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睿独家 | 不够“年轻化”的商业真要凉凉了吗?复活实体商业需要这个“杀手锏”!

邦睿独家 | 不够“年轻化”的商业真要凉凉了吗?复活实体商业需要这个“杀手锏”!


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让实体店铺受到重创,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更让中国实体行业举步维艰。零售业破产情况频繁迭起,许多连锁店纷纷削减店面,闭店数直线上升,拿上海举例,即使在这座经济发展“领头羊”的大都市里,也出现了多家商场持续低迷的状态,有的也已经纷纷关业。


01
是什么杀死了实体商业


盲目跟风
当下实体商业里,全面沉浸、共享空间、社交属性....都是热门的概念。但是根据商场自身属性和商圈特异属性,这些模式其实并非百搭要素。
此前迫切转型的某影小镇在改造升级时提出以电影文化作为购物中心主题,打造“社交购物中心”。

但是,从北京这家电影小镇目前的规划来看,只是将一家超市、一家电影院与社交元素或者文化周边产品强行“捆绑”,缺少专业的营销思考,这些元素实在难成为促进客流到访消费的催化剂,事实证明,这些改变至今也尚未吸引来更多的人流。
场景硬件过时
随着顾客消费需求的不断胜利,满足他们的不再局限于物品本身,而是更加关注个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
所以,现在的购物中心里,硬件环境是极其重要因素。

消费者的审美处于动态的变化中,而购物中心装修物料存在着使用的折旧周期,固定不变的空间形象会降低购物中心对顾客的吸引力,导致生意下滑,所以购物中心在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进行场景及硬件更新。
同质化严重,处境尴尬
在存量改造时代,品牌和业态的同质化让消费者越来越难在其中找到“自我”的“个性”。
面对“有限”的市场份额,商业在趋于饱和之后,未来不知该如何发展。
拿文章开头提到的上海商场举例,位于宝山区的“宝乐汇”商城,就算周边有很多成熟小区,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即使在周末,商城的顾客寥寥无几。类似的情况还有,比如嘉定区的“日月光中心”等等 。

不计其数商城的出现,提供给市民选择的商城越来越多,加之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趋于饱和,很多实体商城无论是在定位还是日常运营商都有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处境尴尬,没形成自己特有的竞争力。


02
“85后”到“Z世代”,消费生力军在变成主力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我国1980年到1995年出生的人口数量为3.15亿,占总人数的22%;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口数量为2.33亿,占总人数的16.6%。
过去,85后的中产阶级群体通常被看作消费主力军,而事实上,现如今以“95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已开始陆续踏入社会,收入以及消费水平将会不断提升,已经被认为是正在不断壮大的消费主力军。这一群体创造了需求、引领了潮流,又带动潮流演变为主流。


面对新群体,实体商业如何做出调整,避免自身的尴尬境地,成为了各大商业体需要长期并主要思考的问题。


03
“年轻化”是复活实体商业的杀手锏吗?


很显然,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年轻人都是支撑商圈和线下经济最有力的客户群体,在口罩时代,年轻人也是受到整体影响最小的群体。
近几年,“年轻化”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为了盘活各大商业体的必经之路。潮流、复古、未来感、全面沉浸....但是,一味地追求年轻化,迎合年轻人口味就是复活实体商业的杀手锏吗?
要知道,“年轻化”不是捷径,是面对长期不稳地市场保持的一种随时进步的发展态度。面对更新迭代的客群,各大购物中心应该紧盯需求,永远年轻,永远发展,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永不落莫。
触发聚集效应,抓住爱玩的年轻人
品牌想要打开流量,先要懂得怎么聚集。线下实体要抓好年轻人的爱玩、爱闹、爱逛、爱浪的共性,从而聚拢年轻人群体,要知道一次又一次的聚集很容易触发流量爆发。
北京朝阳大悦城——青年理想生活节日
朝阳大悦城的理想生活节日一直以来都深受年轻人喜爱,即使是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朝阳大悦城也成功举办了两届,并且每一次都在尽力优化,为城市青年提供更加多元的度假消费体验。

通过精准捕后疫情时代下兴起的“露营文化”,朝阳大悦城打造了300平米城市露营区,将当下青年人最关注的新型生活方式带到现场,抓住年轻人爱玩的心里,以“躺平、干杯、开箱、去浪”为关键词,将500平米的市集现场进行划分,容纳超40家咖啡精酿、烟火小吃、潮玩文创、艺术生活等各色品牌,此外还有近30场有趣、好玩的活动限时营业。

“平躺一下”、“咖啡就酒”、“开箱现场”、“浪里个浪”...等系列活动,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商场紧抓当下年轻人情绪需求。
在朝阳大悦城「青年理想生活节」的现场,精彩纷呈的生活方式与多元多样的文化内容始终活跃,聚集城市不同兴趣圈层的青年,将地理意义上的“青年路”推升为真正意义上的“青年路”。
TX淮海原创艺术展览「CHINA NEXT:预见中国」
TX淮海始从经历过存量改造后,始终是年轻人热爱的聚集地。
2021年8月,TX旗下年轻力品牌集合空间CELL以神似细胞分裂的装置在TX淮海正门上线;

