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建筑系毕业展

2022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建筑系毕业展

©https://www.nusmarchgradshow.com/2022

自疫情开始以来,NUS M.Arch毕业生展首次在今年夏天实体回归!本次建筑毕设展的主题是“建筑是...”,重点关注作品背后的设计师和作品本身!整个展览将穿插建筑领域内外的生活和兴趣。今年的作品分为五个组别:(i) 氛围 + 机构 (ii) 保护 + 遗产 (iii) 表演设计 (iv) 思辨环境 (v) 城市公共空间 + 健康。


这些组别代表了今年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次毕设展认识到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最好地阐明建筑的真正含义,这些作品只是让我们瞥见了毕业生们所创造的未来。接下来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本次展览所展出的部分优秀作品吧~(文末还有NUS book查看方式别忘了看完哦!)


项目一览

Atmosphere + Agency
01.
Hyper-Leisure City
超休闲城市

Students: Tan Hong Xi, Clarence
Supervised:Assoc. Prof. Tsuto Sakamoto
项目简介:
该项目批判了休闲成为当代社交媒体文化中一种新的阴险劳动形式,从而引发了一种新的社会衰退形式。该项目是对历史学家和理论家提出的解放劳动的理想主义愿景的对立面——随着社会在技术的帮助下远离劳动,人类将从创造者进化为游戏中的人。通过设计,该项目最终揭示了由社交媒体现象驱动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在这个社会中,社交媒体利用休闲的耸人听闻和平凡的形象进行营销,从而扭曲和腐化理想休闲社会的意图。休闲及其周边,在这个社会中,只是一种形象的生产方式,以刺激休闲经济。







02.

Museum of Everyday Life
日常生活博物馆
Students: Ching Yu Han

Supervised:Assoc. Prof. Thomas Kong


项目简介:
“如果要将博物馆作为‘缪斯之家’的古老概念更新到我们现在的时代,我们必须跟随缪斯们在画廊空间之外、场外和艰难的地形中游荡。” - 德丽亚·汉娜


我的论文研究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分布式博物馆的制作。论文采用关系美学的精神,这种当代艺术形式将其理论视野超越了博物馆或画廊的独立、私人和象征性空间,关注人际关系及其社会语境。在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论文问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使命,让老人就地养老?此外,博物馆的藏品如何为这一使命做出贡献?因此,论文中的博物馆脱离了国家博物馆和私人画廊等制度化博物馆的设置。相反,它通过自下而上和多尺度的方法来处理其收藏、策展和设计。







03.
Sustainable Aesthetics
可持续美学

Students:  Sung Jian Wei John
Supervised:Assoc. Prof. Shinya Okuda

项目简介: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该论文设想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让公众接受自然美学。“可持续美学”表现为从工业美学到自然美学的全方位技术,可以根据程序和环境进行控制和调整。设计策略的灵感来自木材风化的无常品质和包豪斯对永久性工业设计的方法。随着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努力的迅速实施,以遏制碳排放,本文提出了人们的担忧,即我们的审美理想可能已经过时,无法接受或跟上新的可持续发展类型。一个备受期待的问题是木材风化,这是由于大规模工程木材 (MET) 作为现代碳汇建筑材料日益普及而引起的。如 NTU 体育馆所见,不希望的风化会导致木材看起来陈旧、劣质和不卫生。使用天然材料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其特性和设计挑战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04.
In Search of Sparkles
寻找火花

Students: Sharyl, Ng Yun Hui
Supervised:Assoc. Prof. Tsuto Sakamoto

项目简介:
本论文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一家美容公司的立场来提高公众对云母采矿的认识,以应对最近的负面新闻,确定问题是由于消费者与矿工条件的现实隔离导致消费者谁不了解或不知道云母的“成本”。建筑策略是通过操纵美容顾客的做法和期望,同时追求他们的个人美,创造在自恋绘画中捕捉到的瞬间,同时强调错综复杂云母收获工艺。这是通过交织水疗中心和商店的两种体验来实现的,在这些体验中,相同的空间唤起了双重意义/视角。对于店铺来说,这是通过使用反射作为一种空间设备与顾客互动来完成的。至于水疗中心,它使用水的流动和粘土的行为来告知水疗中心的顺序。





Conservation + Heritage
05.
Heartland Cracks; Kukoh Transpires
心脏裂缝地带
Students:  Lai Wei Song
Supervised:Assoc. Prof. Johannes Widodo (Dr.)


