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于2020年8月12日正式向全球发布征集公告,共有来自世界各地52家联合体设计机构报名参加,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6家联合体设计机构入围,2020年4月公布评审结果。
亮点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历史上的厦门为什么崛起?航海时代,厦门开埠成为东南沿海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节点参与世界分工,鼓浪屿开辟为公共租界,同对岸的鹭江道衍生出陆岛分工——居于岛、商在陆,由此诞生陆岛共生1.0版本,推动了厦门第一次崛起。
自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提出跨岛发展战略,为何至今厦门仍未真正实现跨岛发展?虽然空间上的跨岛建设已具规模,但跨岛发展的心理版图并未形成。厦门缺少一个如航海时代的“口岸”作为世界人才和商贸的空间载体,而新机场的建设有望成为新的机遇,让厦门重新回到世界舞台。
从航海时代迈向航空时代,新机场片区依托空港机遇和历史上“鼓浪屿和鹭江道”陆岛共生的成功经验,通过高质量产业、高效率空间、高品质服务、高颜值环境的匹配,打造厦门陆岛共生2.0版本,再创一个21世纪鼓浪屿和鹭江道,引领厦门乃至福建参与新一轮世界分工。
(1)陆岛经济——高质量产业
双循环格局下,依托空港机遇,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以航空港带动高附加值高时效产业,实现港城互动。
(2)陆岛空间——高效率空间
基于机场限高因素,形成南低北高,风貌对比强烈的空间组合。大嶝岛采用与鼓浪屿风格相似的闽南厝群风貌,符合机场净空要求,体现最厦门原乡特色。北岸基于场地通山达海的空间格局,采用高效方格网组织,构建现代化高强度开发区域,展现未来国际门户形象。
(3)陆岛风景——高颜值环境
营造蓝绿空间为骨架的高颜值环境,并通过13 条山海 T台激活11km魅力海岸,形成一湾两岸陆岛对话。
(4)陆岛生活——高品质服务
提供多元智慧的共享服务,为高净值人群带来高品质生活体验。
专家点评
1、方案有一个大的战略思考,如何在原有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升级,突出城市特色。
2、本方案尊重自然要素、地理要素,重视在地性的认识,利用原生岸线打造原乡水岸,在场地识别上有较高价值。
3、将片区与鼓浪屿和鹭江道的城市空间进行类比,城市设计特色突出,城市设计特色突出,岛屿空间层次清晰,具有地方特色。
4、整体上,建筑设计和布局平稳,适合未来弹性发展。
// 推荐阅读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多维城市”(ID:MScity_U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