2021年11月,在数字商品聚合平台Ferlive发售一系列NFT艺术作品,成为亚洲首个发布NFT数字艺术藏品的商业空间;
同年年底TX淮海原创艺术展览「CHINA NEXT:预见中国」以「cool us」为主题带来飞盘、乒乓球、滑板、夜跑等都市社群运动和比赛、展览。

2022年1月,INNERSECT与TX淮海携手打造2021 INNER X 企划并在商场中带来第五届INNERSECT国际潮流文化体验展,整个活动持续近一个月,在各大平台掀起打卡热潮。
聚集年轻人在一起,以主打“年轻力中心”来面世,通过拥抱“Z世代“、“新消费”、“新态势”等新概念,引起潮流、艺术、文化共鸣的品牌这些似乎已然成为城市更新保持商业活力的重要手段。
瞄准特定人群,精准发力
主打业态全覆盖和生活方式诠释的商业综合体,加快了调改的步伐,以特定的消费者需求及消费群体迭代为切入点转变,瞄准特定人群从而精准发力。
北京BOM嘻番里——“Z世代”目标消费群体
位于北京海淀区学清路的金码大厦的BOM嘻番里通过培育产业、深扎产业,以Z世代为目标消费群体,孵化垂直商业领域,打造首个线下元宇宙主题商业。
模式创新“自造首店”,同时随着模式的不断完善,嘻番里也将继续推进“线上+线下”的沉浸感体验打造,将首店复制全国,以多项目联动,形成“嘻番宇宙”的整体概念。

整个商场都成为大型实景解谜“游戏场”,所有商家店铺和逛街动线融入解谜剧情,为前来体验的年轻人建起一个沉浸式的世界观。此外,每一家商户也都拥有自己的“虚拟身份”,所有的游戏点位都融入了每一个商户之中,名称、剧情故事也跟线下商铺强关联。
上海港汇恒隆——高端品质时尚人群 
这家上海火了20年的的商场,从1999年开业至今,都是作为全上海乃至全国高档消费的地标。恒隆的“Home to Luxury”主题,具有极强的引领性,这也是由上海所蕴含的极大消费潜力、消费者对于优秀品牌的忠诚度,以及追求最高品质等市场洞察而生。

即使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恒隆也出现了客流量降低但销售额上升的现象,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恒隆广场二季度销售暴涨41%,LV上海恒隆店8月份销售额预计1.5亿元左右,创下了LV在国内单店月销售额最高纪录。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通过加码首店经济进一步丰富业态组合,为消费者缔造理想生活样本,巩固其精致的生活方式领潮者角色,品牌格调再进阶。  
迭代商业空间,更新消费者视觉体验
商场内外空间环境设计是商场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为保持长久活力,购物中心场景通过酷炫的高颜值设计或独特的主题形成记忆点,打造差异化,通常会让人容易融入商场、吸引消费者驻足与消费。
魔都瑞虹天地·太阳宫—穹顶天幕
人称“虹口巨无霸”的太阳宫是2021年在上海开业的项目中体量最大的商。
来到双首层概念的L5层区域,瑞虹天地太阳宫5500平米超大穹顶天幕(25米高)一览无余。

商场空间还设有近1500平米的绿植空间,上百种植被,仿佛一个立体植物园。
“荷叶”般的玻璃顶覆盖中庭空间,将阳光引入室内,融合室内水景、亲水瀑布与步道阶梯的立体植物园,实现现代都市与自然生态空间的相互交融。
商场整体建筑设计紧扣“都市绿洲”概念,以低密度、高绿化率、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通过自然场景化的方式,将水、植、光合一。

美轮美奂的空间设计总是可以吸引源源不断前来打卡拍照的年轻人。
西安SKP——科技、时尚的体验空间
为了给年轻打造时尚的体验空间 西安SKP-S利用独树一帜的风格,通过策展的形式对外传递艺术、文化、情感,并融合科技、艺术、时尚元素,颠覆了传统零售场景。

艺术装置《最后一个“地球人”》带领人们踏上SKP-S的多元艺术旅途。
一只雄狮卧在颓败残损的LOGO旁打量四周的土地,试图努力接受自己身处的困境,提醒每一位来宾思考过去、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交融。

《地球记忆》的装置则打造了一间用记忆塑造重生未来的实验室,据了解,这个装置寓意着世界分崩离析后,自然物种将以这样的方式延续下去。


03
结语


 一座购物中心建起来不容易,如何持续地走下去,更不容易。

消费者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化,面对持续运动的消费主体,这些购物中心若谁能保持购物中心“年轻化”,谁能代表更高阶的玩法,谁能保有面对长期不稳地市场时一种随时进步的发展态度。谁就能永远年轻,永远发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且赚的盆满钵满,获得更长的生命周期。

END
文章内容睿商业原创,转载请备注留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睿商业”(ID:sylsysyd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