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设计近乎残酷的追问,
是每一个设计师在空间作品刚刚落成时,
最应该去回应的事。
这些追问,
一部分来自于空间使用过程中的反馈,
一部分来自于与业内同行的交流,
但更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不含丝毫偏袒的自我审视。
尽管,追问不一定有结果,
但经不起追问的设计是遗憾的,是贫瘠羸弱的。
保持追问姿态,
也即是保持一种沉淀的决心和欲望。
……
这一次,
借西班牙岩板品牌德赛斯成都旗舰店开幕,
我们把追问的对象,
从德赛斯展厅,
扩展到整个建材类展示空间的领域,
并躬身自问,设计的局限。
开幕现场热闹非凡,德赛斯中国运营总部、德赛斯四川运营中心以及富森美家居等多位高层领导莅临现场,更有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万里红女士特邀而至,而在知名设计师张灿的影响辐射下,50多位成都优秀设计师也纷纷来到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时刻。
致辞(从左至右)
仇丽,西班牙德赛斯岩板中国运营总部总经理;
刘云华,富森美家居副董事长;
张灿,CSD.DESIGN 创始人兼创作总监;
万里红,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
致辞(从左至右)
龙兰英,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四川运营中心总经理;
吴宝龙,富森美副总经理;
温源,AXD 传媒出品人。
Techsize 德赛斯岩板来源于西班牙,于 2012 年首次将岩板概念引入中国,并于 2013 年定义了岩板这一新品类。
德赛斯岩板以其细腻的质感、自然的纹理、卓越的品质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设计师与消费者。也因此,成都旗舰店大力邀请 CSD.DESIGN 创始人兼创作总监张灿担纲设计,用美学的、艺术性的、具有创造力的设计手法,阐述了德赛斯岩板的应用潜力与多种可能。
-
今天的讨论可能没有答案,
但肯定可以找到一个思考的方向。
成都德赛斯旗舰店甫一开业就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关注,并以学术交流的开场方式为展厅空间注入前所未有的能量,与此同时,也为滋养成都设计的生长环境贡献着德赛斯自身的品牌力量。
这是一场小而深刻的探讨,是一次紧追不舍的叩问,既关乎设计本身的思考,也关乎时代变化的回应。成都璞石品牌设计创始人毛继军,担任本次沙龙的学术主持,以其犀利而又细腻的观察,向设计师张灿、何靓、谢辉、孙康等抛出一个个具体问题,同时也与设计相关从业者张轶青、万里红、刘云华等共同探讨设计的外延以及设计的更多可能性。
/ 引子:在当下,如何生长和突破
在学术交流开始之前,西班牙德赛斯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杨祥光对德赛斯成都展厅的设计做了自己的解读,随后设计师张灿分享了他历经三年,在这个仅 160 平米的德赛斯展厅中,所经历的挣扎、推敲、打磨与考量的点点滴滴。
德赛斯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杨祥光(左)
CSD.DESIGN 创始人兼创作总监,张灿(右)
“有时候,往前不一定凸显自身,往后退让反而能让别人看见自己。”这是张灿在设计中切身的体会,也是德赛斯展厅最终呈现时所有具有的不寻常的姿态,一个在入口倾斜了 45 度、用深色向内部退让的空间。
以退为进,用低调处理高级,通过场域的状态、空间的视角关系、情绪以及氛围去塑造品牌本身的力量,犹如种子萌芽生长,突破岩石与崖壁
/ 设计的介入,来源于怎样的动念?
张灿:其实刚开始,我对这个项目是有顾虑的,一是空间小,设计成本高,不划算;二是展厅设计的风险大,做不好的话,行业内的人全都知道了。所以,我没有立刻答应,而且我也没有好的思路,想不好。就说能不能等我四个月,如果等不到的话,就另请高明。但四个月后,我觉得好像可以了,好像有了些可能了,于是才把项目接过来。这就是我的动念吧。
何靓:关于我之前做过的展厅空间,我的动念是感恩,把它当成一次机会,去尝试做一些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的空间。接触下来发现,展陈空间有一些细致的分类,比如经销商门店与品牌方门店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使得在设计的延展上也有很大不同。
/ 展示即叙事,在叙事中最关注的品牌特质是什么?
张灿:岩板和砖是很不一样的两类产品。在德赛斯的这个空间里,我觉得岩板那种沁透进生命的质感,在灯光下那种柔和的品质感,非常打动我。所以,反推到空间中的策略也是,不追求岩板本身的表现,而是通过空间展现张力以及感染力。
何靓:就展厅作为一种叙事而言,我认为先确立品牌的气质,然后减少沟通成本,使叙事最大效益化。也就是说,首先你告诉我你是谁,确定一种气质,是否匹配,然后才能产生更多的交互。另外,我觉得品牌的传播本质上是问号,是一种感兴趣的状态,而不是句号。
毛继军:大品牌的姿态很重要。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姿态,进攻型的姿态和有融度的姿态。越高级的品牌它们的姿态越具有融度的可能性。
张轶青:我总结一下,品牌体现的是一个产品的特征,而不是产品的品类。比如德赛斯的特征体现在质朴的生命和自然状态上,而不在于它属于岩板。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
/ 在非日常的品类里,如何完成针对消费者距离最近的一次对话?
