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独立?原创?中国家居设计品牌十年长成记

小众?独立?原创?中国家居设计品牌十年长成记

最近两年,很多一度被人们贴上“小众”“原创”“独立”标签的中国家居设计品牌,纷纷跨入十年之际。


刚刚搬入草场地新家的素元,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十岁生日;吱音开启北京郎园station新店,准备迎接品牌即将到来的第十个年头;一向擅长为生活带来乐趣与美,本来设计belaDESIGN十年来创新力依旧不减……


   

素元在北京草场地的新家

以及,两年前用一场展演《寻河》为自己十周年庆生的梵几;陆续落脚北京国子监、杭州天目里、南京碑亭巷的失物招领;遍布国内10多个城市10余个独立展厅的木墨……都已跨越十年时光,进入品牌的下一段里程。



   

吱音北京郎园station店

摄影:Wen Studio


一个品牌创立的时间长短,未必是衡量其好坏的终极标准,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经历、付出,以及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穿过市场的风起云涌抵达此刻,比从无到有更难的,是克服困境、拒绝诱惑、始终保持初心一路前行。


当大众对于原创设计曾经的好奇与渴望,逐渐转变为审视与挑剔,这些从设计出发,以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热望的品牌,在岁月的打磨中越发光亮。

 

一切过往都是为今天写下的注脚。

 

十年前,

艰难不敌热爱。

 

眼下“设计”一词已经沸反盈天,只是若将其放于10多年前,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一段不算短的距离。尤其是在中国家居领域。

 

彼时,一小撮想要漂亮家具的人,更乐于追逐漂洋过海而来的意大利、法国一线大牌,在进口、国际、颜值几个关键词勾画的范畴里,挑选自己所爱。当然,更多人会在装修的“刚需”阶段跑一跑附近的家居卖场,根据所需在热火朝天的价格战与环保战中徘徊不定;又或是还有些图省心省力的人,直接拎包入住进开发商已经准备好的精(惊)装房里。

 

事实上,也并非大家不愿有更多选择,更多时候是实在没得选。太多家居企业无所谓产品做得如何,躺平在房地产热浪余留的温床里——不愁没生意,何需谈设计?



   

2020年,梵几十周年展演《寻河》现场


身边的家居企业仍沉迷在过去的成绩里洋洋得意;消费者对耳熟能详的品牌更加信赖,而对陌生的名字总是抱有迟疑;大部分消费者依然困惑于“为何要为设计付费”“设计又是为了什么”……也是在这样的时候,一些人选择了启程。



   

失物招领×三十六鸥生活提案店 南京

摄影:MOU建筑工社


决定“开始”的人总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个不依赖于家居城天然流量、不仰仗于室内设计师疯狂带货的家居新秀,期待以“设计”自如生长,势必有对未来市场无比坚定的信心,更有对设计本身足够的热忱。


很多设计品牌主理人在谈及创立初心时,都只是淡淡的表示“想给自己/家人做件好家具”,但我们知道:

 

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无法停止的热爱,对设计,对生活。


十年中,

共鉴生活变迁。

 

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与场景营造,加之互联网传播的辅佐,一众原创设计品牌,通过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呈现,打开了自身成长的可能性,也打开了许多消费者的视野。


当小红书还不是时尚买手们手机里的必备App,朋友圈也算不上生活达人的种草阵地,破土而出的设计品牌,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斩获了特属于自己的一拨儿又一拨儿粉丝。


或许,这也算是家居界古早时期的“出圈儿”了吧?



