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本期我们解答之前大家留言对做自媒体的一些高频问题。
之前还有想转行产品经理/公务员/游戏的高频疑问解答可查看历史文章
本期邀请到的分享嘉宾有:
小樱:【建走偏锋】,主做公众号,小红书
令狐冲:【求职小队】/【令狐冲剂】,主做公众号、小红书、B站
鸭鸭:某建筑头部公众号主编
小熊先生:家居/好物分享博主,粉丝12W+,主做小红书,抖音
果味:【ArchKey】,主做公众号,小红书,小宇宙
柳公子:【柳公子说】,主做B站
目录
1.你是全职在做自媒体吗,是团队还是个人运营?
2.当初为什么会想做自媒体,是如何选择你做的这个赛道的?
3.现在还有什么适合建筑学生适合做的自媒体话题吗?
4.公众号,小红书,抖音,B站这几个平台的流量和特点是什么,我该选择在哪个平台做自媒体?
5.你是如何坚持更新的?
6.做自媒体要怎么涨粉,如何变现?目前你的收入情况如何
7.做自媒体有没有面对非议过,如何度过的?
8.对新手做自媒体有哪些建议?
1、你是职在做自媒体吗,是团队还是个人运营?
小樱(建走偏锋):
个人运营,非全职,平常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本职工作上。
令狐冲(求职小队):
没有全职,兼职干干。有团队运营,人还挺多。
鸭鸭(某建筑头部公众号):
兼职的工作,全职的强度。我们是团队,我接触的绝大多数个人账号不做团队的只有一个原因:收入支撑不起来。
小熊先生(家居/好物分享博主):
不是全职在做,还有别的工作,实业好像感觉更踏实,自媒体不知道未来如何。
我是个人运营,因为目前还刚刚起步,但有一起合作的小伙伴们。
果味(ArchKey):
我们都是学生,不同板块由不同人负责。
柳公子(柳公子说):
个人运营,非全职。
2、当初为什么会想做自媒体,是如何选择你做的这个赛道的?
小樱(建走偏锋:说说大家离开建筑圈的故事):
硕士时为转行做了不少努力,在家上网课太闲灵光一现的冲动,以及对文字的一点小小热爱,就促成了我开始做公众号
令狐冲(求职小队:设计/土木人的求职平台):
当时在秋招,发现找工作的时候有很多信息差。如果能有机会获取到这些信息,过程里能有人一起指导一二,可以少走很多很多弯路,那很多人求职的结果会大不相同,这是驱动我做公众号的第一源动力。
第二点其实就是希望有一个发声的机会,而不是每天看各种广告,想分享一些我们这种求职人真正的现状和想法。但是当时没有类似的公众号,基本都是信息工具人。所以当时就想自己做一个公众号,做一些相关内容。其实也没有太多所谓的自媒体的概念,只是想有个分享和发声的平台。
鸭鸭(某建筑头部公众号):
完全是兴趣导向,在这之前我就对媒体很感兴趣。是从纸媒入手的,做过校报,也被老师推荐过去人日实习。
纸媒体验了,就开始好奇新媒体是如何运营的。正好碰上当时的老板需要一个有建筑背景、又对传媒有兴趣的人。有人付费让你捯饬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当然没有拒绝啦...
工科专业在媒体行业是不太受认可的,不然这么多学生选新闻、学广告毕业之后又去哪里就业呢?做建筑类的自媒体只是在“全新的行业”与“本来的专业”之间的交区做了对我个人而言最合理的选择。
小熊先生(家居/好物分享博主):
两个原因:1、要有时间尝试副业:有一阵子时间比较多,没什么事做,于是想着不如尝试做做,反正也不需要任何成本。2、真诚是最打动人的:要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与特色,然后将它展现给大家。不然自己别扭,大家看着也会别扭,到后期越来越不知道拍什么,但做自己的话,感觉可以一直拍下去。
果味(ArchKey:专注于建筑考研案例学习):
开始是因为我考研成功,就在公众号上发了些自己做的快题,作为学习的总结和分享;后续因为团队成员加入,融合了大家的想法,公众号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学习空间,其内容更多取决于团队成员想做什么。
柳公子(柳公子说:谈天说地UP主):
很羡慕那些扎扎实实靠内容输出,已经成名的U P主(比如半佛), 我想和他们一样。
3、现在还有什么适合建筑学生适合做的自媒体话题吗?
小樱(建走偏锋):
若说现在建筑相关最火的大概都是转行、吐槽吧,但做自媒体很忌讳追着热点潮流走,还是要多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在哪里,能够长久输出什么内容才是王道,不要过于局限在自己是“建筑学”的身份。
令狐冲(求职小队):
转行和吐槽几乎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热门内容了。也可以做知识分享类,比如我们在做的一些内容。但是做知识分享其实是很累的,看的人要少的多,毕竟大家都爱看热闹。经常是高投入,低产出,写了很多,很干,但是大家都不愿意看。
从难易程度来说:吐槽>转行>干货,三个类型对人也有不同的要求。
鸭鸭(某建筑头部公众号):
既然是“自媒体话题”,那这个“适合建筑学生”这个前缀会让我觉得略有些摸不着头脑(笑),什么是“适合建筑学生”?建筑、学生,这两重身份是金钟罩铁布衫吗?
