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策展 | 2022创意101首发品牌亮相!

超级策展 | 2022创意101首发品牌亮相!

“佛系”、“躺平”等各种标签下,什么才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真实面孔?

何为青年?青年何为?当一百个当代青年设计师及品牌聚集在一起,会有一百种诠释,他们以热爱诠释青出于蓝,传统文化、现代潮流、未来创想......每个领域,他们都敢想敢为,积极向上才是中国青年的真实面貌。

今年,是创意101的第四年,我们以向上为主题,聚合青年设计力量,共营青年商业计划,为青年设计发声,为中国设计发声!2022首发入选品牌现在亮相,快来看看今年都有哪些新面孔和老朋友加入我们吧!


自然家NatureBamboo是中国知名原创设计品牌。主要从事手工艺产品的设计及销售。品牌成立于2006年9月 , 由设计师易春友和谭雪娇联合创办。设计师采用天然素材,发掘各地匠人的传统工艺,用心制作适合当下日常的物品。作品从大自然获取灵感, 坚持原创、长效的设计理念。重新发现地方的魅力,振兴中国文化,是自然家的愿景。



泥想世界NISHOP,一个专注水泥创意产品的文创品牌致力于将水泥这种普通常见的建筑工业材料,通过设计结合对材料的极致探索,尝试从机能与美感上做出各种可能性,让水泥蜕变为独具风格、充满生命力的时尚元素,成为我们最具标志性的原创商品。



studioxoxo位于广州,成立于2019年,始于设计的自我认知源于内心确立的品牌。工作室主要涉猎于家居生活品设计,研究基于功能之上物体多向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在辨识事物的过程,直指根本的使用依据更是设计应有的常态价值。



瓦舍 RCLAB是一个始终关注生活方式的原创设计品牌,对自然和生命保持着谦逊与尊敬,强调产品质朴的内在和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如何通过最自然最原始的方式诠释对生活的理解是设计师对该品牌理念的永恒探讨。RCLAB不断地对工艺、材料和肌理进行尝试,发掘各种可能性。以手感的自由与随性所创造出来的创作,展现无限的生命力。



深圳市师尧首饰设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SPACE SHI 师尧原创工作室,作品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阐述一个完整的宇宙观,将雕塑的张力,微雕的精细,可动部件的灵动相结合。代表作品中国风太空系列首饰及艺术周边。



MY YURN 麦田的芽,成立于中国广州,聚焦咖啡文化的独立设计品牌,由一群年轻的设计师组成核心团队。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美、创造潮流的家居生活用品品牌,旨在通过创新设计,让生活更美、更潮、更好玩!



主理人ZB将鲜花与首饰结合,持续在探索一种全新的鲜花与佩戴者的永恒述说,以鲜花首饰捕捉生活中充满诗意的悸动瞬间,工作室只有主理人一人,所有首饰都出自ZB原创手工制作而成,只想质朴回归大自然用有温度的手做出能感动你的、有温度的礼物。



KHIMUKI 喜暮集,原创手工品牌,在2017年成立于中国广州,主要设计制作包包、钱包、背包等皮革制品。KHIMUKI坚持手工定制与小批量生产,产品采用高档全粒面植鞣牛皮,结合传统手工工艺制作,以保证出品的质量。



十一为土,泥土的未来。



主理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立志做朋友圈里最骚浪的写字人。品牌创立于2017年末,致力于发扬精神污染的力量和书写表达的快乐。

2022创意101面向中国境内人居生活相关领域的产品研创团队或个人公开招募并甄选100+位青年创意者或工作室,依托广州设计周平台,直面来自全球数十万设计产业链资源人群展示推广和营商互动。

 

  ▲2021广州设计周

创意101现场

每一年,我们都在助力提升消费者互动体验,今年创意101将走进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为青年创意者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努力打通“游、乐、购”等要素链条,通过互动性体验,产生巨大的能力裂变,打响青年创意品牌知名度。

在让人焦虑的世界,希望更多好设计、新血液加入我们,一起抵抗困境,让每个创意都产生价值!

参展对象

向全国文创设计、研发、生产、推广等领域的企业、机构、个人设计师及团队征集作品。

截止时间

即日起-2022年10月31日

参展范围

各种文化创意、IP产品,包括:工艺品、礼品、家居、小家电、文具、服饰等。

参展方式

  • 申报者需向大美文创提交作品资料:品牌或团队工作室简介及LOGO、5-8 张已完成的原创产品设计图、Word文档格式的创意说明。

  • 承办单位筛选和整理符合申报条件者的完整申报资料,提交至组委会评审,通过者需与承办单位-大美文创签署协议。

  • 入选者获得入驻2022广州设计周“创意101”展区展示推广机会,由承办单位-大美文创安排展位用于展示年度最新创意产品成果,参展费用:1000/㎡

参展咨询

137 6064 9362  陈先生

156 0226 2176  高小姐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2广州设计周商务合作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