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2022成都大平层恐“断供”,且买且珍惜

观察| 2022成都大平层恐“断供”,且买且珍惜


【前言】

2月15日,我们发布了《2021年成都经典创新年鉴》电子版,业内有朋友对年鉴中大平层篇只收录万科·星耀天府一个项目提出了疑问:

2021年,成都5+2区域有超过50个项目有供应200㎡以上大平层产品,全年增2545套,新增供应积630511.23销售2716套,成交积642992㎡,多项指标创出历史新高。
但是,为什么大平层篇选取的代表项目
我们通过梳理2016-2022年1月5+2区域、200㎡以上大平层产品的供销数据,以及对2021年“双限地”亮相项目的剖析,去发现市场格局出现的新变化。




PART 1
别墅 vs 叠拼 vs 大平层
深改置业面临选择“尴尬”
在解答原因之前,先说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朋友的朋友,刚刚卖掉了他在金融城的房子,手握800W,准备置换一套更舒适的居所,让我们推荐一下。

800W,按理说在成都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下手,我们却难住了。

为什么?

深改置业,无外三个选项:别墅、大平层、叠拼。

单纯从居住舒适度来讲,别墅 > 大平层 > 叠拼。

“限墅令”下,别墅产品供应稀缺,存量一般在近远郊,比如天府西的牧马山板块。

虽然近年城市交通改善明显,但通勤距离、生活配套、资产配置等因素,仍是近远郊高端项目无法忽略的短板。

再说类别墅的叠拼,随着产品的不断创新,叠拼近两年呈井喷之势,特别2021年,成都有近60个叠墅项目入市,新增供应约164万方,成交首次突破百万方,达约113万方,总货值约250亿。

2021年叠拼备案成交套数为5445套,套均面积207.5㎡,套均总价约450万。

近年供应的叠拼项目绝大多数是高低配,改善+叠拼,对于注重私密、圈层的深改客群而言,还是会相当的纠结。

那么大平层呢?2021年的确有超过50个项目供应了200㎡以上的产品,但某些项目仅仅是某栋某层有几套这样的产品,而主力户型都是刚改、改善为主。

剔除这样的项目,2021年新增供应超过50套的项目只有14个,供应套数1790套,占新增供应总量的70.33%。

而这其中,符合2021年全新亮相有销量的大平层项目只有2个,万科·星耀天府,龙湖·昱湖1号(售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平层篇只选取了一个项目的原因。

再从销售数据看2021年5+2区域200㎡大平层销量前10成交总和为2034套,占2021年总成交套数的74.89%,其中销量前三就占了1190套,显示深改置业的可选择面极“窄”。

销量前三甲的万科公园五号、天府公园未来城、麓湖生态城,前两个没有高新区、天府新区的刚一资格,基本免谈;至于探花”麓湖,前面早排了上千号,与中彩票无异

所以,对于深改置业来说,别墅?大平层??真的很“难”。


PART 2
近6年大平层供销数据梳理
今年可能“断供”
那么,大平层到底怎么了?
2022年的大平层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2016-2022年(截止到1月底)成都5+2区域200㎡以上大平层产品的供销数据。

从数据上看,从2018年开始,200㎡以上的大平层产品供销数据呈连年上涨的趋势,而且成交量更在2021年首次超过了供应量,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但潜藏在数据背后的,是2019到2021年供应端涨幅的明显下滑,2019年66.95%,2020年13.30%,到2021年,同比涨幅缩减到了5.60%。
而在销售端,在成交均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销售仍然保持了高增长,2019年21.30%,2020年50.46%,2021年为39.07%。
可见,供销矛盾早两年已经埋下,并且将在2022年达到顶峰,四川中原地产甚至在其2021年的年报中使用了“绝迹”一词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受市场调控和融资环境收紧影响,成都土地出让要求愈发严格,如要求现房销售、限地价、限房价、竞无偿移交、配建人才公寓、学校、公园等,导致拿地成本和开发难度增加,拿地房企多为国企央企
特别2021年,“三供两集中”的成都共成交了125宗土地,9244亩土地,绝大部分是“限地价、限房价”的“双限”地块,拿地榜单前十中,七家是国企、央企。
显然,为了加快周转,房企必须向市场妥协,开发客群基数更大的刚需、刚改产品,而放弃开发高品质、高溢价,但去化慢的大平层产品。

上周,四川知道发布的干货 | 33个“两集中”项目新动态!看成都2022楼市新发展”一文,全新亮相的“双限地”项目中,5+2区域平层产品面积段鲜有高于160项目,大于200的产品更只有两个形态叠拼,底跃
所以川中原地产年报给出了2022年产品趋势预测:首置、刚改产品将成为市场绝对主流,140-160㎡品改产品稀缺,160㎡以上产品或将均为叠拼形态,大平层产品绝迹。

面粉决定面包。

即便Q2、Q3才是“两集中”地块供应的高潮,但大平层产品“断供”已是大概率的事实。 




PART 3
2022年大平层
还有哪些机会?

大平层,是替代别墅的城市豪宅,它必须具备都市核心地段、顶级配套、豪华装修、高品质物业等要素,缺一不可。

国内大平层豪宅兴起的时间并不算长,2006年“限墅令”的颁布,才有了上海的汤臣一品,然后是北京的星河湾。
成都第一个大平层豪宅是2008年亮相的紫檀,这个项目在当年主城房价才6500元/㎡的时代,就敢开出2W+售价,“403万每套起,我不是别墅”的广告词更轰动了楼市。
但让成都市场真正接受大平层的,是2009年的誉峰,360㎡、一层一户一泳池、3W+的精装均价,开启了成都豪宅的大平层时代。
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标杆性大平层产品推出,而且价格不断走高。

十余年的发展,成都大平层产品水准已向一线城市看齐,从早期单纯追求面积大、装潢的显然的“豪”,转而注重内在,强调圈层、精神共鸣、社群、美学、服务,以及IP。
那么2022年的大平层市场会怎样?

我们的判断如下,虽然受政策和供地的影响,房企跟风做叠拼,大平层产品供应可能出现大幅下滑,但不代表市场就没有可选择的产品。
首先,市场还有部分已呈现的大平层项目,如麓湖生态城最新组团观澜,一环内的西派少城,以及新希望锦麟壹品、中海城东一号、华润未来湖畔等。
另外,在经历由热到冷后,我们看到2021年三次集中供地中出现的一些可喜变化,如逐渐降低的配建要求和适当放宽的房地价差,这让房企在成本相对可控的前提下,给出了更高的盈利空间,为大平层产品提供了生长的可能。
最后,暂时的蛰伏是为了更有力的崛起。因为需求始终存在,随着“稳增长”的逆周期宽松导向明确,降息、降准、松绑力度或超预期,2022年的困难只会是暂时的。
但是,对于2022年深改置业,就只有且买且珍惜吧!

| Tornado

图片来源| 四川中原地产  锐理2021年年报 四川知道
数据来源| 四川中原地产  


   ·END·      


目前,四川知道已建立30个社群,累计地产人数达万人,群内将不定期展开线上公开课、热点话题讨论以及各类报告分享。欢迎扫码👇微信,添加四川知道小助手后进入最具价值地产人社群。  

立即扫码打入组织


免责声明:本文系四川知道独立创作,本文内容不代表项目开发商的观点。文中所示数据及观点分析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且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文本版权为四川知道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在看,很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四川知道”(ID:SCZD-THK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