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营造家奖落幕,这是最有人味的一届!

2022年营造家奖落幕,这是最有人味的一届!




这是一场特殊的线上聚会,也是一场非常有含金量的设计届年度Show。前日,由好好住主办,西门子家电总冠名的2022年营造家奖颁奖典礼首次以线上的形式举行,在这个有些与众不同的颁奖礼上,南京云行设计的作品《一块“叁毛玖”》获得了年度金奖与年度最佳多代住宅设计奖金奖等四个大奖,成为最大家赢家。

此外,基本建筑BoomArchitects的作品《一处简单生活》获得年度最佳独居住宅设计奖金奖,木卡工作室的《有栖》获得年度最佳二人住宅设计奖金奖,行十设计的《方亭》则获得年度最佳品质住宅设计奖金奖,年度最佳适老化住宅设计奖金奖则花落史鹏巍天马工作室的《白驹过隙》。(完整获奖名单请见

今年营造家奖的奖项设置更关注人的居住需求,除了设计作品的专业性外,希望让私宅设计更回归“人”。就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届评审周燕珉老师给予《白驹过隙》的颁奖词中所说“(设计师)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及精神方面的需求都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设计手法,给予充分满足”,这就是好好住希望私宅设计真正能达成的目的。






奖项改变

用私宅设计看到居住中的人



虽然今年是线上直播,但仍有多位设计师到了颁奖现场。


今年营造家奖的奖项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年,我们按照户型分类奖项,今年我们则关注人的居住形态,以独居、二人居、多代住宅、适老住宅和品质住宅划分主要奖项。如此关注居住形态,这在私宅设计大赛中尚属首次。


设计师潘天云作品《一块叁毛玖》的业主录制视频,视频中展现了业主一家的生活。


做出这样的改变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我们对居住需求变化的即时回应。经过几年的营造家奖评选,我们注意到中国人的居住形态日益多元,居住需求亦变得更丰富。比如,独居的人在生活规划、空间功能的需求上就与多代家庭的需求不同。我们看到,有很多独居的人都希望将死板的空间打开,不需要严格区分私区与公区;而多代家庭则往往非常重视公区功能的多样性,希望客厅能兼具孩子玩耍、阅读、一家人交流的需求,同时又希望每个人皆有独立的私密空间。

这些不同的居住需求就如不同的命题摆在设计师面前,他们会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解决方式,体现在作品中就为家呈现出不同样貌,因而,我们认为,以居住形态划分奖项,不仅能让有共性需求的作品集中得到展示,通过评选,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如何通过专业的手法解决这些需求。


设计师刘一汀分享作品《藏书阁之家》,这是一套完全围绕业主兴趣爱好展开设计的作品。


同时,我们也发现即便是同一居住形态的人,也有着非常个性化的居住需求。将独居住宅放在一起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一代独居者的真实生活面貌,我们也可以通过多代住宅的评选,看到有老有小家庭也呈现出花样的生活需求……

比如,在最终获奖名单中,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千姿百态。衡建筑的《S居所》打破固有印象,呈现了60后阿姨的别样人生;顽鄙设计的《伴宅》展现的是一家三口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南京云行设计的《一块“三毛玖”》书写了一段时光陪伴孩子成长的故事……

这让我们的营造家奖也被赋予了另一层意义,我们通过这些报奖作品,看到中国人生活的多样性,它与好好住倡导的“家有千万种可能”不谋而合。





特别关注

适老化设计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天马工作室《白驹过隙》获得年度最佳适老化住宅设计奖金奖,这套作品不仅在硬装上考虑了适老化,也考虑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适老化”这一主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开始关注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在居住领域,“适老化住宅”也随之被更多人提及。

好好住也关注到“适老化”问题正在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大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为父母装修房子,他们急需知道一些相关常识,帮助家人更好地度过晚年。我们也发现一些设计师开始为老年业主服务,并开始尝试更多适老化设计。

于是,今年我们在奖项中也设立了最佳适老化住宅设计奖,我们希望通过奖项的评选,让更多人了解到底老年人的家居生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能通过设计的手法得以解决?我们的私宅设计师为什么要关注这一重要社会问题?





左右滑动



设计师张威、设计师张英琦,设计师沐燃分别获得年度最佳品质住宅设计奖金奖、年度最佳二人住宅设计奖金奖和年度最佳独居住宅设计奖金奖。


在这个奖项中,我们也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担任评审。周教授在这一领域有长期的专业研究,也尤其关注那些真正落到实际的适老化设计。最终,有《白驹过隙》《从前慢,觉来春》《母与女》等五个作品获得最佳适老化住宅设计奖。

这些作品都呈现出一个特色,他们不仅在生活细节上给予老年人照佛,也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以及中国家庭观念之下,如何让老人享有一个安稳的老年生活的解决方案。

好好住希望号召更多设计师关注到这一未来重要的社会命题,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行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尽可能帮助更多老年人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


