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级插画来袭,一边眯着眼看,一边疯狂保存!

限制级插画来袭,一边眯着眼看,一边疯狂保存!



托默·哈努卡(Tomer Hanuka的个人画集《Overkill: The Art of Tomer Hanuka》甫一问世,在短短出版的几个月内,就全部销售一空。


这本收录了其个人代表作品的画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位以色列国宝级艺术家的特点:暗黑强烈,暴力血腥。



虽然粉红色封面看似甜美、清新,但那柄锋利的斧头和血肉模糊的肉块更加让人胆战心惊,仿佛在提醒着读者:
前方高能,请做好心理准备。



01

    动画,漫画,插画,

  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1989年,以色列一家剧院里正在播放大友克洋的科幻名作《阿基拉》。
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之上,这样的画面深深震撼了银幕前的两个双胞胎小孩,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他的双胞胎兄弟本花也曾经介绍过:《成年人的不堪都在这部漫画里,笑完之后我哭了!》)



多年后,他绘制了一张海报致敬《阿基拉》


十年后,其中一个小孩长大来到了纽约,就读于曼哈顿的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这是整个美洲大陆最重要的艺术学院之一。


他,便是托默·哈努卡。


在纽约,托默·哈努卡开始了其漫长而多产的职业生涯:
作为幕后艺术家创作的动画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获得了金球奖并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这是一部以动画的形式重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黎巴嫩难民营的大屠杀的影片。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同时,他还在漫画创作上收获颇丰,与阿萨夫创办了另类漫画杂志《Bipolar》,并以此为平台发表了很多漫画作品,被多次提名艾斯纳奖、哈维奖和伊格纳兹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外,他的插画还经常出现在《纽约客》《时代》《滚石》《纽约时报》等知名报刊杂志,长长的客户名单(Netflix、苹果、索尼、华纳兄弟、DC漫画等)简直就是大多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礼物。






托默·哈努卡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叙事力,并且经常受到电影或文学杰作的启发,他创作的另类电影海报也显示了这一点。
特别是在与著名电影海报设计公司Mondo合作的过程中,其特点更是得以充分显现。


充满活力、迷人的细实线风格与大胆、强烈的色彩运用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张静止图像中轻松捕捉每部电影的情绪。




从当初一无所知的以色列小孩,成长为如今出色的艺术创作者,托默·哈努卡将自己的成长比作是打破一堵一堵墙的过程——
“虽然不知道另外一边是什么,但我会用力打破眼前的高墙,然后开始自己的冒险。”






02

          炸裂又迷人,    

  独属于他的超现实艺术  

托默·哈努卡总是担心自己画得不够,画得不好,所以他会试图想象每一种可用的颜色组合,尝试表现每一种美丽的人类形态,在完成一幅作品前绘制大量的草图。



这样严格的要求和惊人的坚持,让他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插画家、漫画家和图画小说家之一。


托默·哈努卡的作品题材广泛,氛围震撼,具有让人难忘的冲击力。






爆裂的头颅、残缺的肢体、残酷的侵犯......像这样暗黑、神秘、暴力,以及性的存在,让他的插画常给人强烈的窒息感。



但在这些之外,让观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其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锤炼的精湛的技巧——
如下面这幅为《纽约客》绘制的封面,就展示了流畅的线条、敏感的色彩和恰到好处的氛围感。



一幅幅出色的作品向人们表明,托默·哈努卡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故事讲述者和富有洞察力的艺术家。
小时候不知疲倦地翻看漫画书的经历,不仅让托默·哈努卡在日后的漫画创作中如鱼得水,也深刻影响了其插画的风格。



他的作品中,经常看到古典或复古元素揉合美式漫画的风格加以呈现;
他的色彩同样引人注目,大胆强烈,没有太多的渐变色,充满了漫画风格;
加上带有电影取镜般的构图,呈现出了一种时髦的现代感。



只需一眼,便会被抓进他个人独创的黑色世界当中,彷彿一边观看紧凑的悬疑片剧情,一边身临其境地揣摩着主角的思绪......
“一张图片可以说出千言万语”,这是托默·哈努卡所追求的。





因此,他总是在静止时刻捕捉情绪、故事或可能性。
随着创作的日渐成熟,这位艺术家也逐渐在混乱与平和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可以将一个个时刻变成一个可怕的,危险的,幽默的或色情的故事。

03

        描绘黑暗,      

  其实也是在关注现实  

我们都知道,《纽约客》杂志的封面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的每一期都由不同插画家负责绘制,透过他们的慧眼和技法,呈现对现代生活的细微观察。
去年,一组“伪造”的《纽约客》封面突然在网络爆红。





原来,这是作为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的托默·哈努卡,赶在暑假之前给自己的三年级插花课学生布置的新功课:
以「后疫情时代」为题,用《纽约客》封面风格进行创作。
于是,学生们便开始想象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样貌,通过自己的画笔描绘了重逢、失去与自然等故事。






托默·哈努卡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分析《纽约客》讲故事的方式,并以视觉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之外的现实世界。

虽然托默·哈努卡的许多插画都有黑暗的一面,伴随着大量的血腥和暴力。


但他如此痴迷这些因素,并非简单只是为了制造噱头,而是出自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与理解——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很规范,也很有序,但即便如此,也总有黑暗的存在,表现得好像它不存在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糟糕的。”



暗黑也好,混乱也罢,这些都是托默·哈努卡观察和表达的形式。
也正是在那些迷幻离奇、血肉模糊的画面,不断提醒着我们现实世界的复杂,以及美好和希望的宝贵。



-THE END-
 


神仙画师,速来集合!


征稿倒计时1天!
无论你用什么作画工具,无论你想通过画面讲述什么样的故事,你的精彩,都不应该错过。你,应该在更广阔的的平台被人看到。

“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即将截稿,欢迎一切画工出众、才华横溢的画师——

投来作品!

人生梦想,以此开始!

*注:本大赛特设综合组(18周岁以上)和少儿组(3~17周岁),少儿组除金、银、铜奖外,更有优秀少儿插画、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机构多重大奖。


上下滑动查看征稿事项
更多细节请点击👉2022全国插画扶持计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