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倒计时三天,第二届“筑事奖”期待你的乡建声音

报名倒计时三天,第二届“筑事奖”期待你的乡建声音

 


10月26日,一筑一事与天府新区携手发起了“第二届筑事奖·乡村美学”的评选活动,我们吸收了“公园城市”理念,带着对乡村美学与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的探索和研究,去思考何为“近处的远方”。


持续近三周的征集报名带我们认识了许多乡建实践者和他们的项目,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以不同形式、不同视角介入乡建的尝试描绘着一个又一个近处的远方,实践着乡村建设的新思路与乡村美学的再发掘。


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本届筑事奖的3位专家顾问来分享他们的乡建实践、观察与研究,他们的经验与思考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在我看来,民宿或可称做时代趣味散落人间的珍珠。大时代以城市高楼为车厢轰隆隆疾驶,而大时代的边上,民宿则以包厢状态闲散游荡,踟躇观望。”

 

“很多中国人是带着乡村和城市生活的双重记忆成长起来的。对乡村的记忆在前,成为人生的基调,对城市的记忆在后,成为加速现代化的时代印记。”

 

“良好关系的存续是社区的粘合剂。通过社区内外关系的建立,增进各种社区关系之间的了解,从而加强互惠和互助,使社区的各组成部分组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有机体。”

 


此外,本届“筑事奖·乡村美学”6位专业评审也同样与乡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对乡建的实践进行着观察与研究。


 
 
 
 
 
 


就像我们过去几年的观察与研讨那样——越来越多的实践正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进行。相比城市,乡村是一个更复杂的共同体,蕴含着包括自然、资源、宗族、社会、观念等多维度的丰富内涵。我们认为这些扎根乡村的实践应该被更多人看见,也希望更多力量参与进来,这是一场基于“乡土”背景,关于“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的再出发与再探索。


我们认为“乡村美学”是最好的切入点,围绕这一议题,我们相信既有足够大的叙事张力,又有足够长的时间逻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古至今,乡村从不缺美,东方叙事语言下诗词歌赋的美,来源于山水,自然于乡村。


“第二届筑事奖·乡村美学”报名征集还剩最后三天,我们欢迎更多的乡建实践者们参与到这次关于乡村美学的再发掘中,让更多人听到乡建的声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筑一事”(ID:zs_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