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诚案例|衢州有礼·宴三衢

邦诚案例|衢州有礼·宴三衢

宴三衢作为邦诚品牌策略今年的重磅升级案例,是一次对地方菜“走出去”的战略落地,也是对品牌“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一次思考。
对于深耕衢州菜多年的宴三衢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品力,但去到品牌要求极高的杭州,特点还不够鲜明。故此,我们对品牌已有的资产进行归纳及提炼,打造一系列“衢州有礼·宴杭州”的设计体验







宴三衢首次升级案例回顾
宴三衢的前身柚乡大院,经营衢州菜二十余年。三年前,郑总找到我们,进行了品牌的全面升级—宴三衢·衢州民间菜。




宴三衢前身:柚香大院




宴三衢第一次升级效果图

三年里,宴三衢的经营稳中有增,再之近两年衢州菜在江浙地区很受欢迎,郑总决定转战杭州,去更大的市场,做更强的品牌,于是再次找到我们,为品牌战略升级。






杭州餐饮品牌对感官体验要求高,尤其注重装修,但菜品挖掘相对薄弱。这几年衢州菜在江浙地区很受欢迎,其中又多数是以味道取胜的土菜馆,存在“高品质衢州菜”的市场空位和品牌需求。


以下是从品牌定位、品牌背书、文化战略、品牌视觉、产品战略五个维度为宴三衢进行品牌升级的关键点。


品牌定位定的是消费者心智中的“空位”
菜系的发展必然需要代表菜系的品牌,比如提到徽菜会想到皖厨,提到客家菜会想到客语,而衢州菜处在“有品类无品牌”的上升期,“衢州菜=?”就是抓住空位。
25年的产品研磨和长期做商务宴请经验,让团队有做“精”做“大”的基因。
所以宴三衢的新门店定位为“中高端衢州菜精品门店”品牌后缀定位为更聚焦的“衢州菜”战略目标也上升到了“代表品牌”的高度。




“本土”“专注”“25年”,地道就是购买理由;再加上榜单第一、餐饮名店的成绩带来的放心感,让品牌的定位立得住。
背书要真要精不要多,能让消费者一眼扫过产生信任就达到目的。




衢州有礼·宴杭州






品牌要占据大众心智“空位”,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地势之力,因为这是历史沉淀,承载着广大群众的统一认知,借到了,就等于有了一个天然的背书。


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文化的发源地,政府在2017年就提出了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品牌,目标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今年浙江全省又推广践行“浙江有礼”。“有礼”就成为了江浙全域最普及的文化IP之一


▲衢州城市品牌



把城市IP为我所用,且突出了宴请属性。
因而战略主题“衢州有礼·宴杭州”,同时也定为门店口号,口耳相传,不断重复。



三位一体深度打造衢州有礼


1)历史有礼
衢州1800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神奇山水,南孔圣地,“礼”是对于历史的敬畏,把千年文化融进于空间,直观的感受,打造衢州文化体验馆

2)美食有礼

山水好食材,鲜辣衢州菜,衢州的跑山猪,古田山下的清水鱼,“”是对于食物的匠心,把衢州正宗的衢州菜带来杭州


宴三衢食材基地拍摄图
3)待客有礼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对每一位客人的款待
·顾客进店服务员行“作揖礼
·每个包房热情服务,介绍衢州文化
·地道衢州特产尝鲜




顾客进店,吃是根本。衢州因山得名、因水而兴,它的鲜主要源于临水取材的食材本鲜;辣又区别于川渝的的麻辣、湖南香辣,是鲜咸出头的火辣。四省通衢,成就鲜辣。即承袭了赣菜的辣,又吸收了浙闽菜和徽菜的咸。从而设计说明卖点的菜品口号:
“山水好食材,鲜辣衢州菜”


把衢州菜进行科学的搭配
让衢州菜形成“菜系感
大店的SKU多,特别讲究菜品的搭配,既要有的点,还要好点,更要点得好所以,在菜品结构上,我们做了十大招牌菜、衢州地方非遗名菜、衢州地道名小吃等不同分类,合理分布了口味、种类、价格带等要素。









在设计菜单视觉上,用语言溯源、描述差异化;鲜食如何鲜,辣是怎样辣,再辅以图片,在视觉上尽可能的给顾客留下鲜明的菜品印象。


礼,是品牌的核心文化,更是华夏文明历史沉淀,所以,符号即要有文化,也要容易识别,容易记忆。
双手合十为礼,再结合“人”的图形化;进而又取了儒家思想核心“”的精神,交错出三衢山山峰,形成独特的品牌符号。













每个中国人宴的宴请文化,核心是“面子”,环境首先要有格调。在文化表达上,宴三衢的空间设计有三个特点:
在门洞的设计上,运用了园林的建筑手法,增添了意境




用盆栽绿植、如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点缀其间,营造文人精神又不失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门处设计了一进二进三进的细节,是对明清时期四合院的复现,也体现了对古礼规制的尊重






结语:


每个菜系都像蒲公英的种子,随着人的脚步布散江湖,最终都会落在文化差异上。
地方菜要磨产品,菜品要有识别度,地道就是购买理由;二是讲好自身的文化,你是谁?有何不同?何以见得?尤其是重体验的商务宴请餐饮,竞争一定会落在文化上,你文化如何表达?消费者记住哪些?为什么选择你?弄清楚,才能做好。



从小舞台走向大市场,是一个认知慢慢边缘化的过程。建立认知、强化认知,扩大认知半径,是品牌任重道远之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邦诚品牌策略”(ID:canyin18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