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看你们的画面中所呈现的都是些极普通的屋顶风景,或者是一堆堆乱七八糟的静物,甚至翻来复去地在表现那堆颜料与黑乎乎的走廊过道。可见画的都是你们的身边最最平凡的景物。为什么你们选择这样的题材而不是别的?表现它们又具有何种意义呢?
章:你所说的“意义”指的是什么?是相对于你在其他美展中看到的那些题材所表达的那个意义吗?也许在我们的作品里没有你所期望的那种有明确象征意义的题材,也看不到宏伟壮丽史诗般的画面。我们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在视觉层面上的意义,是画家通过写生、反复的视觉检验而获得的意义。这个意义是随着视觉体验的不断加深而得到超越和升华。在这个视觉体验里既有事物对象的客观显现,又包含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这个客观世界的看法。因而选取什么作为画的题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视觉体验的程度,这就是我们的作品不同于其它美展的作品意义所在。
问:具体一点说,比如你反复地画一堆颜料,它似乎要表达什么?
章:颜料本身不具有意义,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借题,通过直观,研究事物对象在人的纯意识世界中直接自行显现的现象。呈现在画面中的是超越物质对象本身的那个有序的混沌,仿佛整个宇宙就存在于这一支支颜料中间,像似黄宾虹笔下的大山大水、塞尚笔下的顽石树林,它们的意义在于组织一种内涵的形式结构。
窗外之一
章晓明
纸本钢笔
67cm x 52.5cm
1997年
问:前面谈到你的画都是通过写生、运用具象表现的手法得来的,那么它的真实性何在?
章:这个问题提得好,艺术的真实论是写实绘画的核心问题。我们看过许多写实的绘画作品,传统的具象绘画旨在传达物质表象的真实,是客观主义的真实论,而当今有许多写实画家把艺术的真实视为与人无关的实在,以致照片拍到的东西都被当作真实,尤其是随着绘画的商业化,这类照片式的写实画越演越烈,严重地影响了当今国内写实绘画的发展。这种客观主义的真实论忽略了人的存在,而另一种主观主义的真实论则把人的主观意志、心理意识的片断甚至幻象视为真实,忽视了可感知的实在世界。具象表现绘画主张从可感知的事物对象本身出发,通过直观、研究事物对象在人的纯意识世界中直接自行显现的现象。我们认为,艺术一如哲学,旨在揭露真实。绘画就是以视觉形式去理解和表现真实,贾科梅蒂曾说过:“事物的真实,总是处于存在与虚无之间。”
*此谈话发生于1996年11月《回到视觉——具象表现绘画五人展》展览之际,原载于《与物为春:焦小健、章晓明、杨参军具象表现绘画五十年》,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达美术馆”(ID:guangda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