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VERSE宇宙电台」”
在首期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设计师:陈鹏@品牌CHENPENG主理人、#创新投资人:Blair@XINTIANDI新天地生态合作及创新投资负责人、#3D建模大师:陈梦婕@Style3D数字战略总监、#虚拟厂牌主理人:曾晓@次世战略创新事业部总监/UUBIK乌比克主理人四位嘉宾在Web3.0的语境下展开交流,直面当下虚拟时尚、数字时装、虚拟人等给时尚品牌及产业带来的新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在他们看来,数字加密艺术于时装领域的运用将会如何,而科技的力量又将如何影响时尚行业。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回顾一下他们与「DESIGNVERSE宇宙电台」对话的经典瞬间。
DS: 收到XINTIANDI的合作邀请的第一想法是什么?为什么愿意加入?
这是我们在创作这一个系列的核心的思想。
DS: 与XINTIANDI的首次合作感想如何?在探索虚拟时尚的道路上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OZ(曾晓):我想讲一下我的心路历程,其实包括我的同事,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在尝试虚拟服饰或NFT的一些玩法的东西,以及从B端到C端的整个链路设想好了。
其实对于虚拟服饰的话,我们会认为这种超于现实的,在线下物理空间呈现不出来的一些材质,或者是一些概念,我们其实都可以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去表达。服装本身也是去表达情感,去跟用户做连接。
所以我们在接到这个合作邀请的时候,不管是Style3D给到绝对的支持,还是陈鹏老师或者其他的设计师们,他们本身的一些想法跟概念也非常的天马行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接到这个项目的初衷也好,或者是其他想法也好。从制作到上链并在小红书售卖,整个的链路也是我们之前想好的方式。
DS: 从0到1设计一套虚拟时装需要多久?
MENGJIE:一个时尚的产品,它其实会需要去经历到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话可能是陈鹏老师最擅长的,首先是一个创意的确定。像我们在这次项目的核心也是基于已有的一些创意,然后去做了一下二次的调整,相对来说这个环节会比较快速一些,但是像现在示例所呈现出来的一样,会先有这样的一个设计手稿。
然后第二阶段的话我们会用到一些相关的专业建模软件,比如说是Style3D、nomalmap或者C4D等等。像虚拟服装,它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与服装高度相关的,所以我们会基于它的服装结构,然后去完成整个的一个造型。
在这个造型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看到了特别具象的一个结果以后会去考虑我需要去做一点更改。这就是第三阶段,我们会一边做一边改,一会改一下材质,一会改一下造型,然后最终去形成它整个的这种模型的效果。最后,再去做一些模型上的处理以及符合它去进入到不同NFT售卖平台的产品系统中。
Blair: 陈鹏老师,请问在数字时装的设计过程中,和你平时设计的时装最不同的点在哪里?
CHENPENG:我觉得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是我们可以去使用一些现实当中不可存在的材料,去展现对整个虚拟时装的一种遐想和它的一个想象空间会比较大。
比如我们去琅嬛做这个材质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像玻璃或者像琉璃的那种质感,就是我们现实当中物理化无法去实现的这种材质,我们可以通过3D建模的形式,用后期的渲染去实现它一种新的一个视觉效果和呈现。
因为我们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不管是面料,还是我们用到的original的material是有限的,在现实当中我们不可能会用到像琉璃这样的一个材料去做出来这么一个服装也好,或者一个艺术品也好。
Blair: 也想请问曾晓老师,虚拟模特在上升到虚拟IP的过程中分几个环节呢?
OZ(曾晓):虚拟模特上升虚拟IP的话,因为虚拟人本身它就是一个3D的角色,我们可能会有MAYA的版本或者其他一些软件的版本。虚拟服装它天生也是一个模型本身,我们将来给它上升(虚拟服饰)的时候,先去匹配他的一个虚拟人物的姿态,再做服装的调整,然后不管是输出视频还是平面,所以很容易去做。但是我觉得相对难的一点的话,就是说什么样的服装穿出来是什么样的效果或做什么样的动作。
我们现在也是有虚拟IP,比如说MERROR或者是ASK穿陈鹏老师这件美人鱼。我们先会摆些pose之类的,然后再去做一些离线渲染,输出前确实调了很长的一些时间。是因为比如说我的角度、我的镜头,我呈现出来的一些效果会是什么样子等等。我觉得这些实际上在合成的部分,一些步骤基本上是这样的。
Blair: 在中国购买数字藏品、虚拟时装都是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特点?会观察到他们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呢?
