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oz Antique Life | 时光煮雨,纵览装饰画百年之间艺术风格的变迁

33oz Antique Life | 时光煮雨,纵览装饰画百年之间艺术风格的变迁


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

                                       ——乔舒亚 雷诺兹

 


尼古拉斯·梅斯《Portrait of an Unknown Family》

1670-1675年

 

就像保罗塞尚所说的“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达自己。而画家则是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的感觉以及知觉到的具体化”一般,一名技艺非凡的画家手中肆意挥洒而出的画笔,无疑等同于一个妙笔生花作家的笔墨生香;或是描绘出风月无边,或是冷眼旁观人世间,又或是记录下岁月的变迁。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我们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每当我们凝视着墙上一幅幅年代、风貌都不尽相同的装饰画,无需任何过多的言语,就能感受到它们所记录下的历史上的那个曾经,与背后创作者笔下的千言万语,也将曾经的那个片段与记忆用一个小小的画框,就深深铭刻在观看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爱的花园《Garden of Love》

1633 年

 

而从西方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的角度而言,悬挂在墙壁上的装饰绘画除了起到装饰与点缀的作用外,其更像是能够反映出每个时代不同精神面貌与文化信仰的一种象征与符号,也是每个创作与拥有它的人的一种抒发自身情感,宣泄情绪思想的渠道。可以将装饰画的发展看作是装饰艺术发展的一个小小投影,不同的背景与时代下的精神信仰所发出的信号。

 

时光煮雨,岁月缝花,本次就让33oz复古文化带领大家一起追寻时光的脚步,横跨百年,去领略装饰画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迁。

 

中世纪的装饰画艺术

 


乔托《圣母登极》(Madonna Enthroned, Ognissanti Madonna)

约1310年

 

严格意义上而言,西方装饰绘画艺术的雏形应当是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壁画,但真正意义上的成型与发展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只是在文艺复兴的脚步姗姗来迟之前,西方装饰画艺术的发展,还要面临中世纪时期的万马齐喑与磨难。

 

当然现在我们所说到的中世纪,是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按照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即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其中的过度时期。

 


意大利罗马教堂的穹顶,扁平的绘画表现是中世纪的标志。

 

而处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大陆,大大小小的领主占山为王征伐频繁,加之宗教以神权称王,从而使得当时的艺术表现抛弃了古希腊与罗马时期所崇尚的写实主义,转而开始以《圣经》中的故事为灵感来源,源源不断以夸张的想象和趋向于扁平的画面来为宗教开枝散叶,所以中世纪的装饰画艺术,也被称之为“宗教装饰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画艺术

 


列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1494-98年

 

轰轰烈烈兴起于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一个富庶的小镇佛罗伦萨,在这里衣食无忧的学者们,开始认为中世纪占所据主导的神权地位和其倡导的禁欲主义,是一种对于人类天性的压抑与伪善,但是又苦于当时没有能够与宗教并驾齐驱的成熟文化体系取而代之,所以这些人文主义学者就只能溯本追源的通过以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之名,来实现表达自己文化主张的目的,而这便是文艺复兴。

 


拉斐尔·桑《雅典学院》

1510~1511年

 

所以文化复兴时期的装饰画艺术,通常都颇具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艺术神髓:即抛开了中世纪装饰画艺术因为着重于表现《圣经》中,超脱于现实之上的神权主义色彩浓烈的形式,转而开始着眼于围绕着“现实”与“人文”的主题进行创作。其中涵盖但不限于对人的信仰、欲望以及感官的具体描绘和憧憬,可以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兴文化运动。

 

巴洛克艺术时期的装饰画风格

 


卡拉瓦乔《圣多马的怀疑》

1602-1603年

 

在十六世纪末期过度到十七世纪之后,曾经在文艺复兴时代被那些人文主义学者和艺术家们,用以抨击那些不符合古典主义规范制作而成的艺术品的“barroco”一词,反而摇身一变,站在了那个时代的主流艺术殿堂的C位。

 

虽然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极尽奢华与炫耀之所能,强调运动与变化,突出光影与色彩对比的浮夸风格,是对曾经文艺复兴时代艺术风格的一种贬低与讽刺。但是由于当时科学精神的苗头开始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所以除了引起人们开始对周遭事物以及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也令这种在当时有些离经叛道的艺术表现风格,在装饰画的领域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戏剧张力与表现力。

 


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 

1599年3月22日 - 1641年12月9日

 

洛可可艺术时代的装饰画风格

 


拉图尔《蓬巴杜侯爵夫人》

 

在新古典主义还没有荣登大雅之堂前,洛可可风格一直占据着主流审美的殿堂。而“Rococo”这个词是由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并而成。同样也兴起于对巴洛克式的繁文缛节早已疲倦的法国宫廷。

 

相较于巴洛克风格中,强调基础原色与光暗之间的对比所呈现出的肃穆感,洛可可风格标志性的浅色调明显柔和了不少。而在题材上,洛可可时期的装饰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创造题材也已经逐渐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转而注重于用细腻柔美的曲线构图,开始描绘那些贵族之间的游山玩水与风月无边。

 


反映出当时时代的生活和风貌的画作

 

 

百花齐放的新古典主义与

印象派装饰画风格

 


阿道夫布格罗《天使之歌》

1881年

 

时间转眼就来到十九世纪,这一时间由于不再局限于宗教的桎梏,科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从而带动艺术也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而无论是逐渐兴起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人才辈出的印象派,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可谓是不拘一格,争奇斗艳。

 

在这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印象派的莫奈、马奈、德加,乃至后来一幅画都能拍卖出天价的后印象派荷兰画家梵高。而印象派这种开始被传统的学院派所诟病的,恰恰也是它们开宗立派的根本,就是它们对于传统绘画线条概念的模糊,以及对于光影色彩斑驳的出色运用。

 


莫奈《日出 印象》

1827年

 

涓涓细流终汇成海的装饰画风格时代

 

哪怕用“涓涓细流终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这样的话语,用以形容装饰画艺术风格数不胜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二十世纪,都有些言不达意。毕竟这个的时代装饰画艺术,已然随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样也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不断的变化与进步着。

 


达利代表作《时间的永恒》 

1931年

 

什么?这个时代装饰画艺术风格的主流?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巴黎画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维也纳分离派、风格主义、达达主义、形而上画派、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光效应、新超现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以上的种种都能算作是现代主义的范畴,而至于偏爱哪一种,也只能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

 


奥迪隆 雷东《独眼巨人》

1914年

 

胡安米罗说过:装饰艺术有如生活中当空舞动的彩练,如果失去它,人类将失去光彩。这些记录了百年间时间与艺术风格变迁的装饰画,每一幅皆是百年中某个时间段的一个瞬间,记录下的也是一个定格住的永远,虽然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在变迁,但我们对于美的追求恒久远。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INSIDE ANTIQUE STORE

ANTIQUE Decorations

618 SALE

 

即将到来

敬请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3oz复古文化”(ID:CN-33OZ)。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