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东北“野生艺术家”火了!把杀鱼海报挂进美术馆,720W网友激情辩论:这也能叫艺术??

90后东北“野生艺术家”火了!把杀鱼海报挂进美术馆,720W网友激情辩论:这也能叫艺术??



今年一月,一则名为

《我把楼下生鲜的海报挂在了美术馆里》的视频


被推上首页,720W+播放量,火了!





杀鱼摊的大字报,见过吧?


潦草数笔,毫无技巧,直白张狂。


除了劳动群众对人民币的向往,“俗”得毫无价值。


可有人偏指着那破烂海报说:“不!这是艺术品!”



创作者@黑子eagle,就是要走海报的人。


鲁美毕业,自称“社会闲散野生艺术玩家”。

他将拿来的海报,一剪,一裁,裱个框,


挂进了,美术馆里。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不着调”。


《活鱼》就像是一副接地气的劳动生活纪实录,穿插在一众艺术画作中,


不违和,且鲜活。


看着自己的作品,黑子说:


“这面墙上,终于有一张我能看懂的了。”


视频一出,评论区炸裂。


有人说,这是在瞎搞艺术;


有人说,以前从未注意过,杀鱼老板的字竟有此般艺术张力;


但也有人看得透彻:


“其实这些字,早已作为艺术品被展出了,就在人流最汹涌的集市,只是你认为那里不是美术馆。”


没错,这就是黑子的初衷。


“我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美术馆,不仅展示人们的生活、欲望,还展示一些细枝末节。”


于是,他把日常琐碎的事物,拍成视频,取名“世界美好计划”。


点开他的一个个短视频,你会惊讶的发现,


那些触手可及,细小琐碎,存在感为零的事物……在黑子的视角下,却被抽离出丰富的色彩。


并恍然慨叹一句:


原来,生活如此可爱。




“我觉得这个世界不太美好”


黑子一直有一个心愿:世界美好计划。


他说:


“我觉得这个世界不太美好,不太美好的点在于,吹牛。”


现代人,普遍把欲望看得太重,在吹牛中,吹出一个虚妄的世界,填补心理的落差。


可也忘却了,真实世界的精彩。





于是,他和朋友印了一打宣传单,上面大喇喇地写着:


“少吹牛逼,世界更美好。”



在沈阳中街上,顶着东北的凛冽寒风,


三个大高个,弯腰又问好,


夹杂着失败与成功,不知前路在何方。



茫然四顾中,却突逢今日最戏剧性时刻。


迎面走来个老大哥,正吹着呢,


“开瓶二十年陈酿”,

黑子紧跟着递过去一张传单,



此刻,老大哥心理作何感想?嗯,值得一猜。




有人不理解,也有人很欣赏,


一位姐姐拿完单子后,走出老远,又折回询问,


“一个美好愿望。”黑子笑笑说道。


在她的眼里,黑子看到了兴奋和好奇。


“我瞎猜啊,她可能感受到了很久没感受过的真实世界的精彩。”



随着夜幕降临,“那个人”出动了。


黑子的“世界美好计划1.0”,随之戛然而止。


“谁让你搁这发的啊?”
“这是我对世界的一个美好愿景。”
“没收了嗷”





对于这番结尾,网友打趣道:


“开头思考增加了哲学属性,

最后那个人的到来增加了社会属性。”



结尾虽然不太美好,可重要的是,在黑子递出单子的那一刻,


便有人,把实话,说在了大街上:


睁开眼,看看真实生活的精彩吧!




对社会的命题,就像是一个没有边界,却处处碰壁的怪圈。


让周遭变好也许有些难,有些慢,那不如,先从自己开始。


在和女友听完一场交响音乐会后,黑子又有了新的“世界美好计划”:


“生活本应该多去看没看过的东西,做没做过的事,


我们却总是陷入“大数据舒适圈”的囹圄。


是时候出去了!”







人人都说听不懂莫扎特,那黑子就要把莫扎特“拉下神坛”,告诉人们:


这玩意儿,多听几遍,就认识了!


买了十几个U盘,拷上莫扎特的交响乐。


跟街上卖CD的小贩,租一辆倒骑驴。


骑着它,装着免费赠送的交响乐,带上新一轮的“美好愿景”,出发。




有人说“欣赏不了”


也有人说“行啊,给我来一个”




还有人说“这个U盘,好用。”





推推搡搡,你来我往,所幸最后U盘都成功送出。


至于收到的人中,有几个会完整听完,是个无解题。


只要有一个人听完,折腾这一通,就值!






