?
01

  可爱却“早熟” 的萝莉   

玛法达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她长着张扬的爆炸黑发,内心却细腻如水。


她总能以宏观的视角审视周围。


她可以将地球比作太空中的一座大杂院。



也可以把人类调侃为 “不过是被夹在天和地做的三明治里的一片肉而已


如果不幸摔跤,身上沾满泥土,她会说道:“谁喜欢住在这个褪色的地球上”。





她也总能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中寻找真理。


在撕日历时,她会有感而发:“日历只知道吃时间,可是一天比一天瘦。
读着书上的“生活从四十岁开始”时,她会嘲讽“那为什么让我们这么早来到世界上。


这样的天才萝莉,有时候也会很悲观,甚至连床都不想下。


悲伤的原因,看来很杞人忧天。


或因为世界的不平等,或因为和平的假象。




在她眼里,世界似乎永远是个难题,没有解决的捷径。

悲观的她,有时候会思考活着的真正意义,偶尔向那些看起来忙忙碌碌的大人们,发出灵魂拷问。


对本质上虚无的世界,也总是带着浓浓的叛逆精神。



路上的人千篇一律遛狗,玛法达溜着乌龟,不禁破口大骂那些人为“种族主义者们!”

在面对填鸭式教育时,玛法达举着一条软尺向世界诘问道:这条绳子可以量我们脑子里即将要塞的东西吗?




在家里开聚会时,用卷纸铺成地毯,并对妈妈“大言不惭”地说道:“你见过哪场聚会不是这样的?”

她用童心和奇思妙想,戏谑着大人世界的游戏规则的同时,也拒绝长大。




她声称:“大人们根本不是真的长大了。他们只是被倒立着的时间长了,所以他们的脑袋就把他们给拽长了。”







玛法达的同伴们也十分有趣。



 米盖、苏珊娜、自由、玛法达、马诺林、吉也、菲力普 


米盖总是在等着上天能馈赠什么东西,天空飘来片树叶,他便抱怨上天小气。

商人的孩子马诺林唯利是图,他们家的商铺成为了他一口油嘴滑舌的最好试验场。
“为什么卖给我馊掉的奶酪?” “这可是块家世显赫的陈年老酪。”

苏珊娜的爱慕虚荣,在看到扫描人体内部的机器时会说:“天啊!我的内部可是一点也没化妆的啊。”



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鲜明而饱满人物形象,《玛法达》就像一面完美的镜子。


看见他们,我们看见自己,并在这些诙谐中百感交集。
02

   6岁女孩还是女权偶像?   



可爱萝莉玛法达,背后其实是一个害羞的中年男人,他叫季诺。
《玛法达》一举成名后,季诺先生也从来不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名叫什么,在漫画上的署名也仍是小小的一行。



或许是害羞、和善,本身就附带着同情的禀赋,他的作品以充分的人道主义精神著称,总是对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报以极大的怜悯








季诺作为一个漫画家诞生于世界动荡的时代里诞生,是时代的小小缩影。



因此,种族主义、国际争端、世界动荡....各类残酷的议题穿插并在玛法达身上烙上伤痛的印记。




黑色幽默和讽刺也成为玛法达对抗世界的有力武器。

在玛法达充满哲思的外表里,仍然藏着一颗强烈的童心,她代表着的是处在时代阴影下的万千平民,所能拥有的平凡的快乐,情感和伤痛。
也因如此,玛法达才收获了万千人的感动。
 
阿根廷乃至拉丁美洲,玛法达成了一种象征和平和独立的符号。

作为一个萝莉,她关于女性的见解,替女性发声的行为,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与喜爱。


她会一针见血指出女性的历史地位。



她讽刺“男性凝视”。



她希望权利人人平等拥有。




“我们要是把裙边和袖子边缝起来,明年也能穿。”


“ 我拒绝他们把我的未来缝起来!
这一句铿锵有力的驳斥,是对女性独立,精神解放的最有力的宣言。


2018年阿根廷支持堕胎法案游行,许多游行者高唱不想成为苏珊娜。


苏珊娜就是那个只想嫁入豪门,成为一个优秀妈妈的人物,代表着意味着反女性主义的保守精神。


这些新时代的女性,她们都想成为那个独立而勇敢的萝莉玛法达。
03

 三毛,她的中国母亲 


独立、叛逆、浪漫,玛法达身上独有的特质,深深吸引了作家三毛。




三毛之于女性,是浪漫和独立的代表。她携着笔与书浪迹天涯,成为了新一代独立女性的精神偶像。


在看到玛法达的漫画后,三毛爱不释手,还特意翻译了中文版,引进中国市场


她在序言里的文字对漫画赞美道:“《玛法达》这部漫画,是深者见深,浅者见纯...”





然而,时过境迁,不幸与幸运周而复始,玛法达之于三毛的意义变得愈发重要起来。


尤其是在荷西不幸遇难后,三毛写过一篇“再见娃娃”,希望她们能够治愈自己。
“回到了台北,我在书店里找不到你们,我淋着雨一家又一家的去问,没有人知道你们在什么地方。我的娃娃,是不是荷西去了,你们也悲伤得消失了?
在我曾经有过的甜蜜的家里,你们曾是一群带给我们欢笑的好孩子,为什么不肯出来见我了呢?少了荷西还有我呢!
不要再为什么躲了起来,也许因为你们的几句笑声,我的泪、我的寂寞可以找到一个去处。






坚强而温柔的三毛,靠着玛法达和她的小伙伴们,追寻她与荷西过去的回忆。 
这个回忆太过于遥远,也太过于悲伤,只能靠玛法达平凡而又友善的笑容治愈。
这正是玛法达的魅力,去认识一下这个萝莉吧,希望漫长的生命里,有她这样的人物,在心灵最孤寂的时候,承载你的寂寞与泪水,让生命重获力量。


-THE END-


 JC Store 
  
  

🛒
云中谁寄锦书来?
黑白极简,思绪款款写
双面活版印刷
特立独行
替你承载文字的温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