   

厌式房间

来自式友“gtfneverland”的晒家


从在线上吸引、聚拢潜在客户,到不断升级线下体验空间,品牌想要成为品牌,路途总不会平坦。


尽管每个设计品牌的主理人都一度对“商业”二字带有着或多或少的抵触,尽管他们也曾困惑于迷乱的市场法则,甚至也曾被争议风格单一、被质疑制造能力,但无疑,经过时间检验后的“被认可”,便是最有力的回应。


如今,他们亦经过对于消费需求与生活方式变化的洞察,拓宽着品牌成长的边界。将日常之微小纳入进家具营造的生活场景里,讲述品牌希望传递的生活方式。沙发旁的一株植物、案几上的一只器皿,无不贯穿着品牌的心愿。


宝贵的经历与眼界,共同构成了此刻的无可替代。



   

木墨展厅


有人说它们生逢其时,只是,任何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心之所向,都不只有时代的加持。


最近,薄雾馆time特别邀请了五个刚刚度过十年或正在跨入十年的家居设计/生活方式品牌,与大家一同分享他们“为何出发”“第一件设计”“最新的作品”,以及他们眼中,中国家庭生活方式近10年的变迁。


以下,还原大家的自白。




素元

Thrudesign

开始:2012年

创始人:武巍



为此出发


试图以当代设计语言及手法,来趋近东方智慧、传达中国精神,同时也和西方文化与设计交流对话。直至今日,初心未改。


除去传统的家具、家居设计,我们还非常乐于探索各种新形式、新领域,比如新锐艺术家展、静言茶会、木工培训、素餐美食、户外露营等等,都是素元构建当代禅意美学空间,引领健康生活的大胆尝试。



第一件

元白儿童靠背椅


   

故事的开始像大多数设计师父母一样,女儿逐渐长大,而市场上的家具,无论从功能、外观还是环保性上,都不能完全满足我的要求。


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儿童家具,于是便开始着手自己设计制作。这也是素元设计的第一件儿童家具,后来成了素元的经典产品之一。如今,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设计语言也在原有设计理念和风格上有了一些优化,使其结构更完善,视觉更完整。



最新的

2022年叠歌系列

好好饮餐边柜


   

饮食饮食,饮的部分是和人的内心有着千丝万缕联结的时刻。和朋友深入聊天的时候,大多都在喝点什么;自己的独处时光,也会用一杯悦己的饮品相伴。好好饮餐边柜希望为人们精神放松的时候提供一个港湾,里面有序地停泊着熟悉的、喜欢的一切。餐边柜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操作区和更频繁使用的区域,满足日常餐食所需,下半部分是隐藏收纳的柜体部分,方便囤货。



三重奏组合柜


   

三重奏组合柜是基于三种规格、八个模块所延展出来的不同功能的柜体,可以随使用者自身的生活面貌生长出独属于个人的样子。在好用的基础上让视觉语言尽量简化,是设计师的设计重点,三重奏组合柜整体都采用了直线条,尽量减少造型的不必要元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到底哪种组合最适合还是交由你自己去思考。



白驹沙发


   

设计之初,白驹沙发的外观追求的是一个简洁的体块,也只有简洁能体现纯白的魅力。沙发的整体采用的都是直线条,视觉也因为直线条呈现出一种节制和紧凑。弧度只来自于鹅绒呈现出的自然弧度,而没有刻意的营造。一体式的设计就像给一个模特穿脱一件白色的袍子一样。拆洗的难易程度和一个被套差不多,适合既爱干净又怕麻烦的朋友。


素元眼中的

变与不变


   

相比十年前,现在中国家庭对家具、家居产品和艺术品的搭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说明大家的审美都在不断的提高。对素元来说,我们传播了近十年“慢生活”的理念,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因为只有在人们对自己的内在成长有更多关注时,才会更深刻感受到慢生活的精神。而随着东方的设计更多的被认可,也说明了大家内心深处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对明天的自己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素元的每一天都是新生!






