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设计 | 生活废料的再利用

可持续设计 | 生活废料的再利用





搜集通过来自六个方向的可持续设计作品(Green Design Objects ),我们希望与大家共同感受到设计的能量,体味日常生活中的绿意,走向与万物永续共生的未来。第二个动作,来看看生活废料的再利用







全球最酷的“脏脏包”

———————————

FROM TRUCK TILL BAG 











这些看起来脏脏的单肩包设计于29年前,
可以说是快时尚的“反面教材”,
却被粉丝们誉为“全球最酷脏包”。
背着它们在街上相遇时不仅不会尴尬,
反而有一种同道中人的默契感。




     1993年的某一天,住在瑞士苏黎世的两兄弟正为没有一款功能齐全又防水、结实的包袋而苦恼。当时还是从事设计专业的他们每天用单车通勤,望着公寓外拥挤的交通,眼前的车水马龙瞬间给了他们灵感,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动手用回收来卡车防水油布、自行车内胎和汽车安全带做了一款邮差包。那个时候,还没有“升级循环”和“可持续性”这样的话术,他们只是凭直觉想到:为什么要为我们的包去买新的材料,何不给旧物一次焕新的机会?

     由Markus Freitag和Daniel Freitag兄弟俩创立的可持续时尚品牌FREITAG就这样在苏黎世一间狭小的公寓里诞生了,并逐渐风靡全球,其第一只包袋也在2003年被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至今,成为环保时尚设计最成功的典范之一。他们为这第一款初代产品命名邮差包F13 TOP CAT,是FREITAG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至今仍在生产售卖。









     但设计生产这样的“脏包”绝非易事。二手卡车防水油布也有其优点和缺点:油布顶着风雨和烈日随卡车行驶数万公里,让它们自带岁月痕迹和工业质感,FREITAG的这种“基因”也意味着油布表面可能有破洞或者裂纹。在原料到达工厂后工人会进行细致的检查,将不能使用的部分切掉,如果瑕疵很小,设计师会在袋子设计过程中围绕它们进行切割,最大限度地使用原材料。

     设计一款新产品要经过各种测试、反复调整,直到最终投入生产。Markus Freitag告诉我们:“通常一款产品从构思到投入市场的背后大约需要16个月。”







     而让一件产品从收到原料设计加工甚至使用周期、降解所有环节都做到可持续,更是极大的挑战,但对FREITAG来说却是近30年来最顺理成章的事。从Freitag兄弟骑着自行车在一辆废弃的卡车油布上切下第一个包以来,他们考虑的就不仅仅只是应用回收材料,而是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实现升级循环。

     在苏黎世工厂的屋顶收集雨水,以便在清洗脏油布时节约淡水,并开展修理、借用、交换等活动尽可能延长每个包的生命周期。随着F-ABRIC服装系列的研发,这一理念更是做到了极致:这些衣服由植物纤维、大麻和亚麻制成,连同衬衫纽扣、标签和线都是可以完全降解的,一旦这件衣服完成它的使命时,它们真的毫无痕迹地消失在地球上!









把你的玩具变成椅子

———————————

THE CHILDREN'S CHAIR 







几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父母讨厌和孩子喜欢的超大塑料玩具,
孩子的玩具 90% 的选择都是塑料。
两位安特卫普设计师花了两年时间
坚持回收旧塑料玩具并探索可持续的方法,
然后ecoBirdy就诞生了。



     2016 年,ecoBirdy 研究了现有的回收工艺,并开始为自己的工艺制定计划,主要目标是克服回收混合塑料的障碍,特别是塑料玩具的废料。通过人工分类和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终于生产出与原始塑料质量相似的回收塑料。分拣过程是劳动密集型的,但生态效益是值得的。100%回收塑料的回收并不容易,要在保证安全和坚持高质量方面做很多努力,因此它比用原始塑料制造产品更加复杂。







     ecoBirdy所有产品均由eco乙烯®制成,这是一种由ecoBirdy自主开发的创新材料。ecoBirdy通过专利技术制作出名为“ecothylene®”的环保材料。这种新型环保材料是用100%从未使用过的玩具中回收的塑料废料制成的。该系列包括Charlie the Chair、Luisa the Table、Kiwi the Storage Container 和 Rhino the Lamp,由于采用了塑料碎片,因此具有类似水磨石的斑点外观。每个产品中使用的塑料废物都是100%安全的,因为它们在回收过程中经过仔细分类和清洁。







     其中最经典的产品Charlie Chair通过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查理椅可以提供孩子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坐姿形态。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它既轻又非常稳定,因此,孩子们可以随意移动它,它也不容易翻倒。回收的塑料玩具碎片在设计中清晰可辨,构成了独特的斑点外观,这使设计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点。为孩子们创造可爱的物品外,他们也同时提高了人们的可持续意识。









用汽车余料做衣服

———————————

OHMIE CREATED BY CITRUS 











有一天,
我们穿着回收的汽车废料做成的衣服去工作、运动甚至约会,
这不是某个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而是已经切实发生的事。 