项目简介:
本论文认为,邻里框架是不进步的,旨在保护和培养社区身份的东西可能有局限性。Heartland Cracks 以公共住房的一个极端案例 Chin Swee Neighbourhood 为例,展示了已确定的 3 个问题,重叠的利益相关者、硬边缘和不多样化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何使社区脱节。Kukoh Transpires 以社区的短暂性为基础,旨在克服污名化并重新定义出租房屋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利益相关者共生关系,鼓励居民和公众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筑干预是一个综合项目,其中包含一个启动孵化中心作为驱动其余部分的锚定项目。Chin Swee 将获得新的心跳,重新点燃社区精神,并通过团结一致为机会和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灌输一种认同感。















06.
Asli Heritage
阿斯利遗产
Students: Valerie Chang Jui Li
Supervised:Prof. Ho Puay Peng (Dr.)


项目简介:
该项目研究了在马来西亚土著住区深处与自然共处的一种形式。Valerie 深入挖掘了 Batek 社区的文化和困境,并提出了一座让 Batek 人的传统得到尊重和庆祝的建筑,同时让人们有尊严地与现代世界联系起来。建筑解决方案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与统一的树冠结构,这是对森林的总体尊重的象征。















07.
Intermediating Past and Future: A New Chitty Story
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Students: Benedict Khoo Kim Hoe
Supervised: Adj. Senior Lecturer, Ho Weng Hin

项目简介:
本论文重点关注新加坡众多被忽视的少数族裔群体之一。Chitties 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混血儿 - 土生华人 - 社区,在与认为他们的文化“垂死”的成员协商他们的身份时一直面临困难。社会学家斯图尔特霍尔认为,文化身份不断被重新解释,而且永远不会完整。因此,如果 Chitties 自 1820 年代以来从马六甲移民到新加坡后一直在不断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他们认为他们的文化正在逐步淘汰?本论文位于小印度地区的 Chitty 路沿线,重新定义了国家种族政策的界限,这些政策在种族同质化方面发挥了作用,并试图为 Chitty 社区提供一个与当前和解的平台,允许他们的文化在保留重要传统的同时发展。它还批评了该州以商业为中心的文化保护方法,提出了一个文化中心,作为当地 Chitties 的中心,其私人空间允许成员重新发现和重新解释自己的身份,使他们的文化可以继续延续下去与子孙后代。该网站的主要项目提供了一种家庭式的、自主的体验,允许非会员通过主动和被动参与来激发他们的感官,从而潜意识地探索和理解 Chitty 文化。










08.
Beauty World Park²
美丽世界公园²

Students: Chee Jia Xin
Supervised:Adj. Senior Lecturer, Ho Weng Hin


项目简介:
美丽世界通过无数层的功能和程序演变,最终在被拆除之前作为露天市场的生活达到顶峰。如今,原本的美丽世界可以说是一个物理上已不复存在,但以社会、居民、建筑等多种形式存在的地方。本研究主要关注美丽世界的形成,考察以独特方式塑造美丽世界市场的城市、社会和文化背景。然而,在这个 21 世纪,该地的购物中心(美丽世界中心、武吉知马购物中心和美丽世界广场)处于不确定状态,有被拆除或合并的前景。因此,在我的论文研究期间,我一直在寻求将现有建筑改造为新用途的策略,而无需拆除或重建它。它旨在通过恢复该网站的历史、社会和公共意义来唤起和维持美丽世界市场的精神,从而将以前的美丽世界市场的活力重新引入该网站。适应性再利用策略为原始建筑的一些功能提供了第二次生命机会。











Performative Design
09.
Urban Democracy: Mass Participatory Urban Design
内港

Students: Aries Yang Yingbo
Supervised:Assoc. Prof. Patrick Janssen (Dr.)

项目简介:
本项目质疑新加坡当前参与式设计以及城市规划和设计技术的有效性。目前的基础缺乏外行(公民)和专业人士(规划师和建筑师)之间的桥梁。这个新框架考虑了使用数字媒体作为工具的替代展示和外展方法。使用直观的界面和游戏引擎,构建沉浸式环境,让用户可以实时可视化设计和编辑设计。规划者将使用游戏引擎创建模型,以逼真的方式呈现,以供市民互动和操作,让市民更好地感受他们正在设计的空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设计过程,并使参与式设计过程更加顺畅和有效。








10.
The Moving Market
搬家市场

Students: Zuo Yuchen
Supervised:Assoc. Prof. Joseph Lim (Dr.)