我们大多数人,或许是那“欣赏不了”的有些人。



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或简化之,或搪塞之。



但,“你可以满不在乎,你也可以谨小慎微,却不妨碍上手试试。”



毕竟,世界如此丰富。







生活美不美好,还得是自己说了算


看完他做的事情,你也许会为他的“荒诞”深吸一口气,


却也会紧接着吐出一句:


生活嘛,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黑子,沈阳人。


在考上鲁美之前,他的经历可以用“学渣逆袭”简要概括。




初中辍学,进入中转技校;
在同龄人的刺激下,决定重考大学;
进入二本大学后,不如意,退学;
硬着一口气,最终考入鲁美;
毕业后,干过一阵子广告业。
最终,回东北,搞艺术。


来回往复之间,充分印证了一句话:


有些人,生来折腾。




▲黑子绘画作品

好折腾的性子,在回到沈阳后,顿感凝噎。


记忆中的东北,是繁华、热闹的,


而随着北上广露营、飞盘、滑雪的火热,年轻一代开始抱怨在东北无事可做,无乐可享。


于是,他想做些视频,让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开始,重拾热情。


“我身在东北,体验着这里的人和事,


东北沉默太久了,需要有些声音。”



某日,意外发现街边有一处公共座椅,


临街而设,位置相当刁钻。


黑子一番思索,又要盘活了。




去批发市场,买匹布,做个沙发靠垫。


再去超市,买瓶果汁,揣点零食。


齐活!





屁股下坐的,嘴里喝的,眼前发生的,


都是现成的享受。




这把被黑子改造的路边沙发,最终在天黑时分,迎来了一对情侣。


一双和谐的人儿,多么可爱的画面。




在视频发出后,还有博主特意去打卡。


红茶配高脚杯,“做作”地享受这一隅景色。


曾经不起眼的路边公共座椅,有人嫌它脏,有人嫌它冰凉,


可如果你有心,它便可以成为这个城市悄悄发光的一角。





在《年味》一期中,黑子把东北过年时的热闹景象,录成视频。


意外地,全程调成黑白色。


以黑白的画风,讲述着东北热闹的年关。



人人都说,过年没年味儿了。


可你看那大街小巷,还有商家在吆喝;


你往那家家户户茶几上张望,摆满了瓜子、糖果、蜜桔。


年,不是还在么?


日子,不还是红火吗?




过年,并不全像可口可乐广告里那样,红火在“架势”上。

年味儿,得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




不由想到汪曾祺的那句话: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这话听起来高深,说直白些,就是:


哪怕是在单调的日子里,人啊,也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视频发布后,有被触动的网友私信黑子说:


“谢谢你,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


黑子想说的,正是:


只要心是快乐的,在哪,都是好日子。


火红的色彩,不会让灰暗的生活多一分姿色;黑白的暗调,无法抹灭明朗生活里的丝丝美好。









有一种生活,叫“黑子”


看到这,不知你们是否与我有一样的感受:


隔着视频,隐隐有一股冲动,想奔向东北,去体验黑子的生活。


羡慕于他的平凡,也为他的深刻鼓掌。


他从不追求刻意的“网红打卡”,从身边每一件触手可及的小事开始,找到生活的火花。




对于拍短视频这事儿,非一个人“疯癫”便可成“魔”。


身边的朋友都很挺他,女朋友更不用说,还常常和他一起构思视频内容:


“她也是个有趣的人,我们对生活有相似的理解。”




女朋友说,想去草原看羊。


于是,他在家门口搭了一个6平米的迷你草原,五脏俱全。





一箱羊叫罐子,安装成可以倒扣的互动装置。


拉一下手环,罐子集体翻转,发出羊叫的声音。





地面上铺上人造草坪,


摆上一个沙发,


想像身处内蒙的大草原,


耳边传来整齐划一的“咩咩”声,


这不一般的《心中的呼伦欠尔》,真的很“黑子”!




两人在沈阳开了一家甜品店,取名“橘鼻”。


开店的初衷,一句话:反清新。




用尽量软的沙发,尽量破的家具,营造出一种“浪费时间”的氛围。


在这里,放下手机,和一群人唠唠嗑。


把被网络夺走的时间,还给你。





与其说这是甜品店,称之为“据点”,或许更合适。


他说:


“来这,不必端着。”


“能拍照的店很多,但绝对不是橘鼻。”




你可以说他荒诞不经,也可以觉得他另辟蹊径。


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玩法,为许多年轻人找到了情绪的出口。


一日,关店后,遇上暴雨。


就在女友犹豫要不要等雨停再回家时,他说:


“与其等雨停,不如和雨共舞。”




两个人冲进雨中,骑上小电驴。


女朋友的手,是他的雨伞。




雨大了,女朋友的手变成了雨刮器。





看到这段视频,弹幕齐齐刷过:


“太虐狗了!”


年轻,就是这样。


不考虑被雨淋到感冒,不考虑雨天地滑容易摔倒。


偶尔放纵,常常疯狂。




引用一句最近的流行话术:


你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


是的,黑子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


用最简单的方式,于最简单处开始。







文章写到最后,回到开始的话题:


你感知到,生活的美好了吗?

我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噢,忘了说。


鱼摊要字的后续,黑子重新设计了两张海报,还给鱼摊老板。



可是,精心设计过的,总是差了点意思......




图源:
@黑子eagle
参考资料:
了不起的匠人:《荒诞?卖鱼店招进美术馆,倒骑驴上听莫扎特!网友:艺术家也有野生的?》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