厌式房间

IIINSITU Studio

开始:2011年

创始人:张厌戈  韩雷



为此出发


2008年,主理人张厌戈从法国的卡昂美院造型艺术系毕业。接受了10多年的纯艺术教育,后在巴黎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产品设计虽有诸多限制,但相对于艺术来说,却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把自己的想法渗透出去,让更多人直接地与自己的作品发生关系,传递自己的价值观。这让张厌戈觉得非常刺激,也更具挑战,所以逐渐有了做自己的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念头。


2011年6月,厌式房间成立,名字里就含着股突破的劲儿,也是品牌对于传统的一次逆向操作。



第一件

wave置物架


   

每个人都可以在众多选择中拼装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厌式房间名字的含义比较直接的理解是讨厌、不喜欢定式的日常生活空间。WAVE书架是我们工作室最初的一件产品,如我们的名字一样,没有固定形式,自由组合,每个格子都可以独立存在。在怎样的空间、以怎样的造型、怎样的功能存在,都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定式。



最新的

复制粘贴系列


   

复制粘贴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种体验,无论文本,图像或者模型文件,都可以被我们漫不经心随时随意的完成复制和粘贴;这种科技带来的体验犹如与生俱来,我们从未想象也似乎无需想象如果失去这些技术力量的生活,情形会是如何。


   

我们把这个体验做成了一件家具,看起来具体有趣并且十分随意。这件柜子的造型就像粘贴时被粗心的重叠在一起,但却根本不会令人在意。


厌式房间眼中的

变与不变


   

在最近十年里,年轻的中国家庭开始有了更多个性化的追求以及更专注和突出的自我表达,希望生活里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会对家的面貌有更高的要求,对生活里的更多细节更加在意。


比如会对柜子很有要求,希望它兼具造型美感和品质保障,并满足细微的功能需求;夜里下床时,希望有可以照亮地面,但又不打扰伴侣的感应灯;沙发不仅颜值要高,同时对坐垫的柔软度的要求也更加细腻具体。


但是在这些趋势变化背后,不变的是大家对家的向往和期待,充满凝聚力的对家的塑造。我们会遇到用户在我们的店里讨论桌子的大小或者是圆是方,未来大家如何在这个桌子上一起用餐和聊天。听着他们的讨论你会很有画面,会理解中国式家庭的相处和相聚。



对明天的自己说 


要一直拥有对设计的热爱,把每次看到新品的激动情绪保持下去。






吱音

ziinlife

开始:2013年

创始人:杨熙黎  朱晖



为此出发


ziinlife吱音创立于2013年的夏天,希望能将好设计分享给更多人,用创造力带来惊喜。吱音有三层涵义:就像是身边的老朋友,让家具设计可以和人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并且希望世界可以看见并且尊重中国原创设计;希望吱音能够成为一个陪伴大家的成长记忆的国民设计品牌。

两位主理人分别有在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留学的经历。在国外看到很多优秀的家具企业,但是当时国内并没有太多高品质设计、价位相对友好的家具品牌。所以回国创业,创立了ziinlife吱音。犹记创立之初,在国内的展览会上,我们曾经遭遇外国买手傲慢地质疑:中国人只会山寨,哪有什么原创设计?所以当时的我们,骨子里只怀着一腔赤子的热忱和倔强:吱音会努力通过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让世界看见,中国也有好的原创设计。



第一件

信凳


   

四条曲线组成的稳固腿部,是有趣的视觉游戏,也是设计创新;拼接处榫卯结构,传承传统工艺,但整体造型现代简洁,更符合当下的生活需要。很多用户看到的第一眼,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把会“摇”的椅子,在研发打样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质疑,但我们坚持了对创新设计的信念,最后找到一家可以将它打样并量产的供应商。这也是“信凳(iTrust)”名称的由来。



最新的

2022年新品「50’60’系列」


1950-70年之间,被称为设计史上,充满荣耀的黄金年代,既MCM年代(Mid-Century Modern)。如果说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源头,那么50’60’年代的国际主义风格则是第二波现代设计理念的主导潮流。这期间,设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更加多元开放的生活方式当中,功能主义与实用性,舒适性甚至趣味性成为被考量的要点。设计与商业化的对接也有了更丰富的形式,层出不穷的设计大师们与品牌一同创造了诸多至今受益的经典之作。