毛继军:品牌需要终端,需要一个距离消费者更近的空间,它一定不能是缩小的工厂,它需要有体验、有展示、有品牌价值与特性的传递。而我们的品类又非日常,它不是日常消耗品,消费者很难在日常中接触到这样的空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针对消费者完成了这样一次距离最近的对话,变得很关键。
何靓:我觉得这可以归结为一个策略的问题。总体上来说,如果设计师个人的影响力还不能够起支配作用的时候,要尽量后退,不要有太多形式或符号的东西。但对于成熟的设计师来说,个人的痕迹是结果导向的,它就存在在那里,它变成了一种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个人符号。所以,在未来,我觉得设计师会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资源整合型,一种是产品或作品导向型。而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空间,平衡设计的语境更重要。
张灿:顺着何靓的话题往下讲,我们现在其实存在两种IP,设计师IP与空间IP。空间IP是可以传递的,像纽带,比如说,德赛斯要邀请不同的设计师去做不同的门店,每个设计师会有自己的表达,但德赛斯始终会延续自己的空间定义,会把属于它的空间IP一直传递下去。也因此,在一个充分的市场环境下,能够领略到不同的空间IP和设计师IP之间因交互带来的不同审美与气质,是非常有力量的。
/ 如何平衡设计的语境与品牌所需的情境?
毛继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设计师设计的空间多了以后,设计的语境有时候会大于品牌的情境,会发生一些冲突。温柔的品牌需要温和的空间情绪,先锋独立的品牌需要营造感官上的冲击。但设计师作为个体,他有自己的坚持也有自己的局限,那么,我们该如何平衡设计师的语境与品牌的情境之间的问题呢?
孙康:我觉得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具体到一个项目时,这些商榷、取舍的地方很多。但有一点,当品牌力量足够强大时,它是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可口可乐。有一年可口可乐的工厂被火烧掉了,但老板却很坦然,并不太担心,因为他觉得他有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工厂没有了重建就是。而就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建材类产品,对展厅的依赖是很大的,它是个半成品,需要再设计,需要有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展示空间来引导选材。所以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也是一个双向依赖的问题。
毛继军:所以说,设计师是一群最分裂的用户。当然我必须要坦白,我其实怕特别设计师的展厅,我怕设计师的那个“我”比品牌还要大,我怕“我”一设计完“我”就走了,品牌才开始费力地生长。所以里,你怎么看待设计师的展厅和品牌展厅?
谢辉:我觉得一个品牌的成败或者是否能促成一个好的销售,不是设计师单方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未来的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极大的转变,我们作为设计师介入到品牌传播的链条中,到底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其实是品牌方需要去思考的。品牌的诉求和定位是第一关键,设计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设计师的任务,在空间完成后也就到此为止了。
万里红:关于品牌,我也有一些体会。我接触德赛斯的时候,德赛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还只是用在外墙立面上。但我很快就被它那种能触摸得到的纹理、那种柔软的力量所吸引,我当时就像,我可不可以把它用在我家室内,我可不可以做这个先行者。于是就跟当时我的设计师商量。所以,我觉得,品牌一定要和设计师合作,让设计赋予品牌更多可能性。
刘云华:在这个展厅里,最打动我的就是那张桌子,很大,却没有接缝,我就在想可不可以用在室外。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展厅空间,首先它成为了一个社交场景,可以很随意;然后它是一个体验场景,有很多的细节;最后它也是一个成交场景。
/ 最终是在设计或触发一次当下现实环境中的消费行为吗?
毛继军:不管如何,作为设计师,未来我们的空间还是会有很多纠结、平衡、忖度。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的节点上,市场的阻力在增大,变成了一种泥浆的状态,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消费和市场的问题。所以,最终我们是在设计或触发一次基于当下现实环境的消费行为吗?
何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一直秉承一份职业的心态,一种基于专业的判断和对设计的责任心去处理一系列问题。关于是否触发消费行为,我的做法是,把自己丢进消费者的感受中去思考,激发消费者可能的兴趣,给他们一个进入这个空间理由。
张灿:“触发”这个词用的非常好,不是直接、粗暴的消费,而是一种更曲折更节制的方式。事实上,在未来空间当中,这种方式非常重要,不要直接地表达,而是有融度地、有渗透力地表达。除此之外,我们也不是想要通过这个展厅的设计去引发什么,而是通过讨论,去发散我们的思维,去触发各种各样的、当下的、过去的记忆、文化、生活、情感,乃至自然。
毛继军:成都有触发的土壤,它能滋养设计师触发很多生活的敏感,触发很多生活的可能性,触发很多安抚我们的那样一种淡然。触发之后,剩下的是陪伴,在包容的姿态中相互陪伴。
- END -
*本项目由AXD编辑制作,
如需图文转载,请联系AXD授权。
若您有明确的项目设计需求
且苦于寻找与之匹配的设计机构
可微信(ID:AXD_readers_club)与我们联络
我们乐于为您提供专业咨询与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XD空间艺术”(ID:AXD_space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