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喝咖啡了吗?
清早起床的那一杯,早会开始前那一杯,和同事分享的那一杯......
你今天喝了多少杯咖啡?
便利店里,早饭套餐里搭配的饮料从牛奶豆浆换成了黑色液体,走到公司门口,比同事更早到的是咖啡外卖的牛皮纸袋,挤进电梯,大家手里举着的还是垫着隔热套的咖啡杯。
办公室里,咖啡被洒进键盘的缝隙,渗到文件上,滴在衣服上变成一摊小小的咖啡渍。
图/IC PHOTO
根据德勤数据2021年4月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消费者逐渐养成咖啡饮用习惯,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中,已养成咖啡饮用习惯的消费者人均消费量达326杯/年。
除了困意来袭时拿来“续命”,年轻人对咖啡的态度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01
年轻人对咖啡的幻想,不再是星巴克
要了解咖啡市场的变化,必须先了解世界第一大咖啡品牌—星巴克。
1999年,星巴克首次进入中国,店面选在了寸土寸金的北京国贸。
当时,北京全市人均月工资不过1100多元,而星巴克里一杯卡布奇诺最低售价是19元。
不菲的价格加上周围奢侈品店的映衬,让星巴克当之无愧成为了“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图/IC PHOTO
可转眼23年过去,星巴克头顶的光环日渐黯淡。
两个月前,星巴克公布了2022年第一财季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下滑了14%,平均客单价下滑9%。
除了不确定的疫情,星巴克遭受的更大冲击来自不断崛起的众多中国新锐咖啡品牌。
星巴克业绩滑坡的同时,另一边的中国咖啡品牌正在埋头追赶。
3 月 24 日,瑞幸发布了 2021 年财报,净收入 79.65 亿元,同比增长 97.5%,营收额几乎翻了2倍。
截至 2021 年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到 6024 家,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除此之外,Manner、Seesaw、M stand、%Arabica等咖啡新势力,都开始分食星巴克面前的蛋糕。
图/IC PHOTO
“双尾海妖”风光不再,这届年轻人对咖啡的幻想早已不是星巴克了。
根据天猫发布的《2020线上咖啡市场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我国咖啡消费年平均增长率达15%,远高于全球市场2%的增长率,其中平价挂耳咖啡的销量相较2019年增长了300%以上。
天猫销售的挂耳咖啡杯单价分为2-3元、3-5元、5元以上三档,其中60%-70%的销售都来自于3元以下的平价咖啡。
星巴克们培养起了大家喝咖啡的习惯,但动辄30多元一杯的商业咖啡,总归是笔不小的开销。
善于精打细算的年轻人,走向了均价更低的挂耳和咖啡液。
02
新兴“咖啡场景”
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曾经提出过第三空间的概念,他称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
而咖啡店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对第三空间的需求,让奔波于家庭和办公室之间的打工人有了歇脚喘息的地方。
可随着咖啡的不断普及,大家喝咖啡的场景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人走出咖啡店,将咖啡香气散播到日常生活的角落。
酒店咖啡
咖啡自带的社交气息被酒店行业盯上,为了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很多连锁酒店开始在自己的大堂里开设咖啡吧台。
图/如家咖啡 IC PHOTO
去年12月22日,首旅如家酒店集团在上海开出首家“如咖啡”,把咖啡馆搬进了酒店大堂。
房客们穿着拖鞋下楼就能体验到咖啡店的社交氛围。
加油站咖啡
加油站作为旅途中的驿站,也开始了对咖啡的探索。
中国石化旗下的加油站便利店易捷也在2019年推出了自己的加油站咖啡店。
人和汽车都需要加油,舟车劳顿的司机可以在加油过程中,买到手煮咖啡。
不同于传统咖啡店的菜单,加油站里的易捷咖啡推出了和场景完美契合的咖啡产品, 店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不同汽油的标号为咖啡产品进行分类,92#为人气饮品、95#为风味咖啡、98#是经典咖啡。
图/易捷咖啡 IC PHOTO
洗衣店咖啡
咖啡和新兴消费场景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很多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以合租为主,为了解决公共洗衣、无处晾晒的需求,一些城市开始普及自助洗衣店。
咖啡+自助洗衣店的模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打卡拍照,在等待洗衣的时候喝一杯咖啡,成了一种更新鲜的体验。
图/洗衣店咖啡 IC PHOTO
移动咖啡车
几年前,地摊经济刚刚兴起,一些喜欢咖啡的年轻人索性把咖啡馆塞进了后备箱。
很多城市出现了“移动咖啡馆”,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喝咖啡,跳出了地点的束缚,只剩下自由的交谈。
图/后备箱咖啡 IC PHOTO
03
除了提神,咖啡还能做什么?
咖啡的流行让更多年轻人从尝试者变成了常饮人群。
他们对咖啡的需求也从提神醒脑变得更加多样化。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喝咖啡除了快速清醒,还有个隐藏功能—帮助排便。
咖啡可以起到刺激肠胃蠕动的作用,从而产生促进排便的功效,一些常年受便秘困扰的年轻人正在通过咖啡帮自己清空肠道。
图/新浪微博
健身的时候,很多教练还会推荐学员通过喝黑咖啡的方式提高代谢率,加速瘦身减脂。
图/新浪微博
和奶茶带起的“奶茶社交”一样,咖啡也催生出了“咖啡社交”。
在一些公司,咖啡正在成为职场社交货币。
融入一个集体最快的方式就是请大家喝咖啡,相比奶茶糖分带来的负罪感,请大家喝咖啡更像一种不会错的选择。
开会的绝佳伴侣也是咖啡,漫长的会议中咖啡能让人思路更活络。
同事间互送咖啡,是一种无须多言的默契,上下级间互点的咖啡,更像无声的鼓励。
图/办公室咖啡
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很多人入职是由部门请喝咖啡开始,离职以请大家喝咖啡结束,千言万语全在咖啡杯里。
尽管咖啡最早是种舶来品,但现在的年轻人并没有把咖啡当作“外人”。
社交媒体上,有人用咖啡粉煮五花肉,也有人自己鼓捣出了咖啡粉自制酸梅汤。
图/小红书
豆瓣和小红书里,年轻人将东西方文化在咖啡杯里糅合,制作出新的饮品,酒酿拿铁、乌龙拿铁、桂花咖啡,形成一股新的国潮回溯。
图/小红书
生活里,咖啡的选择越来越多,喝咖啡的地方也变得更自由。
你可以排一小时队去网红咖啡厅打卡,也能看到有人推个自行车后座摆着一套手冲壶卖咖啡。
小时候,我们总是很羡慕那些坐在写字楼底商咖啡馆里的精致白领。
等到成年后才明白,只有周末窝在沙发里,握着咖啡杯的下午,才是真正奢侈的悠闲。
撰文:杨一凡 校对:卢茜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喜欢在什么时候喝咖啡?说说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壳INK”(ID:xjblvy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