吱音以上世纪50’60’年的设计风格为灵感,重返产品从手工制造到大机器批量生产转变的时期,设想如果置身那个设计的黄金时代,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H椅 H Chair


   

将椅子的传统元素进行重置,通过两块靠背固定连接一根后腿和两根侧腿的结构,实现独特且有张力的新形式和有秩序的美感。椅子整体侧面呈现h型,正面则呈现H型。靠背由两块多层板制成并连接,从俯瞰角度形成类似鲸鱼尾巴的造型。侧面双腿向上延伸,成为靠背与坐面的连接点,成就了稳固性。整体不锈钢金属亮色,与皮质、木头材料的结合,增加了复古的调性。海绵填充的坐面和符合人机工学的靠背角度,久坐舒适。


2022移动电视柜

2022 Mobile TV Stand


   

MCM时代的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在作品中尤为重视建筑,空间和人物的布景。“希区柯克式”变焦中,主角不变,但背景变化,以此调度观者的情绪。此场景如果置于现代客厅,是否可以实现使用者位置不变,而电视里的画面可在任意角度,远近出现?当下大部分的电视机,成为客厅的“核心”,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日益变化的生活场景。2022移动电视柜设计希望能打破“固定焦点”,释放既定的客厅空间。


吱音眼中的

变与不变


   

“变”的是风格的多样性,包容性与成长性。日常生活的一些使用习惯和场景,逐渐发生了改变。


“不变”的是骨子里的东方人文和文化根基。



对明天的自己说 


十年,像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奋斗吧,少年!”






木墨

MUMO

开始:2011年

创始人:李思恩



为此出发

从2011年到2022年,木墨从一个人到一百多个人,我们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变化,也有很多不变的,比如说“双手做工,养活自己”“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这些都是体现在我们家具品牌当中,制作符合简单自然环保的生活方式的物具。我们为此建立了更多的体验和空间,让大家可以通过触碰我们的家具,感受环保、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第一件

木马


   

一位朋友想送给女儿一件礼物,后来找木墨,选择了木马。因为他想要留下一件可以用很久的玩具。开始觉得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后来发现制作过程远比想象得复杂,最后的定价一再提高。每块板的厚度用5cm厚板,制作上使用蝴蝶榫,使用几代人应该没有问题。“感觉是爸爸做的,一件可以使用很久的玩具。”



最新的

夏克式家具

山水餐桌


   

所有的桌子几乎都可以拿来做餐桌使用。但我们在设计时依旧要把桌子划分出适合餐食用的比例。桌子的宽度要适当,有足够的落座空间,也不能相隔太远;长度要足够,有招待客人的可能性;有花器的摆放空间,在使用上得到自由发挥的余地。经常使用的方位成了一种专属位置,坐在餐桌前,要好好吃饭。


木墨眼中的

变与不变


   

在有限的和顾客的接触中,我们会发现只有生活方式的认同才能达成直接的购买和使用,客群对自己的需求越发明确,对品牌和家具的理解逐渐加深。部分人群在关注自身的生活变化,而部分人依旧保持自己固有的判断。



对明天的自己说


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本来设计

belaDESIGN

开始:2012

创始人:张飞



为此出发


本来设计最初创立品牌的时候纯粹是出于对设计的热爱,一开始采用原木设计了一些生活用品,没有销售计划,也没有工厂,第一批设计出来的产品,小批量的生产了一部分,准备送给一些朋友。


后来把设计出来的方案及产品发布在新浪微博,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及转发,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在网络上认识了我,记得当时在上海有一本设计杂志叫做《创诣》,主编顾青也是在这个时候与我在新浪微博认识,后来成为了好朋友。再后来有幸受邀参加了上海的interior lifestyle shanghai Young talents展,接着又受邀参加了法兰克福Ambient的Young talents展。半年以后又参加了东京的interior lifestyleTokyo的Young talents展,在这三个展览中,我们不停地在设计新产品亮相。三十多款新产品就被这样设计出来了,本来设计的雏形也就这样形成了。