项目简介: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接近其 S 形曲线的峰值,重新评估现有粮食供应方法的紧迫性变得越来越明显。虽然海运、空运和陆路运输一直是食品运输的主要方式,但“一带一路”倡议的蓬勃发展使得铁路贸易网络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重新开启了新鲜农产品分销的可能性铁路生产。在当前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中,铁路货运既是食品供应多样化的理想替代方案,也是改善供应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的理想选择。










11.
Living Eden
生活伊甸园

Students: Teng Ying Shi
Supervised:Assoc. Prof. Joseph Lim (Dr.)


项目简介:
当前的大流行向世界表明,需要更加重视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以便为未来的事件做好准备。本论文研究了森林环境中地方性检疫和医疗保健设施的未来状况,从而带来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好处。该论文通过在自然愈合环境中引入隔离隐蔽处和医疗设施的新范式来解决现有隔离安排的缺点。它在位于新加坡绿肺实里达水库上游的万礼自然保护区内促进了充满活力和隐蔽的界面的混合。它还包括来自医疗保健工作者和家庭成员的伦理和关系慢跑护理的基本原理,增强了栖息地的人文支持和治愈因素。医护人员。随着 COVID 规则将家庭成员分开以及患者缺乏家人在场,家庭绝望的并发症增加。








12.
More than Just a Home: A Case for Flexible Public Housing
不只是一个家

Students: Abdullah Bin Hashim
Supervised:Assoc. Prof. Tan Beng Kiang (Dr.)

项目简介:
对于居住在建屋发展局 (HDB) 组屋中的 81% 新加坡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受到政府提供的房屋和空间的影响。这些空间随后被复制到全国各地的新城镇,从而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应该如何进行生活的系统。住宅形成了其居民将遵循的组织体系。已建立的系统在需要时起作用。也就是说,直到 COVID-19 爆发。大流行对公共住宅系统造成了明显的压力。房屋必须翻倍,成为休息和工作的地方。如果没有适当的空间供居民在家工作,生产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对家中的其他活动造成不利的连锁反应。家庭的自主权不能再保持现状。








Speculative Environments
13.
Neo Rochor
新梧槽

Students: Clarence Credensa Tan
Supervised: Assoc. Prof. Cheah Kok Ming

项目简介:
“工业 4.0 在线。在过度消费主义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应用催生了电子垃圾 4.0 的加速流。现在是电子垃圾进行上游再进化的时候了。论文提出了一个上游循环网络梧槽利用电子垃圾中的资源,与城市结构中的价值创造、创新和能力建设相结合。城市采矿重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并通过电子娱乐培养人才,培养能够在电子行业产生影响的未来创新者- 废物生态系统。Salvager 分为两部分,通过对梧槽剩余停车场空间的适应性再利用,作为电子废物复苏的第一个接触点。再分配市场和维修实验室在旧设备过时之前提供第二次机会,同时提供社区参与的维修车间。微型工厂处理、恢复和运输从死技术中的组件到 Elchemist,作为创新者、黑客和创意人员的移动备件。








14.
Reinstatement of the Sea Stewards
海上管家的复职

Students: Muhammad Syazwan Menzies Bin Muhd Syafie Charles Menzies
Supervised:Asst. Prof. Simone Chung (Dr.)

项目简介:
从数百年的白话知识中学习可以提供新的类型学替代方案,既可以适应水等动态和流动的基础,又可以降低进入门槛,以确保大多数人的逐渐包容。由于其快速发展,巴淡岛的工业景观充斥着现已解散的制造业的残余物,塑料桶、未使用的加工材料和不完整的船段散布在海岸上。曾经充满希望的时代被遗弃的残余物能否被赋予新的生命,作为一种新的沿海类型学的基石,该类型学利用并承认被边缘化的土着原住民的宝贵知识?一个庆祝适应性、环境负担能力和循环经济的活动。本文提出将造船厂视为一种新的物质资源。









