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政策与新闻
全球500强企业前10名 by revenue
中美企业差距在质量
特别表现在利润上
“两利”就是利润总额、净利润。“四率”就是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这四个指标,非常清楚,利润是一个高质量的导向。引导企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侧重追求规模速度转到聚焦提升发展质量上来,努力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我们所说最高质量增长,利润指标也是高质量增长的第一指标。
如果不计算银行所得利润,2021年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26家平均利润只有26亿美元。
与此同时,上榜的50家民企这四个数字分别为614亿美元、44.2亿美元、2,608亿美元和349亿美元。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上榜民企的销售收益率是7.2%,总资产收益率是1.7%,净资产收益率是12.7%。上榜国企的三个指标则分别为4.3%、0.95%和7.8%。
显然,上榜民企的经营状况优于国企,盈利能力强于国企。当然,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国有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非市场因素使得国有企业付出重大代价。而民企中大企业盈利能力强也不代表整个民企盈利能力,民企中两极分化严重,出现冰火两重天现象。国企中盈利能力强的不在少数。譬如中海油从建立起按照全球一流企业的标准和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改革,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2022年中海油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第65位,当年利润92亿美元,其销售收益率达到7.2%,总资产收益率达到4.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2%,中海油的经营状况优于不少民企,与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等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的经营水平接近或持平。
同时,榜单上的房地产企业均来自中国。但是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一共只有5家,比上年少了3家。相比去年,这些房地产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有所上升,达到678.8亿美元。但是平均利润下降,减少到28.7亿美元。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
实践路径
当中国企业巩固了世界500强的领先地位后,要更加关注打造“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而不是片面追求企业的规模。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大培育力度。
这方面世界一流企业有很多好的做法。美国杜邦公司在家族式的管理下度过危机把单人决策改为集团式经营的公司。全球都引以为榜样的“精益生产方式”,就是麻省理工的教授总结丰田的管理经验提出的。
一是要大,在体量上要有足够规模,在行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有显著影响;
也就是说,世界一流企业都具有做大做强做久的共同特征。世界一流企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行业领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标志性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在技术、管理、品牌、市场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能够凭借这些优势对全球发展施加深刻影响。中国企业应该向世界一流的全球型公司学习,与它们合作,同它们竞争,在学习、合作、竞争中,形成数量与质量皆过硬、硬实力和软实力皆强大的世界一流企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ID:TOP_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