第一件

Man&Woman


   

我一直认为产品也是有性别的。这次两款灯的设计,采用了最为简单的线条变化来表现我心目中的男性与女性。这两款灯的身材都很棒,你更喜欢哪个呢? 触摸我一下,或许你会喜欢我。


原木蛋


   

Egg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东西,其实它不需要设计本身就很漂亮。蛋中藏有磁铁,它可以把回形针牢牢吸住,此刻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巢(NEST)。每个蛋都是由手工制作、打磨而成。上面的木纹是世界上的唯一,不可能找到相同的第二个。这次的产品采用了加拿大进口的枫木,仍然坚持不上漆,希望你能感受到原木带来的魅力。磁铁究竟是从哪儿放进木头的,你发现了吗?



最新的

半月小夜灯


   

这是一款充电的小夜灯,把一块原木切了一刀,光线可以通过这个大切面均匀反射出来。顶部的设计让整个头部可以不间断转动,转动的同时也能调节光线,方便操作。起夜时可以一个手拿着走路,也适合户外使用。希望它就像月光一样优雅的陪伴在我们身边。


R3原木充电宝


   

我们去年做的能量棒移动电源深受朋友们喜爱,这次我们把长度减少,做成我们经典的跑道造型,更便于携带,握感十足,适合放口袋、小型包内随身携带,且不占空间。充电宝采用嵌入式设计,配合精湛的封装与打磨工艺,使之通体被原木包裹,让表面的木纹保持连续性,显现出色的质感。


Didoo原木小汽车


   

为孩子们设计的各种玩具汽车,除了小孩子喜欢,大孩子也可以收藏。自从开始做建筑家积木,我发现除了把玩具做的好玩,另一个维度就是思考如何让孩子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们觉得汽车原来还可以是这样的,让他们不由得去思考,“汽车还可以怎样设计?”


本来设计眼中的

变与不变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家庭生活中的产品可选性越来越丰富,十年前欧洲的设计品牌的影响力很大,国内的设计品牌整体还处于起初阶段。很多初创的设计品牌在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大部分对生活有追求的人还是更相信国外的设计品牌。


而现在中国家庭可选的品牌比以前丰富多了,国内的很多设计品牌,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品质上都不比国外的差。如今的年轻人对于国内原创品牌也更加青睐。不变的是,现在跟十年前的家庭比较,始终有那么一群人热爱生活、有品位的人群在。他们的生活、家庭中,总会接受那些设计独特、高品质的产品。



对明天的自己说


坚守当年做原创设计的品牌的那颗纯粹的心,迎接下一个十年继续设计。




在一些设计品牌涌入“十年”的时候

一个特展的名字

也已经陪伴大家成长十年有余

Design of Designers

中国国际设计师作品展示交易会

更多人习惯亲切地称它为

DOD

2012年

中国国际家具展开辟DOD展区

为年轻的原创品牌与新锐设计师

打开了走向市场、走向更多人身边的通路

 

请向左滑动

回看中国家居设计品牌的“DOD时刻”


         

2015.9

吱音在DOD


         

2017.9

素元在DOD


         

2017.9

失物招领在DOD


         

2019.9

木墨在DOD



为中国家居企业链接更宽广的市场

推动中国家具产业向上向美

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7日

第27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

将举办数字展

以丰富的贸易活动及数字展厅

让办展方针——

出口内销双循环 线上线下新零售

变得更加清晰有力


设计不畏时光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编辑:May

视觉:Alan

校对:Bobo Kelly

监制:Enilia Roy

创意鸣谢:Xuanang Tia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薄雾馆time”(ID:BOWUtim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