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脑补出来的洞庭风光

岳阳楼:脑补出来的洞庭风光




 
中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楼
都是凭借唐诗出名的
与它们相关的作品
读起来大多轻盈飘逸
 
而位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却有一份与众不同的严肃深沉
因为真正让它出名的
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
更有趣的是
他在这篇散文里描写的风光
完全是脑补出来的
 
接下来
请大家跟随园景君一起回望历史
了解岳阳楼的前世今生
 

 
 
巴陵风光,岳阳名胜
 


一碧万顷的洞庭湖
曾经号称“八百里洞庭”
而坐落于湖中的君山
更是被誉为神仙居住的洞府
 
东汉末年
东吴鲁肃为防范荆州的关羽
在风景如画的洞庭湖一带训练水军
并下令在湖边建造了一座阅军楼
 



此后数百年间
这座楼历虽经多次毁坏
但都得到了重新修葺
并且有了一长串变来变去的名字
巴陵城楼、南楼、洞庭楼……
 
唐朝时期
李白与朋友在这里登高望远
并写下一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又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
 

 
借着诗仙的名声
“岳阳楼”这一称呼不胫而走
各位诗人纷纷响应
杜甫在这里写了《登岳阳楼》
白居易写了《题岳阳楼》
李商隐写了《岳阳楼》
 
可以说
是唐朝各位诗人齐心协力
为这座古老的楼阁确定了名字
从此
岳阳楼和洞庭湖相辅相成
有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称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然而
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
还是在北宋时期
 
宋仁宗在位期间
任用范仲淹等改革派官员
施行“庆历新政”
然而仅仅持续了一年
改革便宣告失败
 
参与改革的官员
被陆续排斥离开朝廷
范仲淹去了邓州
而他的好朋友滕子京去了岳州
在当地继续发光发热
 

 
滕子京到达岳州之后
积极调动民间力量
先是在岳阳楼前修筑堤堰
防御洞庭湖水的波涛
然后兴办书院培养当地人才
 
过了一段时间后
滕子京准备修缮一下岌岌可危的岳阳楼
于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宋代夏永《岳阳楼》
 
他以官府名义
成立了一个讨债机构
号召家里收不回账的人前来登记
然后自己会派兵前去催债
用债款重修岳阳楼
然后在功德碑上写下债主的名字
 
这个办法效果惊人
当地“老赖”纷纷还账
有些人为了讨好官府
甚至还主动捐献了一些
衙门大厅很快堆满了钱财
滕子京也顺利让岳阳楼焕然一新
 


 
忧乐天下,传世名篇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滕子京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介绍了
岳阳楼重修之后的壮观气势
并抄录了历代名人
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
甚至还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画卷
希望借助范仲淹的文采
为岳阳楼宣传一下
 

 
读完信后的范仲淹
原本可以创作一篇中规中矩的宣传文
但他并没有
因为他想借此机会
向全天下发出改革派的心声
 
于是
他借楼写湖,凭湖抒情
行文节奏宛如洞庭湖的波涛
把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并在结尾留下了千古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收到这篇《岳阳楼记》后
滕子京喜出望外
先邀请著名书法家苏舜钦
(也就是苏州沧浪亭的主人)
将全文汪洋恣肆书写了一遍
然后邀请著名篆刻家邵餗
把墨宝刻在木匾上供人瞻仰
 
至此
滕子京、范仲淹、苏舜钦、邵餗
合力完成了“岳阳楼四绝”
 

 △明代安正文《岳阳楼》






千年风雨,盛世名楼
 


《岳阳楼记》诞生后
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圭臬
大家到岳阳楼来题咏
也常常围绕这篇作品展开
 
《岳阳楼记》不但惊艳了时光
而且改变了岳阳楼景区的模样
 
文章开头称颂这座楼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于是后人便在岳阳楼南北两侧
分别立了一个牌坊
把两句话题在上面
 

而从《岳阳楼记》衍生来的作品
也造就了大大小小的景点
它们散布在岳阳楼周围
形成了“众星拱月”的空间布局
 
在中国艺术史上
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事
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
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
文学艺术和景观艺术互相成长着
 

 
在滕子京之后
岳阳楼又历经多次重修
现在我们看到的岳阳楼
是罕见的盔顶建筑
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的鲁肃
 
鲁肃为岳阳楼奠定了基础
而滕子京和范仲淹等人
真正让岳阳楼为世人所知
范仲淹用自己的人格和思想魅力
成就了千年不朽的大功业
千百年来
《岳阳楼记》被无数
有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奉为圭臬
激励着大家在理想道路上的前赴后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园景人(ID:xyzwin)原创整理
欢迎转载,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注明来源!
岳阳楼:脑补出来的洞庭风光
今天您在看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园景人”(ID:xyzwi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