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私宅设计师来说,遇到一个改造余地大、业主预算又比较充足的空间时,都会兴奋到跃跃欲试!
但打造一个「有设计感」的品质大宅却并不容易,空间的核心特色是什么?功能格局如何规划?材料怎么搭配创新?软装选什么最能出彩?
一个优秀的品质住宅对于上述四点都会有充分的解答,我们从营造家奖百强作品中挑选出4套品质住宅作品,通过几个关键词解读它们的品质之处,也与大家一起探讨空间品质的奥义。
* 想了解更多品质住宅作品,欢迎在微信中点击发现-视频号,搜索「营造家」关注营造家视频号,查看百强展示会直播回放
Contents
目录
《光井巷子》@几言设计研究室_颜小剑
街巷楼梯、重塑格局、简化立面
使用面积200㎡,总造价220w
这是一套位于上海城郊的自建「洋房」,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老化破败漏水烂墙根等现象。外在「洋房」形式的立面与内部的低品质空间是原始建筑最大的矛盾之处。
设计师颜小剑觉得这是一类被埋没的「宝藏住宅」。他试图用有效节制的手段使得老宅新生,获得内外兼修的品质提升,并希望借此探索自建民宅的内在可塑性以及居住价值。
改造前的建筑外观
街巷楼梯
在单层面积不足70平的三层小楼内,设计师切开了一个口子,打造出一个三层通高的超常规尺度的公共空间。在这里楼梯不再是单一的交通属性,而是如同街巷的场所。
「巷子」将多个楼层进行串联,在不同的楼层里探个头就能实现多空间内视线、光线、声音之间的交互,像四合院和石库门里弄一样,充满了不同形态的生活场景,大家从不同地方穿出来进行交流。
这里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还承载着人的关联和家的精神内核,实现公共性、交流性、自然性的最大可能。
《有栖》@木卡工作室
比例关系、弧形元素、柚木包裹
立柱与顶部空间做了体与面的穿插建构处理,看上去很有东方榫卯结构的韵味,在每一根柚木上增加弧形和凹槽细节,显得灵动又有趣,这个元素贯穿了整个公共空间,并且延伸至大阅读桌和桌腿上,整体浑然天成。
《方亭》@行十设计
光线贯穿、材料考究、格栅木门
从餐厅延伸至客厅的背景墙,以黑色美曲板的线条感打底,搭配白色荔枝纹皮革,实现色彩与材质的碰撞;白色石纹岩板岛台与黑色橡木餐桌形成色彩上的鲜明反差,却又一致于色块的汇通,与沙发区的灰、黑、白形成呼应,在光影流转的调和下达成视觉上的统一。
《时空》@温州大墨设计
业主气质、圆弧隔层、套房设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营造家”(ID:NicelivingDesign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