15.
Neo-Griha
新格里哈

Students: Lam Harry Sheung Yu
Supervised:Assoc. Prof. Erik G. L'Heureux

项目简介:
孟加拉国是一个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国家,由于该国的地理版式,地势平坦,地势低洼。随着海水对内陆的侵占,这导致了对住房、粮食安全和个人福祉的威胁。因此,政府与多个非政府组织在过去十年中协助为农村提供了各种防洪住房设计,以试图改善受影响社区的生活方式。虽然海平面上升对农村住房构成威胁,但根据我对昆拉区这些农村所经历的气候影响的调查和研究,我开始意识到,正是气候对有利可图的农田的威胁给这些农村社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仅靠建筑和弹性住房不足以维持这些村庄的生计。相反,正是通过对这些乡村的建筑和整个社会领域的这种集体考虑,才能产生新的创新解决方案,从而改进适应气候变化的社区生活方式的方法。








16.
The Oma Super Jellyfish Festival
超级水母节

Students:  Yaw Jia Ying, Elisabeth
Supervised: Adj. Assoc. Prof. Peter Sim


项目简介:
由于不可持续的捕鱼水平,水母大量繁殖正逐渐成为日本渔民的一个问题。Oma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蓝鳍金枪鱼渔村,受到蓝鳍金枪鱼鱼量极低和破坏捕捞量的海蜇波的打击尤为严重。本论文希望利用水母干扰作为生态和建筑适应的工具。它将骚乱重新想象为生计和文化的美好转变,尊重现有蓝鳍金枪鱼捕捞景观并与之互动,同时赋予挣扎中的社区权力,并尊重他们的历史。










17.
Antifragility and its Architectural Implications
反脆弱的架构意义
Students: Tan Hong Xi, Clarence
Supervised:Assoc. Prof. Tsuto Sakamoto
项目简介:
脆弱的人屈服于压力;弹性保持不变;但反脆弱性会从压力源中获益。反脆弱性是纳西姆·塔勒布在他的著作《反脆弱性》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书中讨论了某些事物在暴露于压力源时如何蓬勃发展。事实上,我们知道脆弱不好,但在一个越来越多变、不确定、复杂和模棱两可的世界里,仅仅有韧性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想在每一次压力之后都回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希望从中受益并从中更好地发展。简而言之,抗脆弱性的概念分为两部分:第一,压力源的存在;第二,需要转变才能在压力源下超越和茁壮成长。







18.
The New Normal of Muara Gembong
Muara Gembong 的新常态
Students: Seetoh Hui Yi, Jeslyn
Supervised:Adj. Assoc. Prof. Neo Sei Hwa


项目简介:
该论文以 2050 年为背景,旨在重新构想 Muara Gembong 的另一种现实,即摆脱政府控制并定义新的城市和社会秩序的现实。类似于即插即用乐高概念的想法,新村庄的制作是通过实施一组可以以任何方式组装和配置的模块化关键部件来提出的,创造了无限的布置可能性,并且仍然相互连接。当地居民被赋予自由和权力,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喜好来设计自己的空间,最终创建一个连续的空间和项目,这些空间和项目是移动社区互联网络的一部分,促进了共享和集体文化做决定。











Urban Commons + Wellness
19.
The Production of Fortune
创造财富

Students: Chen Siqi
Supervised:Assoc. Prof. Lilian Chee (Dr.)

项目简介:
在我的家乡中国广州,一个由临时建筑干预和节日景观组成的网络富有想象力地横跨整个城市。这篇论文以游行的形式呈现,追踪了人们在家庭和社区中准备和参与农历新年庆祝活动的时空运动,直到他们离开火车站。该项目通过对环境“健康”和“财富”的集体追求将这些关键空间联系起来。在街道上,流动的龙花车收集废弃的家居用品和阳光、风雨,将这些元素转化为教育资源、免费能源和更清洁的城市。广州火车站变身四季果园,空气清新,果树茂盛,生态野蛮,从而保障返乡旅客的幸福和健康。通过这个节日景观,论文将财富的生产转化为对城市环境的集体意识。











