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保安,明天会更好

遍地保安,明天会更好


小王在江苏当保安,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原创|计成
作者|Z

一位24岁的年轻建筑师,因为在设计院事多钱少所以转行成为一名保安。从在微博空降热五攀升热一、又从热一到蒸发。

这波最新鲜的热度我们没蹭上,【计成】作为蹭得最晚的建筑媒体,还有什么能讲的?

01

别喂了,吃不下了

房地产催熟了一批靠高周转赚得盆满钵满的建筑“大湿”,也催生了一批涌入进入地产、设计,试图再分一块蛋糕的牛舌鬼怪。
不过“分蛋糕”这词可能还是十年前用比较合适,2022年,只能关心哪儿还有蛋糕——渣。
2021年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64.72%,虽然发达国家的标准线是80%,这肯定是终极目标。但一迈入到70%就意味着城镇化从农民进城的上半场,步入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的下半场,城镇化发展将由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说人话就是:已经没什么好设计的了,晚饭还能吃得起但赚大钱不可能了;如果留在一线城市卷王赛场,还会更卷。纵然还有很多年轻人才可以投喂,但建筑行业,真的吃不下这么多人了。
“卷”是建筑人害怕的吗?老实说我觉得并不,当年高考做题能碾压现在编代码的、本科还没有给“老板”打黑工,就能从学校要求的一张图纸卷到四张图纸。建筑师真的怕“卷”吗?恐怕不是怕“卷”本身,而是害怕卷是卷了,但从未向前卷去,只是原地翻滚。
那既然建筑行业的容量吃不下我,挪窝过行不行?
树挪活,更别提更有生命力的人了。挪窝当然行,但可能现在比较难了。
社会整体产业转型遇瓶颈,有限的企业和工作岗位无法消化大量的新生代劳动力,外带口罩冲击、经济大环境正值寒冬,致使只能不断内卷。学历内卷、工作时间内卷、物价房价内卷,唯独收入没内卷。
小编咨询了一家求职机构组织的土木转行互联网的大型内推,用内推码查询求职结果:投了一百多份简历、就挂了一百份多简历。这一百多人里,还不乏国内C9高校(参见比亚迪标准)的研究生。

有时候,想吃饼,都不知道哪里能喂。
当然,要做无编制的保安肯定不需要这么卷的。小编早前实习设计院旁边有家街道办当时也招实习生,钱少事少,主要工作是陪街道办阿姨聊天。工作唯一的弊端就是一眼就能望到成为一名碎嘴阿姨的未来。
未饮过冰,血怎会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保安工作已经"解决住宿且薪资不低于设计师",但蒋雯仍将其视为过渡阶段的原因。

02

学又爱又恨的“体面”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可以说,体面的收入、体面的社会地位、体面的精神面貌,是刻在大部分人的DNA里的。但生活方式一丰富,体面的含义就畸变。
有人追求的体面是摆脱35岁危机——考公考编。以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为例,上岸笔试环节的入选比例大概在40:1,面试约为12:1,这还是20年的数据,现在考公越演越热,难度只会逐年攀升。


有人的体面可能是“三十五岁退休,余生躺平”。至于躺平,什么是躺平呢?
都是同龄人,那就别装了。有人理想的躺平生活是去摊煎饼,但不是早上六点起来摊煎饼,而不是有一套精装修的小居室、同时还有一只小猫小狗、再有些傍身存款的——摊煎饼的生活😂
自以为面对的是电车难题,到底是牺牲一个人还是五个人?实际上,自己是躺在铁轨上的那个人。
不过乐观点,至少我们能选择自己的赛道是多死几个还是少死几个。
人才尚未过剩,但学历,已经无法如此简单地和财富、或者说和“体面”划等号了。

03

营销只是镜子

设计行业这么多年轻生命的血书没有攀上过微博热一,设计院拖欠工资也没有,只能说“往昔顶端行业跌落神坛,底层职业比白领好”的爽文确实死死拿捏住了不少网友的情绪。
保安,真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流媒体时代,我们接收信息的数量和渠道都是海量的,网络像一面哈哈镜,一定程度扭曲了我们本来的面目和意志。
卖烧烤、做家政、当保安,确实是比做建筑师更有性价比、更快乐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有人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是肯定的?对我来说真的是这样吗?
对部分情况而言,所谓“下九流”的职业,真没什么体面不体面的,确实就是更有性价比、更快乐。但转行并不是一种政治正确永远、永远不要被噱头裹挟,也不要被媒体裹挟,更不要被【计成】裹挟。(笑,天天挨骂,我们其实不担心这点)
人各有志,且人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对自己生活的选择权是去用自己做实验打破世俗的偏见还是苟且于五斗米都无可厚非。但我们终归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噱头、媒体的总和。
哈哈镜,娱乐至此也就罢了。

转载授权:请查看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转载原创】,联系编辑。

版权声明:内容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计成」编辑版本转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计成”(ID:jicheng-01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