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壁画选萃丨希腊壁画——人神共存

世界壁画选萃丨希腊壁画——人神共存

虽然希腊文明出现较晚,没有被列入“世界四大文明”,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与其它文明媲美,并对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从而成为欧洲文明之源。


希腊文明的特点是“人神同形”。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穿戴和人相同。如果动物也能从事艺术活动的话,它们也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的一样,这是他们形成的艺术观。世界各地文明都有神话,都有自己对于神的形象的理解,有的人兽结合,形象怪诞。但希腊人认为神明就应是最完美的人的形象,男子强健,女子美丽。




克里特岛上彩绘壁画中头戴花冠的美女


克里特岛是希腊文明最早出现的地方,那里的米诺斯王传说是宙斯和欧罗巴之子,在岛上建了庞大复杂如迷宫般的建筑群,柱子刷成红色和蓝色,刻有雕塑,墙上装饰着壁画,五彩缤纷。整个岛简直就如同一座海外仙山。


然而,在3600多年前,克里特文明突然消失了。有人推测,这是由于受到距它不远的圣托尼利岛海底火山的爆发所影响。


那次火山爆发把圣托尼利岛炸掉了一小半。后来的发掘发现岛上曾产生过繁华的商业城市,属于克里特岛文明,建筑和壁画的风格都非常相似。




克里特岛上彩绘壁画中头饰艳丽的三美女




克里特岛上彩绘壁画的残片


克里特岛上很多壁画都是手绘的,这些壁画的内容有的和神话传说有关,有的画着岛上的居民,有的画着花草和鱼类,有的只是纯装饰性的图案。风格基本写实,略带有夸张的装饰性,都是勾线加重彩平涂,没有晕染,没有光影和明暗。跟埃及和“两河”的画相似,也有“正面律”,人物都是侧面的脸,却有正面的眼睛,侧面的脚和正面的上身。


圣托尼利岛上的壁画也是如此,画着的都是和平生活,有拳击、格斗、摔跤、航海、捕鱼、歌舞、拈花,以及鹿、羊、鱼、海豚等动物,一派升平景象。也是单线平涂加彩、基本写实带变形的风格,也有“正面律”。




圣托尼利岛上的彩绘壁画




圣托利尼岛上的彩绘壁画,提鱼的人,他们有着巨大的正面的眼睛


希腊壁画的材料和风格多变,有手绘,有石浮雕,也出现过马赛克镶嵌,少量有青铜浮雕。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石浮雕,早期是装饰变形,后来写实。


用石料来构造神庙和雕刻,源出于埃及,这一做法被希腊所师法,雕刻艺术后发先至,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影响很大。早期的作品还带有埃及的痕迹,僵板而变形,但到了后来的古风时期就渐变为以最美最强健的人体为模特、以写实的风格来创作。对人体的结构、解剖和力学的研究,导致了他们用比例和尺度、用“数的和谐”来作标准,已臻完美,从而为后世百代作了垂范。




德尔菲神庙有阿波罗和赫克勒斯争夺三脚祭坛浮雕的破风和诸神大战巨人浮雕的檐壁




德尔菲神庙上的人狮大战浮雕




德尔菲神庙石柱下的浮雕装饰 


希腊浮雕少有埃及那样满墙满壁的大幅作品,主要是作为神庙的装饰,偶尔也用作纪念浮雕。神庙是希腊最重要的建筑,是供奉诸神的殿堂,除了庙内的主尊神之外,在神庙的四周墙上都装饰有描绘神的功业的浮雕,尤其是在神庙正面的三角形墙上,以及檐下柱头上的一圈,叫檐壁的部位,都是采用浮雕来装饰的重要部位。无论是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还是在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里,被浮雕所装饰的都是这两个地方,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其它的文明。这是信徒们瞻仰神庙视线所及的最重要部位,它既有主题性,又具有装饰作用。


德尔菲是供奉阿波罗的道场,在神殿和希弗诺斯宝库的三角形墙上和檐壁上都有著名的浮雕带,内容都是希腊有关阿波罗的神话,画面上都是比例匀称的人体,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兽,人与物,一一组成了和谐的整体,有静有动,有疏有密,又适应了建筑的几何形状限制。




雅典卫城帕台农神庙檐壁上的浮雕




雅典卫城帕台农神庙三角墙上的浮雕


与之相得益彰的还有雅典帕台农神庙上著名的浮雕带,场面更加壮观,这是出自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斯之手的佳作,把经历了40年的希波战争后举国上街欢庆胜利的场面雕刻在白石上,人马交错,互相穿插,处理得体。


当这些石刻浮雕刚落成的时候,并非如现在所见的是素白之材,希腊人也曾在浮雕上面加饰了色彩,有的部位还贴金包铜嵌象牙, 以与装饰华丽、金碧辉煌的神庙相适应,只不过经历了千年时光,已经把这些铅华淘洗殆尽,现出原色罢了。




▼点击下图订阅2023年《美术报》





 
 编丨黄俊娴  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幽上一默丨肖像漫画的“捕快本色”
牟湘波:不设限,雕刻心中的“诗和远方”
上博大展丨“从波提切利到梵高”,52件油画讲述经典欧洲美术史
苏州工业园区书协理事会作品选刊

新闻记者形象宣传片

新征程·新起点·新高峰——本报专访浙江书法院院委会主任赵雁君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