Stella:我们这次在国内平台(小红书app)选择去做数字时尚的发布,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其实在小红书上的一个生态是KOL需要去用一个外在的时尚,也就是他们的服装来去表达他们的态度。然后以对外的一个个性化的身份,所以说他们会去选择不同的look,去配合他们本身的个性,最后再去对外展示。
全球数字时尚用户第一大的特征就是对个人的身份认知。第二个的话其实是一个参与感和交互感,因为数字时装它和其他的NFT作品不一样,它很强调的是和个人的交互性。第三个也是基于数字时尚的特征,它很有Community的社群性,大家会选择不同的时装,然后其实代表的是这个社群和这个社群没有的文化,你在数字世界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外在的数字时装就是第一先去展现你的一个皮肤。
@酷哥李pink(小红书)
Blair: 虚拟时尚它对于时尚行业的一个目前的影响或者它的意义在哪里?然后你觉得对于这个行业比较有启发性的点在哪里?
CHENPENG:在我看来就是虚拟时尚这一块,它的一个互动性会更强。比如说像传统意义上的品牌以及设计师,都是在线下的一个实体的空间里面去营造出来。而虚拟时尚我觉得是给设计师、艺术家带来一种新的玩法。
虚拟时装一个最大的特点,我觉得它一定是基于一个现实版的存在,它必须要有很强的一个共通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面它具有很强的文化通识性。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话,它可能会让我觉得用户的体验感会更加的多样性。
Blair: 我们一直在探讨的关于服装版权的问题。大家觉得数字时尚这件事是帮助设计师更加方便的去确权,还是说这种数字化的传播加速了大家去copy原创设计?
CHENPENG:我觉得未来虚拟时装的发展方向,它一定是版权共享的状态。大家通过区块链上链之后,它其实是一串代码被写入了所呈现出的视觉性的一串数字。这个过程中你把它视觉转化也好物理转化也好,它其实是基于我们的一个前期的创业idea,也是存在一定的物理属性的。
比如说对于设计师来说最care的是什么?就是它的服装到拆解服装的版型,服装的廓形等等一系列的过程。当我们在建造虚拟时装的时候,是要把这些素材共享出去的,比如说我们跟不同的平台去合作之后,去建立出完整的一个虚拟时装作品之后,购买者他通过购买是可以去打开作品所有的链上数据。但是作品在区块链上面有原始代码,我认为这是某种形式上保护了购买者以及创作者。
Blair: 从制作方角度会不会有一些想法或者心得?因为你们毕竟做的项目也会比较多一些,相信客户也会跟你去探讨这些问题。
MENGJIE:我们看来看传统的链路,它其实是非常分散的。不论是在它的原创的一些素材,还是在它最终的一个交付的情况下,在Web2.0下我们很难去对它的完整版权做到一个很好的追溯。在Web3.0的情况下,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原创版权的技术手法去做到一些相应的追溯。
其次的话是在数字化创作的过程中,它既然已经在这个数字环境里面去创作了,就对应的会带有一定哈希值。如果是被其他的应用调用的话,可以做到被追溯的情况,需要带到终端再次去做二次的上链或应用。相信未来我们对于版权的一个保护也会更加的完整。
Blair: 最后想问问大家在数字时尚整个产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你们觉得未来会不会有什么新的职业出现?
OZ(曾晓):实际上我们现在的乌比克厂牌里面所有的虚拟IP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AI属性。未来也会打造更多具备不同标签、职业或行业的虚拟人。这会产生大量的需要熟练这些技术的人才。
MENGJIE:会产生虚拟材质这样的研究机构。
CHENPENG:未来可能会诞生更多的虚拟身份的时装设计师,这也是我们未来也比较期待的。
@MERROR 工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SIGN SOCIAL”(ID:designsocialofficial)。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