20.
The Mycelium Co-operative
菌丝协作

Students: Doreen Khin Zaw
Supervised:Asst. Prof. Zhang Ye (Dr.)
项目简介:
该论文挑战了新加坡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和管理方法,这使得在公共领域内有意义的社会互动和参与几乎没有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了另一种自下而上的共同创造过程,该过程鼓励公共空间内更大的社区管理和包容性,并引入以蘑菇和菌丝体种植为中心的生产性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共同创造过程的基础。该提案采用建筑干预网络的形式,将其插入场地并为社区提供培养机会。这个培养计划导致了一个基于菌丝体的自建空间目录,允许社区成员改造并为他们附近的现有公共空间做出贡献。以实龙岗上游为示范点,该提案还涉及对老化的商业建筑进行适应性再利用,以此为现有社区注入新的活力,最终促进社区成员在公共领域的进一步参与。










21.
Weaving Social Tapestries
编织社交挂毯

Students:  Jonathan Chua Wei Shen
Supervised:Assoc. Prof. Cheah Kok Ming
项目简介:
新加坡的社会实践高度依赖国家职能的发展,其中许多是由国家机构通过各种社会机构精心策划的。Covid-19 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表明,在使用制度手段维持社区方面存在差距,导致脆弱的社会纽带在得不到支持时支离破碎。因此,本论文研究了我们如何能够播种由异质社会基础设施模型支持的新的反脆弱社区。通过各种共享和协作实践模式,社区被设想为一个活生生的生态系统,以社会基础设施为纽带,将新旧社区纽带联系起来。Choa Chu Kang 被选为试验场,因为它是一个拥有成熟群体的地方,同时也提供了播种新群体的机会。








22.
Living On Reuse
重用为生

Students: Fasihah Bte Mohmad Azhar
Supervised:Assoc. Prof. Cheah Kok Ming

项目简介:
在从工业用途重新划分为住宅用途的土地上,对建筑物的适应性再利用进行了强有力的探索。这篇论文展示了从经过深思熟虑的摇篮到摇篮的策略和技术想象力所产生的强烈构造表现。另一个有见地的要点是其议程还通过社会企业设施、共享文化和闭环服务促进循环经济和在租户和居民中延续低碳生活方式。该提议还调查了通过连接两个自然公园穿过私人开发项目的空中连接器所实现的公共公共设施的可供性。该论文将建筑定位为传达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






23.
The Garden of Encounter
相遇花园
Students: Yin Menghua
Supervised:Assoc. Prof. Cheah Kok Ming


项目简介:
城市婚介市场和“剩女”的文化绰号揭示了当今中国年轻女性面临的一种特殊的婚姻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政治原因,也有中国文化背景。该项目解决了女性在爱情方面缺乏自主权并批评了对婚姻的功利主义态度,该项目探讨了建筑在北京城市为真正亲密的相遇创造环境中的作用。该项目位于北京的主要地铁站,审视了通勤过程中被忽视的事件和遭遇,并将日常交通惯例重新想象成浪漫邂逅的机会。认识到北京目前为交通和效率而设计的地面环境,我设想了一种新的类型,即现有地铁站上方的空中花园。该项目受到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的园林设计策略的启发,旨在在不受欢迎的城市环境中创造亲密、联系和浪漫的时刻。







24.
Seeding Communities of Care
播种护理社区
Students: Toh Wei Wei
Supervised:Asst. Prof. Simone Chung (Dr.)
项目简介:
随着公园连接网络的扩展路线图和备受期待的 14,000 平方米 SAFRA 健身大楼的计划开放,蔡厝港公园被选为临时和永久公共空间的成熟试验场。现有的现场社区以及拟议的户外攀岩集体是利用空间护理自主性的五种重新解释策略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些策略提供了参与、离开或从社区内部分支的选择,体现在一个试点空间关怀和分散的社区。由此产生的锚定移动类型学试图以一种有机和新兴的方式代表分散的护理管理,举例说明个人如何在给定的公园环境中成为自组织的护理监护人。






文章中信息项目图纸均来源于学院官网:
https://www.nusmarchgradshow.com/2022

往期推荐:

2022
中央美术学院人居环境系统·艺术研究本科毕业展2022
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本科毕业展2022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毕业展2022

上海交大设计建筑学本科毕业展2022
年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本科毕业展2022

东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展2022

宾大设计学院毕业展2022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展示2022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设计系本科优秀毕业展2022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设计毕业展2022

寒地六校联合毕设城市设计阶段作品展2022

川旅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2022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生态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展2022

