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公布的实景照片可以看出
The Steinway Tower纤薄的外形
剔透玲珑的波浪纹陶瓦
结合金色流线形金属镶边
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耀眼
以下是最新照片
▼
点击观看视频
▽
「创新工程的艰难挑战」
The Steinway Tower
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
项目紧邻施坦威大楼这一历史保护建筑
设计师将新楼体立面从临街向后推移
同时最大化地使建筑体量细长
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由粗到细的递增体现了
纽约20世纪建筑的宏伟与古典风格
111 west 57th street
建筑外观灵感来源羽毛形状
随着塔楼层的增加
外型越来越削减
视觉上给人一种
“逐渐消失在天空”的感觉
对比普通的强制退缩形态
这一处理使得超高建筑的巨大体量被弱化
让楼体造型更圆滑、更有延续性和伸展性
每一个羽毛般的建筑退缩
都由赤陶板块和弯曲的金属构建
减少了建筑退缩时产生的间隔
使建筑的外立面仿佛逐渐向上攀升
运用这种精妙的连接,使得建筑棱角被细化
△分析图: 强制退缩与羽毛般的退缩的不同
赤陶板块和弯曲金属构建,减少了建筑退缩时产生的间隔
建筑东、西立面的建筑选材以赤陶为主
并用青铜掐丝覆层
使其与施坦威大楼以及周围建筑完美融合
营造出十分和谐的街景
仿若看到建筑材料的历史延伸
△左图:经典材料的垂直延伸
右图:高塔部分的后退保留了人们对历史保护建筑视线
不同于传统的赤陶
一块块的用水泥镶嵌在外墙上的安装方式
该项目赤陶材料以多个单体为组
固定在垂直的铝合金模组上
进而悬挂在剪力墙外
按顺序变化的剖面块
进行建模、3D镂空挤压、上釉
然后堆叠成一个复杂的图案
就像一个轻微的湖面的波纹
项目共使用了约4.3万块单独的赤陶单体
23种不同的立体造型组合
建筑的南、北两面则以玻璃及铜合金为主
为了保证公寓内部对南北两个方向的视野及光线
各个立面的材料对比
在不同的光线角度下
会发生巨大的光影及3D视觉感官的变化
极富线条美感
立面细节▽
细长的楼体必须要运用
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来保证结构稳定性
利用建筑的东、西两面与周边建筑共享的地段线
安排大面积剪力墙
在保持建筑结构性的前提下
设计了细长分布的玻璃窗
为公寓内的卫生间或衣橱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及光线
立面施工过程▽
「经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The Steinway Tower总共有91层
下层为公共休闲区域和商场
上层为公寓
整栋楼包含了60套公寓
除了上面两层的复式公寓
其他都是大平层
顶层公寓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
其中74号顶层公寓售价570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近4亿元
除了顶层定制复式公寓外
其余的公寓和公区部分
都是由 Studio Sofield操刀设计
实现了经典与现代完美融合
为了呼应天际线上大厦精妙入微的轮廓
大堂和公共空间都采用了混搭铜质、灰岩等材料
传统材料配合现代几何构图
彰显出了经典美学
「大平层户型」
大平层公寓平面图
每套公寓均配有两部可以乘坐的私人电梯
一条长廊串联起公私领域
开放式的空间格局打破室内界限
营造出更加轻松怡人的家居环境
软装设计以暖色调为主
营造出奢华静谧的空间氛围
「顶层复式户型」
72号顶层复式公寓平面图
顶层复式公寓面积约为662㎡
高挑的空间外加多重全景落地窗设计
最高可达近8米的双倍层高
艺术感的螺旋阶梯直通复式楼层
宽敞的会客厅正对中央公园
此外,设计师对于样板间的配置
精确到了金属配件的细节
从浴室的五金件
甚至到门把手都与建筑形态做呼应
果然~
还是细致入微的设计最能打动人心
展览回顾:“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学术邀请展”
我就知道你 “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地球art”(ID:TheWorldFor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