天马工作室《白驹过隙》获得年度最佳适老化住宅设计奖金奖。






看到成长

设计师的价值应被更多人看到



南京云行设计潘天云的作品《一块“叁毛玖”》获得年度金奖。


今年是营造家奖举办的第六年,我们在颁奖礼上看到了不少老朋友获奖,也看到了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新面孔。一路走来,我们看到老朋友在不断地精进,今年站上金奖pk台的多位设计师,就曾拿过往届营造家奖的金奖,但今年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又一次进步,无论是设计手法,还是对业主生活的体察,都比以往更成熟。

也有设计师连续在同一个奖项上有所斩获,比如顽鄙设计再一次获得最佳平面规划奖金奖,设计师sweetrice与设计师Stefny都又获得最佳软装设计奖。这无疑说明,这些好好住认证设计师在某一些领域的专业度已经获得绝对的认可,成为他们身上的专业标签。



顽鄙设计获得年度最佳平面规划奖金奖,这是他们第二次获得该奖。


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面孔进入了最终的获奖名单,比如设计师梁彩文、设计师汐九、设计师诃子等都是第一次成为最佳的获得者。更有从建筑领域跨界的衡建筑、大开设计在营造家奖一亮相,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予私宅设计一些新的解法。

当然还有获得年度金奖的南京云行设计,设计师潘天云的作品《一块“叁毛玖”》不仅获得最佳软装奖金奖、最佳材料/工艺运用奖金奖,也获得最佳多代住宅设计奖金奖以及最佳品质住宅设计奖。评审崔树表示,这套作品能看到设计师潘天云自身的成长,让他从把设计做得有潘天云的风格,“变成了让设计本身有了客户家庭的风格”。





左右滑动



设计师罗茗、设计师诃子、设计师张冬月作为获奖代表到现场领奖。


我们发现,不管是新面孔还是老面孔,设计师们都更关注业主真实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而这正是好好住举办营造奖这六年来看到设计师们的最大价值——他们是中国人真实生活的发现者、规划者和引领者。

好好住希望私宅设计师的这种价值,能被更多人看到。因而这一次好好住联合创始人、COO李楠在颁奖礼上发布了《设计师价值洞察》,好好住未来将创造更多机会,展开更多的合作,传递设计师的价值,也让设计师有更多机会可以发声。


好好住联合创始人、COO李楠分享设计师价值洞察,介绍多项与私宅设计师价值相关的项目,希望让设计师能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





趋势发布

用设计影响更多人的生活



《2023中国私宅设计十大趋势》,它将为更多人的家带来新的灵感。


在颁奖礼上,好好住也发布了《2023中国私宅设计十大趋势》,这是好好住创始人、CEO冯驌基于今年的营造家奖入围作品总结的观察与趋势。

作为中国私宅设计案例最全面的沉淀平台,好好住会重点分析当年中国私宅设计的热门案例,并结合近3年的趋势演变,最终确定次年的「中国私宅设计十大趋势」。每年的十大趋势,我们至少观察2-3年,并在发布当年有着突出增长势头,且在私宅设计实操中已有了相对完善的落地,这也意味着,这些趋势已拥有相当的业主接纳度。

发布中国私宅设计十大趋势,旨在为中国私宅设计师提供最新的可操作性强的趋势引导,推动中国私宅设计行业的设计共享、设计普及与设计向善。每一个趋势背后,也有着好好住对人本关怀、社会发展的长期深入思考与判断。

做具有社会性的私宅设计,为具体的居住者提供有温度的设计,是我们所倡导。


设计师颜小剑在颁奖礼上进行金奖pk,他的作品《光井巷子》也在探讨街巷的主题。









视频来源:好好住、南京云行设计

图片来源:好好住、天马工作室




—  END  —



了解更多营造家相关



Story  故事


营造家奖:27633个家,陪伴中国新生代职业私宅设计师破土生长


Story  故事


270天,好好住合作宜家解码中国人的家


Feature 专题


解锁2022关键词,热乎的!



「好好住」成立于2014年10月,是中国领先的家居家装消费决策平台,致力于深度联结中国新锐消费者、消费品牌与装修设计服务,构建通畅的消费者体验与商业闭环。旗下产品及服务包括:好好住app,品牌整合营销,新媒体矩阵,新生代职业设计师成长平台「营造家」,私宅设计师大赛「营造家奖」,好好住「品牌号」,MCN机构等。


通过「好好住」平台,数千万中国人遇见了“家的千万种可能”,数万名职业设计师获得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各类品牌更有效地与消费者和设计师建立沟通,让好的产品被看到、被消费。


好好住

iPhone 客户端  Android 客户端

AppStore 及安卓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www.haohaozhu.cn


您也可以在其他渠道找到我们



好好住APP

好好住official

营造家

好好住家事研究所


好好住APP

好好住敲门酱

营造家奖


好好住APP

好好住敲门酱


好好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营造家”(ID:NicelivingDesign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