吉林师大环境设计系本科优秀毕业展2022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展2022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MSA毕业展2022

爱丁堡大学景观专业毕业展2022

哥伦比亚大学GSAPP毕业展2022
2021
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系本科毕业设计展2021

天津美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优秀毕设展2021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筑空间景观工作室优秀毕业展2021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设计硕士2021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专业2021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1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2021

长安大学建筑学联合2021
长安大学环境设计本科2021

东北大学建筑学2021

东南大学环境与景观方向硕士2021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2021

哈工大-大连理工-吉建大-内蒙古工业-东北大学-河工大2021

合肥工业大学城乡规划系本科2021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2021

湖北美术学院本科2021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2021

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本科2021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2021
上海同济大学2021
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2021

四川美术学院城市空间设计2021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与城乡规划2021

同济大学建筑学和历史建筑保护2021

同济大学建筑学和历史建筑保护本科2021

西安美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本科2021
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与工业设计系2021

浙江理工大学景观2021
浙江大学建筑系2021

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城市空间设计系2021
中国人民大学景观设计本硕2021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硕士2021
中央美院本科2021

中央美院空间展示设计202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筑系毕业展2021
爱丁堡大学景观系2021
爱丁堡大学建筑系2021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2021
奥胡斯建筑学院2021
北欧顶流院校2021联合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202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2021

多伦多大学建筑专业硕士2021

多伦多大学建筑学202

哈佛大学GSD2021
剑桥大学建筑系2021

康奈尔大学建筑本科2021

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2021

伦敦建筑联盟AA本科2021

伦敦建筑联盟AA硕士2021

伦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硕士2021
罗德岛设计学院数媒专业2021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2021

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系硕士2021
墨尔本大学建筑学2021

普林斯顿大学建筑优秀毕业设计2021

普瑞特艺术学院2021

RCA皇家艺术学院交互优秀毕业设计2021

UCL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2021

UCL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硕士2021

UCLBartlett 毕设获奖作品2021

UCL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硕士2021

悉尼设计学院室内设计2021

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2021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硕士2021

耶鲁大学建筑学2021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建筑学2021
2020
东北大学建筑学本科202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2020
清华美院环艺系2020

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硕士2020

同济大学建筑系2020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优秀毕业作品2020
天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本科202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2020
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4+2联合2020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20
吉建大环境设计与风景园林2020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0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20
东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2020
东华大学环境设计系2020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2020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2020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2020
浙江大学建筑系2020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本科2020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2020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2020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2020
景德镇陶瓷大学环境设计2020
景德镇陶瓷大学公共艺术设计专业2020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2020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本科2020

西部民族地区联合2020
香港大学建筑系硕士2020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景观规划2020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城市空间设计2020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本科2020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生2020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本科2020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本科2020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2020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景观设计系2020
中国美术学院城市设计系2020

韩国汉阳大学建筑学院2020
宾夕法尼亚大学线上毕设作品2020
康奈尔大学APP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2020
哥伦比亚大学GSAPP建筑学院2020
哥伦比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作品2020
WUSTL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硕士2020
哈佛大学GSD设计学院2020
康奈尔大学AAP建筑学院硕士2020
康奈尔大学AAP建筑学院本科2020
莱斯大学建筑学院Thesis Project2020
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硕士2020
耶鲁大学、莱斯大学2020
AA建筑联盟学院(Diploma部分)2020
ARCSOC剑桥大学2020
巴斯大学建筑学院2020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建筑2020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硕士2020

伦敦城市大学建筑系2020

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2020
剑桥大学ARCSOC2020

RCA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20
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建筑2020
UCL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2020
UCL巴特莱特建筑学院B-Pro 2020

UOE爱丁堡大学2020
TUM慕尼黑工业大学AJA展2020
ARCHIPRIX荷兰最佳建筑2020
CTH查尔莫斯理工2020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2020

AHO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2020
布莱顿大学建筑系2020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建筑系2020

多伦多大学建筑、景观、城设2020
多伦多大学建筑学院2020
卡尔加里大学2020
曼尼托巴大学建筑学2020
悉尼大学建筑学院2020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20

墨尔本大学MSD设计学院2020

墨尔本大学MSD建筑和城市规划2020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建筑系20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niDesignLab”(ID:UniDesign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