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城市中,每天有数以万计年轻人涌入和流出,流动中他们带走自己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带不走的东西。
图/受访者提供
异乡闯荡的年轻人早已掌握了提升自己生活幸福感的窍门,他们给自己的住处添置沙发、床、电视等,让租来的房子更有人情味。
然而,这些家具能陪伴他们的周期,通常只能维持到下次搬家。
没法带走大件家具,无论购买价格的高低,最终的归宿都是被堆在小区垃圾箱旁。
图/受访者提供 路边的家具
这些无人认领的家具,年轻人带不走,老年人搬不动,在垃圾桶边上出现,消失,再出现......
夜幕降临,一帮独具慧眼的年轻人打着手电在城市中搜寻,发现路边没人要的家具就立马拍照,记录,然后同步到社交软件。
图/新浪微博
这些“捡破烂”的年轻人称自己的是Stooper,这个词源于流行的Stooping文化。
Stooping的直译是「弯腰」,但在如今的互联网语境中,是指有人把不需要的家具或者是其他东西,扔到路边,有需要的人就可以把它捡起来。
作为一种在互联网新兴的流行文化,越来越多年轻人弯腰加入捡破烂的行列。
01
什么是Stooping?
关于这种现象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国外社交媒体上有个叫@StoopingNYC的账号。
这个账号专门接收投稿和发布他人闲置处理或丢弃的物品,附带上物品所在的位置信息,使有需要的人能够看到并带回家。
因为很多国家的公寓出租是不会配套家具,这种二手家具快速流转的方式在留学生群体备受欢迎。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生活方式,在国内开枝散叶,持续吸引年轻人加入。
图/新浪微博
02
“捡破烂”的年轻人
如今上海工作的波妞,算是较早接触Stooping的那批人。
“在英国留学时,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住着一对老夫妇的小房子,突然有一天看见房门前的路边放着4把椅子,地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写的粉笔字:「Free To Good House」,意思是可以免费把它们带回家。”
这段经历给她埋下了一颗Stooping的种子。
后来回国工作,刚搬到上海时,她发现房东留下的柜子已经发霉生虫,弄堂里的阿姨说,可以趁晚上偷偷扔出去。
不过,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乱扔家具可能会被罚款。
波妞不得不花250元请师傅上门处理,师傅把柜子砸烂带走了。
眼睁睁看着“家具”变成“垃圾”,波妞觉得很心疼,本来作为房间一部分的家具在被抛弃之后,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垃圾桶去丢弃。
看着路上无人认领的废旧家具,波妞想给它们找到更好的归宿。
之后,波妞就会格外注意散落在路边无人认领的家具,并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分享这些信息。
图/小红书 波妞账号
在她看来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Stooping优势,作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强制垃圾分类政策的城市,根据2019年颁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需要预约专门人员进行回收或者投放到指定场所。
严格条例的另一面,也造成了上海相比其他城市,路边出现家具的几率更大。
03
“捡破烂”里的循环经济
撰文:杨一凡 校对:卢茜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怎么看待兴起的Stooping文化?说说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壳INK”(ID:xjblvy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