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师眼里,为什么《千里江山图》这么受欢迎?

在设计师眼里,为什么《千里江山图》这么受欢迎?


 


2022刚一开年,中国名画《千里江山图》就火得破圈了。
 
先是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舞蹈《只此青绿》以这幅画为灵感来源,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
 

△央视春晚舞蹈节目《只此青绿》。
 


紧接着在北京卫视春晚舞台上,致敬抗疫勇士的《山河无恙在我胸》歌曲同样以这幅画为背景——
 

△北京卫视春晚歌曲《山河无恙在我胸》。
 


不久,这幅画又出现在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员的服装上——
 

△冬奥会开幕式演员服装。




故宫角楼附近,也非常配合地出现了这幅画的立体版景观打卡点——
 

△故宫角楼冬奥会景观打卡点“祥瑞丹青”。




甚至连冬奥会比赛项目,都多多少少能跟这幅画扯上关系——
 

△中国选手王诗玥、柳鑫宇身穿“青绿山水”主题比赛服装,表演“青绿漫舞”。
 


其实在这之前,市面上早就出现了各种跟它相关的产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它的身影一点都不奇怪。
 
毕竟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又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创”怎么会忘记它呢?
 
 

△以《千里江山图》为视觉元素的各种文创产品。
 


有的朋友可能会感到纳闷:中国传世名画那么多,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盯着《千里江山图》呢?
 
嗯,这个问题问得经典。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千里江山图》全图。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名叫王希孟,生活于宋徽宗在位期间。
 
他原本是“画学”的一位学员(相当于国家艺术专修学校的美术生),十八岁时曾经参加过翰林图画院的选拔考试,但是没考上,被分配到了文书库。
 
可以简单理解为:报考皇家美术学院,结果被调剂到了档案馆。
 
王希孟没有灰心,继续勤学苦练,隔三岔五就给宋徽宗献画。


虽然这些画全被Pass掉了,但是宋徽宗发现这小伙子很有潜力,于是破格录取,并亲自指导。
 




 


从此,王希孟的进步突飞猛进。
 
半年后,他决定给宋徽宗搞一个大场面瞧瞧,于是创作了一幅长约12米的山水画卷(相当于四层楼高)。
 
没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局部欣赏。


当皇帝的人,对“千里江山”这个主题当然没有任何免疫能力。


宋徽宗一下被这幅画击中了内心,他喜出望外,把王希孟好好表扬了一番,顺便为自己的教学能力自豪了好一阵子。
 



△《千里江山图》里的大型住宅。



过可惜的是,王希孟创作完这幅画之后没多久,就英年早逝了。


他成了中国绘画史上唯一一位仅凭一幅画就名垂青史的天才少年。
 
据说,他是天天熬夜画图、改图,最后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不幸猝死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各位设计师跟他更有共同语言了。
 


 
《千里江山图》的绘画风格,叫“青绿山水”
 
如果想创作这种风格,需要用到两种“珠宝级”矿石颜料:石青、石绿。


正是它们的存在,让《千里江山图》在千年之后,依然色彩艳丽,没有褪色的痕迹。
 



△《千里江山图》里的山水和建筑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青绿山水”原本是唐代的一种流行画风。


不过在王维之后,中国山水画就开始一股脑地追求淡雅,很少有人再琢磨这种有些浮夸的颜色了。
 
但对于王希孟来说,这种风格运用得恰到好处,既满足了皇帝向往盛唐的虚荣心,又彰显了自己旺盛的创作热情。
 



△《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发现了不同的惊喜。
 
有人发现,《千里江山图》的山水布局,跟北宋中期郭熙《林泉高致》里山水画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是书中理论的最佳视觉实践。
 
也有人发现,《千里江山图》的很多场景,跟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歌《彭蠡湖中望庐山》谜之相似,可以看作是这首诗的最佳诗配画。
 



△《千里江山图》与孟浩然诗句“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意境暗合。



甚至有人发现,《千里江山图》里出现的各种建筑和构件,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主流建筑类型,包括且不限于住宅、园林、寺观、酒店、桥梁、水磨……简直可以当成“一幅图了解北宋建筑大全”来看待。

 
既然内涵如此丰富,那么吸引无数创作者也就不奇怪了。
 



△画面中这一座非常显眼的木构长桥,是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的苏州吴江利往桥。
 


总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成功融合了唐代绘画典范和宋代审美情趣,是一件超越时代的艺术珍品。
 
而在当代,“青绿山水”绘画风格跟“绿水青山”发展理念之间,更是非常契合。所以许多景观设计师尝试着融合《千里江山图》的意境和当代景观设计手法,由此诞生了一项又一项代表作品。
 
比如重庆保利·堂悦,就把《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抽象提炼,融入新中式园林建筑之中,与悠久的巴渝文化结合得浑然一体——
 


 


再比如依山面湖的杭州绿城·雲栖桃花源,参考《千里江山图》的山水意境,利用近30米坡地高差,不仅形成了“户户见山、见水”的居住体验,而且打造了约3.5万平方的“立体山水园林”景观——
 


 


还有深圳园林规划设计院和HCD厚承设计合作的广西威宁青运村,从《千里江山图》中提取“青”色彩元素,为2023年第三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增添活力——
 


 


可以说,甭管是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只要是设计师,就能从《千里江山图》中得到设计灵感,进而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相信经过今年这一波破圈新闻,《千里江山图》会越来越受设计师喜爱。
 
关于《千里江山图》和设计师之间的故事,这次就分享到这里。你知道还有哪些景观项目,也是从《千里江山图》得到的设计灵感吗?欢迎留言,一起分享!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系园景人(ID:xyzwin)原创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注明来源!

为什么《千里江山图》这么受欢迎?

今天您在看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园景人”(ID:xyzwi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