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姜特立
策展人
施晗
主办
朱广贺 赵国林 石双樑
柴天鳞 张木奇
前 言
印,即信也。古往今来,印章是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信物,见印如见其人。
据载,两汉时期,上至王公亲贵,下到阿猫阿狗,几乎人人皆有私印,一枚仅有围棋格大小。以肖形印为例,因当时穷人家的孩子没正经名字,父母便随意给起个贱名,如带“狗”字的孩子长大后便会买颗印,上面刻着一只狗,即代表自己,如影随形,走哪儿带哪儿。当时篆刻仅为实用,刻制者皆为工匠。
随着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篆刻的实用性渐渐被艺术性取代。宋以后的文人,情感表达已不仅限于诗文书画,还喜欢把最铭感的心事郑重刻在石头之上,以致于“金石可镂”。发展至今,刻印简直是一个心理疗愈的过程,在苍蝇之微、方寸之末,有万千情绪流转。
在刻印的每个瞬间,他们付出所有心力,在石屑游移中,迸发而出的是诗意的梦,是回归的性灵,那简约至极的寥寥数字,斜溢出无尽的情感幽光,即便是不懂印的人,在看到它的第一眼,也会被线条的疏影横斜、刀笔的浓妆淡抹所打动,感染人于无声无息之中。印章的趣味,值得在慢时光中感受。
喜印之人有在新年启用一枚新印章的习惯,或室名别号,或寄趣闲章,多在新年之始启用,以取新岁吉兆。“一岁一礼,一寸欢喜”,印石刻下的,不仅是他们的当下,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本期推出的朱广贺、赵国林、石双樑、柴天鳞、张木奇五位艺术家,他们在篆刻领域耕耘多年,本次受邀参与大米艺术篆刻专题线上展,都非常认真对待,皆从新近创作的众多作品里精选了部分印作,每一枚出自他们灵魂的喜爱,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批作品,既是他们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种敬畏,也是对疫情当下的痛苦回眸。但不论以何种面貌面世,艺术之下,都是他们现实生活的一种纪录罢。
作品品鉴
朱广贺(1964—),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陶艺篆刻委员会主任,绥芬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绥芬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老北风印社社长。
主面 | 生欢喜心
边款 | 生欢喜心 入清凉境 壬寅冬月 老钝赵国林
材质 | 老挝石(鳌钮)
尺寸 | 3.2×3.2×7.5(高)
售价 | 950元
来源 | 作者本人
主面 | 神游万古
边款 | 神游万古 壬寅 赵国林
材质 | 老挝石(牛钮)
尺寸 | 3.5×3.5×3.8cm(高)
售价 | 1150元
来源 | 作者本人
主面 | 以意为之
边款 | 以意为之 壬寅岁末 赵国林
材质 | 青田石(龙钮)
尺寸 | 5×5×3.5cm(高)
售价 | 1180元
来源 | 作者本人
边款 | 复归平正 孙过庭治书名句 壬寅冬 得意堂赵国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米艺术”(ID:zouxun194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