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之下,对设计已形成认知的大众,不仅只在看设计,而是开始更多维度、更深层次地感受设计。
与之相对应的,对一个设计类展会而言,只是单纯的展示,是远远不够的。
设计,还可以为大众,为社会,贡献出怎样的力量?
这一次,以“BEFORE 2060 为可持续发展设计”为题,作为北京经典设计活动的751国际设计节,将视线投向了“可持续发展”。
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大背景下,设计能做些什么?
带着这样的问题,751国际设计节不仅与设计相关工作者展开着交流与讨论,更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一起参与。作为深度合作媒体的Z Media|知了Home,也在这个秋日,带着思考,走进了751园区。
展览、论坛、活动三大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的版块,是751国际设计节的特色之一。
通过各感官维度体验的深入,展示设计的力量,传播各式前沿设计观点,为人们打开看待世界的新视野。
“751国际设计节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和延展。”751国际设计节发起人严明丹介绍,伴随着公众对于设计认识的深入,751国际设计节不断发展,希望能够引导大众关注到设计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共同参与时代命题的讨论。
即便是在当下这个人人都在谈论可持续的时代,751国际设计节希望能够探索出这一话题的独特性——一种预先性的,而非设计之后或者过程中的可持续。
本次751国际设计节共设有15场各具特色且又在大主题上具备高度统一性的展览、11场不同切入角度的“可持续×设计”专业论坛、3场不同形式的活动。
此外,设计节还特别增加倡议版块与设计节元宇宙版块,让观众的体验丰富度再度升级。
面对这个飞速发展而又危机重重的地球,我们要如何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主题展览「置身何处」聚集了多学科的研究与观察实践,讨论物质与生命的本质性和历史性,展现着在这个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联性。
在751火车头广场中,还有 Studio miman 为“置身何处”设计的户外装置作品「繁杂广场」;Studio Ossidiana向人类和鸠鸽科鸟类之间的复杂关系致敬设计的「鸽子塔」,也在与展览理念相互呼应。
由34位来自不同省份及自治区的优秀设计师作品组成的公众展「生肖34」、展现751历史的「浓浓工业情 摩登时尚范」摄影展、以移动展览厅形式亮相的「美丽公约」移动文明驿站……正在从不同角度展示着人与自然、历史、社会之间的关系。
组合空间与设计力量的三联书店READWAY 共创共生艺术空间、郭隆耀个展「黄油、咖啡、馒头」、虫洞空间中的「蒙德里安虫洞诞生记——从空间到生活的可持续」分享、艺术家韩宁创作的“太空狗”原型与全球30位艺术家跨界合作的「Puppy Tang Space 太空狗特展」……讨论着空间、设计、艺术、创意为生活带来的改变。
公共装置展「造海」、「同质·异构」,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展开探讨。因果、表象、结构、自然……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当下的我们正为此不断努力。
在车谷小镇的车辆静展,通过大众互动及线上运营,多维度展现新能源车带来的“人·车·生活”。
征集了百份站酷设计师与创意人作品的专业展「环保面孔100」、集中200余位作者600余件作品的「字道——汉字设计的现代之路艺术展」,以专业角度展示历史与生活中的设计与创意力量,探讨设计对于未来的影响。
论坛版块中,设计工作者们从可持续生活、可持续社区营造、非遗文化可持续、可持续商业美学、城市更新、循环设计等众多角度出发,讨论设计创新如何为绿色、循环、可持续注入新活力。
迈向可持续未来的路上,设计者用思考与实践,保驾护航。
今年的活动版块中,751国际设计节设置了多场精彩活动。
以正在不断枯竭的“水”资源立足点,融合现代舞的生命力,北京现代舞团作品「水·问」带动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盖娅女神的盔甲・青苔缸工作坊」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亲手设计、打造专属青苔缸的机会,将自然以更艺术化、个性化、私人化的方式融入生活之中。
新增版块同样是本次设计节的亮点之一。
“作为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项目,每一年,751国际设计节都在尝试用更多、更新的方式,点亮不一样的光。”严明丹介绍,元宇宙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其出现也为人们开辟出了全新的世界维度。
元宇宙版块是一个751的线上园区以及线上社区。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云逛”设计节,在对线上空间的探索中,增强线下空间的观展体验,并通过元宇宙版块的游戏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可持续概念的理解。
对于751设计节来说,元宇宙版块既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深化与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在这个“有点像751但又不完全像751”的线上空间中,不同的体验认知得以被共享。
此外,751国际设计节联合央视网共同发起了环保倡议版块:通过发起倡议每个人都去关注身边各类小事,深化对可持续的了解,以行动参与可持续发展进程。“希望可以和媒体联合,让倡议产生更大的回响。”严明丹表示。
对于观众而言,主题展览,是了解整个设计节核心思想最为直接的渠道。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是一种对于“关系”认知的加深:我们需要了解,在这个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之中,我们与周边社会、自然甚至是整个星球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里,我们的行动,又将为所有与我们相关的一切带来怎样的影响?