     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资源,除了众所周知的汽车核心发动机、底盘、车身、变速箱以及电气设备,汽车上安全带、安全气囊和汽车座椅的消耗是大家容易忽略的。然而车规等级的这三个部分却有着超出一般面料材质的特性,因此诞生了BLUE SKY LAB。







     BLUE SKY LAB是NIO Life旗下的环保时尚品牌。它所有设计产品的原料都来源于汽车制造中剩余的“安全带seat belt”“安全气囊airbag”以及“巴斯夫皮haptex”。设计师根据三种车规级面料特性设计成相应合适的时装单品,实现废料的循环再利用

     2021年10月15日,品牌首个成衣系列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发布。以安全带为线索材料,加入再生棉、环保牛仔等多种环保面料制成的廓形马甲、阔腿裤,以100%安全气囊面料制作而成的概念连衣裙,以巴斯夫皮为核心面料,结合回收羊毛、尼龙等多种环保面料制成的工装外套纷纷亮相。除了视觉上前卫的工业机能风格,环保可持续的理念也赋予整个系列更先锋的特性。











     除此之外,遵循环保可持续的品牌主旨,BLUE SKY LAB还与世界知名设计师、品牌跨界合作,在材料到研发中探索更多可能性。“No waste on earth”的slogan已然深入人心,面向环境友好、面向可持续、面向未来的BLUE SKY LAB恰逢其时。以材料为核心,用设计做润饰,它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让渔网“上岸”

———————————

LET THE NETPLUS "GO ASHORE" 










在Patagonia一款用渔网升级再造的飞盘上,
俏皮的涂鸦生动展现着南美沿海渔民社区回收废弃渔网的过程。
这便是这枚飞盘材质的来源,
而其背后守护地球的初心也随着户外爱好者的足迹,
沿着大山大海律动、蔓延开来。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海洋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多的鱼和更好的生活需要借助渔网来实现。而对于海洋生物而言,这些通常需要经过600年才可被降解的渔网,把浩瀚的海洋变成了一个“超大型垃圾场”,经久耐磨的尼龙制成的废弃渔网会散布在全球各个海域,严重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如果可以把这些海洋生物“杀手”变成户外运动中的飞盘、滑板、遮阳帽,甚至夹克呢?“循环再造”界的大佬——环保户外品牌Patagonia 实现了看似不可思议的设想,通过与深耕于渔网回收的Bureo公司合作,后者在南美当地渔民社区建立工作站,废弃渔网被分类、清洗、粉碎,然后回收成NetPlus材料。

     这种100%可溯源的材料,可以被制作成纱线和高密度聚乙烯,“化身”为户外运动用品,使得每年数百吨被丢弃的渔网远离海洋,并为沿海社区的渔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在Patagonia一款用渔网升级再造的飞盘上,俏皮的涂鸦便生动地展现着整个回收的过程。









     早在1980 年代,Patagonia便成为了全美第一间使用再生纸制作产品样册的公司,并在公司全面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停止使用塑料袋盛放垃圾。他们积极支持着那些不属于自己产业链内的草根组织,1986年,承诺每年向这些环保团体捐出10%的公司利润,还在全球率先发起“1%的地球税”计划,即把其在全球各地销售额的1%用于当地的环保项目,同时号召超过1300 间企业加入此列。

     Patagonia 甚至认真倡导着大家进行“反消费主义”的自我审视,每年热火朝天的“双11”和“黑五”,他们却在一旁冷静地劝导着“少买点,多想想”;近几年开展的“WORN WEAR修行”项目则以“新不如旧”为旗,为大家修补旧衣,也持续回收已破损不能再修补的Patagonia装备,消费者甚至可以把穿过的旧衣卖给Patagonia,以降低地球资源的消耗。







     这个充满使命感的“激进派”从未停止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求解决环境危机的办法,从1994 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件由回收雪碧瓶制作的抓绒外套,到如今回收渔网升级再造的NetPlus®逐渐应用于越野、攀岩、钓鱼、冲浪等100 多个风格系列中,并且仍将继续广泛在更多生产线中推广,进一步减少对原始提取材料的影响和依赖目前,Patagonia87%的产品都是通过回收材料制成的。

     深蓝天空的背景下,青色山峦连绵起伏,一线绯红的日光穿透在云雾间,这是创始人Yvon Chouinard1968年第一次抵达巴塔哥尼亚高原,攀登菲茨罗伊山峰时拍下的黄昏,山脉的轮廓也成了他日后创办Patagonia的logo原型。几十年来,在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优质装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Patagonia一直用实际行动让地球上如logo那般纯净而壮美的自然永不落幕。





继续阅读:可持续设计 | 食物废料的再利用


内容编辑整理自《LOHAS乐活》GDO100特别号
图片及信息均来自于设计品牌及社交媒体,版权归其所有。




· END ·





· 推荐阅读 ·

公园的墙从哪里来,又为什么被时代淘汰?
NBS | 城市河流与洪泛公园
NBS | 城市中的活水湿地
划船上班,桨板聚会……河流可以跟人多亲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可持续景观研究院”(ID:yushuijief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