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相信大家就算没去电影院看,应该也听说了它被卷入的“眯眯眼”风波。《雄狮少年》上映后,引发了动画电影极少见的争议,争议的核心不在故事上,而是角色的小眼睛造型。那么《雄狮少年》的角色模型真的翻车了吗?为什么一部三维动画电影的角色模型被观众们推到了风口浪尖?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我们国产三维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模型设计。
其实议论漩涡中的小眼睛人物形象在我们早期的动画作品比如《哪吒传奇》、《牧笛》中有不少类似这样五官特点的角色,因为早在我国古代很多书画作品中,就有“吊眉小眼”的形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迪士尼皮克斯为首的3D动画和日本2D动画众番剧逐渐被引进中国。两种风格的动画都各具特点,一边是迪士尼公主灵动的大眼睛,另一边是瞄着颜值顶峰长的日本动画帅哥美女。我国的3D动画产业起步比较晚,在双面夹击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在设计自己的形象时受到了一些影响。
要说国产三维动画作品的角色造型风格,不得不提“美型”。这个词是从日本的作品中产生的说法,即把角色的容颜尽可能地推向多数人心中最理想化的标准,近年的国产三维动画有很多都走了这样的路线。如不管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动画作品都收获了颇高人气的《斗罗大陆》,就角色模型来说,可以说是一水的俊男美女,主要角色的颜值和身材都很赏心悦目。
不过在高颜值的另一面,如果把角色放在一起看也不难发现其实体型和面部结构上都没有太大区别。并且了解模型制作到动画的制作流程的话,就会懂得这类角色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中都很难做出大的表情,没法很好的表达情绪的大起大落。为了维持角色在粉丝心中的美好形象,只好“全员面瘫”。类似风格的还有《画江湖之不良人》、《天行九歌》等等近些年来国内大火的动画剧集以及很多游戏CG作品。
除了“美型”风格,还有另一种国内作品常见的风格,比如《白蛇》两部曲和今年初的《许愿神龙》等作品,在角色模型方面,从大眼睛大眼珠、圆润的面部结构等地方都可以多少看到迪士尼风格的影子。
近年来,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国产3D动画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比如叫好又叫座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哪吒》预告片刚刚曝光时,也有不少观众表示:“哪吒什么时候这么丑了?”“黑眼圈是什么鬼”“神话里说了哪吒画烟熏妆?”
诸如此类的声讨此起彼伏,但等到正式上映后,大家就发现这个“丑哪吒”还真香~夸张的形象设计和人物设定非常贴合角色定位又极具特色。尤其是经过夸张设计后嘴能咧到耳根的看似邪恶的表情,让人印象深刻,并且跟后面的正面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回到最近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雄狮少年》,很多观众认为主角的面部比例过于夸张,眼距宽眼睛小且吊:“现实中有人会长这样吗?”“从来没见过这么夸张的眯眯眼”“完全不符合人类的正常比例”,甚至有一众观众将这样的特点联系到了西方对东方长相的刻板印象,认为以这样的形象塑造中国角色有被冒犯到。这些说法其实都有情可原,影片中的角色很明显做了一定的夸张,并且夸张后的长相特征与长期存在于西方印象中“小眼睛”的亚洲人形象也的确类似。
但从另一个角度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三庭五眼”,虽然的确是对真人来说最为标准的面部比例,但如果动画作品全都按照标准的来制作,还谈何风格和特色呢?不论是迪士尼的“眼眶塞鸡蛋”,还是雄狮少年的“吊梢眯眯眼”,都是各自进行美术风格化处理后的结果。而且在几乎所有其他三维动画形象都在走美式迪士尼风格和标杆式的美型风格的环境中,《雄狮少年》的幕后设计及制作团队使用了之前的作品没有用过的造型方式,这也是承担了很高的风险,这样的大胆敢于做出与众不同的尝试也是可贵的。
肯定会有一些直接被角色颜值劝退的观众,这也没有问题,因为审美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但审美也是应当求同存异的。我们的国产动画还在快速发展中,不断地尝试、摸索和进步,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部动画作品的角色造型偏离了主流风格和大众审美,就要去攻击抵制它,也许未来几十年后我们就只能看见模板化的,平平无奇、中规中矩,看完了就忘了谁是谁的动画角色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角色概念设计师就曾经表示,最初团队也尝试着出了一些观众接受度高、传统意义上可爱好看的哪吒造型,但都被导演驳回了:“看起来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主角不应该这么normal。”最终团队达成了共识:要打破条条框框做出大胆的尝试,即使最后的设计不被观众接受也认了!在导演的坚持和团队的努力下,最终才诞生了现在为人熟知广受喜爱的“丑哪吒”。
从以往国产动画作品的角色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大量“美型”和迪士尼式造型风格外也不乏勇敢的动画人在打破惯例,尝试打造别具一格的风格。希望可以看到更多风格多样,独具特色的国产动画作品,让国人为自己的动画骄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坐标世界”(ID:zuobiaopubli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