能打动人、吸引人的东西是有共性的,这种共鸣不限定于某一个专业、某一个身份。做自媒体不是为了巩固某个专业的护城河,没有你幻想的那么多人关心你是什么专业出身,一个专业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但学校是可以的)
放下“我是学建筑”类似的执念,有非常多话题可以选。执着于建筑或学生的身份不会对眼下的境遇有任何加成。如果抛开建筑没有别的兴趣和优势,好好做个(建筑)学生更实在。不要太过焦虑“哎呀我选了建筑未来都完蛋了”,随着你个人的成长,机会和选择100%是更多的(这个成长不是只长年龄的意思)。
小熊先生(家居/好物分享博主):
我感觉大家可以试着跳脱开“建筑”,其实除去建筑学生这个身份,每个人都有其他的特色。
建筑的圈子很小,用户非常有限,不如勇敢跳出建筑的圈子,做一些泛娱乐的视频,受众会更广一些。
果味(ArchKey):
现在最火的大概是建筑学生如何转行吧(笑),但风口也就这几年,还是要想清楚。
柳公子(柳公子说):
可以聊聊职业职场,为人处事什么的。
4、公众号,小红书,抖音,B站这几个平台的流量和特点是什么,我该选择在哪个平台做自媒体?
小樱(建走偏锋):
我只做了公众号(小红书佛性更新)。首先做自媒体要先明确自己能输出的是图文还是视频:图文素材易收集,成本低,但流量少;人都是不爱动脑的,短视频是大势所趋,且视频可以投放在多个平台上,但是拍视频(如果想做的好的话)要花费的精力远大于图文。还是要想好自己想要做什么方向的自媒体,再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去选择平台。
ps:我感觉小红书是对素人最友好的平台了,新手可以试试。
令狐冲(求职小队):
推荐小红书,其次是抖音。
这几个平台我们都做了,甚至包括今日头条、知乎、视频号等。尝试很多其实都没有做得很好,所以这里只能给大家一点点个人的经验,这几个平台大概的特点:
小红书:势头最好,成本最低,完成1000粉丝起号之后会很快。变现较好,美妆、美食、家居、生活这一类的变现速度和实际收益要好的多的多。(再来一次我们应该做工地/设计院美妆/美食),最适合个人做,外引流越来越难了。
抖音:流量变现也很好,但是做的难度要大很多,我理解视频制作难度是大于图文的。而且抖音要做起来需要投钱,投抖+是门学问。
公众号:现在谁做公众号谁就是大傻逼。真的。
鸭鸭(某建筑头部公众号):
公众号:流量比较吃账号体量;公众号的基数和用户习惯在这里,虽然文字内容式微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死不了。
小红书:从选题、内容、形式,都和女性还有消费(请注意这两个类目是分开的)捆绑比较深;特点是玄学。和做爱豆一样,有人格魅力不够,还要有资本捧,最好再是入局正值好的时机。属于既要又要还要哈哈哈。
抖音:流量大,预算多,需策划,要下沉。
B站:依仗破站本身在未来计划发展、又能发展成什么样的平台。流量直接变现的钱平台本身是越给越少,不直接变现不是很要紧,关键客户也倾向于把预算放在抖。现在做比较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没说视频号?我令起一个:微信正在大力扶持,也可以直播带货。假以时日说不准会成为魔法。
还有微博:别碰。(小樱插一句:真的别碰)
小熊先生(家居/好物分享博主):
公众号:这个不是很了解
抖音:非常难做,需要投很多钱,需要很懂运营,对内容质量要求很高,但收益上限很大
小红书:对素人比较友好,鼓励优质原创视频,如果视频质量不行,投钱也没用
B站:长视频比较有优势,但是对视频质量要求非常高,不过B站的小伙伴弹幕留言很有趣。
果味(ArchKey):
我们做了公众号,小红书,小宇宙。
做小宇宙音频是为了切合建筑学生熬夜画图时需要听故事的诉求。这几个平台里,小宇宙是个小众播客平台,里面的建筑学生就更少了,小红书偏向轻松随意记录生活,公众号算是最正式严肃把控质量的平台了。
选择平台方面,图文方向推荐小红书,视频方向推荐小红书和视频号,视频号的质量更高,内容和用户的日常生活更息息相关,抖音虽然也可以做到兴趣推荐,但是需要花很长时间去驯服。
柳公子(柳公子说):
公众号商业价值最高;
小红书适合种草,偏女性化;
B站有自己的亚文化,适合学生党;
抖音就是无所不包的大平台
我个人现在比较看好视频号和抖音,感觉短视频才是未来趋势。
本期就先到这啦,下期继续更新咯。如果你还有什么和自媒体有关的问题,在留言区写下来吧~我们会尽力帮忙搜集回答的。
- TBC -
编辑:小樱
往期推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走偏锋”(ID:jzpf011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