以“置身何处”为名,独立策展人何京蕴(Anouchka van Driel)与miman工作室创始人周衍(Anne Zhou)携手,通过三个章节,展示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观察并探讨人类可能面对怎样的极端处境,以及面对未来人类可以采取怎样的行动。
“展览希望能够展示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更多视角。”何京蕴告诉Z Media,对于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地如今已有不少从材料使用、生产环节、日常习惯等具体方面出发的探索与实践,但还有很多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可持续性的因素尚未被意识到。
“个体、群体、空间、环境、自然、这颗星球上不断出现的变化……都与我们相关。”何京蕴表示。
“置身何处”策展人何京蕴
展览的英文名“The Planetarian”是一个虚构词,是一个包含众多可能性且又无固定含义的虚拟形象。
展览希望借由对这个虚拟形象的描述,唤起人们对人类社会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后果(Consequences)”章节,展现了人们在拓展材料生命周期上做出的探索与尝试。
生活中的垃圾、淘汰的电子产品、随季节残败的植株……在设计者们的探索中,这些我们身边能够轻易获得的东西成为新的材料与资源,与我们共同对抗着潜在的发展困境。
有学者指出,在生命体尚且还只进化到藻类的阶段,地球有可能是一颗由藻类的紫色染遍的星球。
“非现实 (Nonrealities)”章节在或深或浅的紫色中,将生命拉回到最初的状态,以一种如同“逆向进化”的视角,展示着我们与万物之间的深刻联系:
虽然有着不同的外形、色彩、生理系统,生活于不同的环境之中,但我们与万事万物,皆是诞生于同一片紫色的海洋中。
“置身何处”策展人周衍
我们和我们所生活的整个系统如何被构建出来的?
“未知(Unknows)”章节呈现出了一个如同外星球一般的全新环境,并邀请观者在这个新的“星球”上进行创造。
我们想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未来之中?在重新搭建”世界“的过程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影响到的不仅是人类的未来。
通过三个章节,展览希望能够论述一个更宏大的观点:我们需要去超越仅以地球为主题的人类中心主义,去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处于复杂的环境和繁杂的历史漩涡中,而人类的生命、生活和职责也紧密地捆绑在其中。
“可持续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过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方向把控,也需要各类群体自下而上地参与。”
何京蕴表示,在她的观察中,中国在近年来开展了不少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各个群体都在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而这样大范围的参与,也切实地为社会带来了改变。
“设计节本身也是一件很公益的事情,我们也希望可以做得更公益一些。”谈及本次联合央视网共同发起环保倡议版块,751国际设计节发起人严明丹表示,“可持续并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也并非与个体无关的内容,在生活之中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事能够为可持续的未来助力。”
时间之中,设计的力量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751国际设计节首启于2011年,在12年间,来自国内外各行业、领域的设计大师、专业机构及设计媒体来到这里,围绕不同的主题,以设计为媒介,展示、交流、沟通、创想着关于生活与世界的更多样貌与可能。
严明丹告诉Z Media,751国际设计节一直关注着人群的反馈以及公众发生的改变,并与之相对应的设置能够与大众共鸣的理念与主题。从设计节的主题演变中,能够看出人们与设计之间,有着一种如同共同生长一般的关系。
“早在约10年前,751国际设计节就已经有过对可持续发展话题的讨论,这个话题在当时可以说是超前的。”严明丹介绍,“到了2022年,伴随着气候、环境、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心态变化,以及在新观念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日渐活跃,这个话题也迎来了新的讨论节点。”
观念与人一样,都在社会的发展中成长。
对于可持续发展,我们最初聚焦材料、生产、工艺等某一具体且看似与日常有一定距离的切入点,在实践中逐步改变着社会,也在社会的改变中体会到个体与群体、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深度关联。
如今,人们对于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体验,对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也开始有了更清晰的图景。
我们可以以更为成熟的姿态,更深入的理念,去实践一些事,呼吁一些事,改变一些事。
在严明丹看来,751国际设计节的目的不仅是带来各类设计、理念的展示、交流与碰撞,更重要的是以设计为媒介,触达更多群体,让更多人能够更好地参与进对于当前与未来生活的思考、讨论之中。
“好的设计节就像好的设计一样,需要具一定的有弹性与适应性,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得无用,而是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并在现有的条件中生长与拓展。”严明丹说。
据悉,今年751国际设计节的主题展「置身何处」将延期至11月29日;「字道——汉字设计的现代之路艺术展」和展现751历史的「浓浓工业情 摩登时尚范」摄影展,将分别于11月20日和12月2日落幕。
从改变世界,到改善世界;从观看对于可持续的探讨,到参与对于可持续的探讨;从模糊的可持续未来,到2060年有具体目标的可持续未来……
751国际设计节是引领者也是陪伴者,与我们一同向未来走去。
接触设计,
了解观念,
理解世界。
设计活动之中的我们,
既是观众,
也是参与改变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了Home”(ID:ZMedia00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