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设计师最爱的20个家」,出炉!

2022年「设计师最爱的20个家」,出炉!

在过去的2022年中,有哪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备受关注?作为由好好住App发起的中国新生代职业设计师成长平台,「营造家」一直致力于为大家挖掘最优秀的私宅设计作品。根据过去一年发布在营造家公众号上的作品的阅读量,我们选出2022年「营造家」最受设计师们喜爱的20套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排名以阅读量为序)

TOP 1

四季晴雨,温柔之家
文骏
坐标:上海 徐汇
本案位于上海徐汇一栋多层住宅的顶楼。原始户型为狭长局促「一室半」结构。设计师文骏打破常规厅和室的边界,将起居、餐厅、工作等功能蔓延进原来的大卧室,同时将就寝、衣物收纳的功能「塞」进了南阳台区域特意营造的三个拱门,作为不同起居功能的「入口」,将被墙体隔开的起居区域联系在了一起。最终,在这个46㎡的小家里营造出丰富、流动、放松的居住氛围。


TOP 2

用光的颜色
建造温柔可触的家
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
坐标:北京 朝阳
极简空间如何既简洁,又丰富有趣?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给出了优秀答案。方形天窗、洄游动线、弧面吊顶、RGB调光系统......这个180㎡极简风大宅处处是细节!顶层的优势被巧妙利用,方形天窗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垂直空间,朝东大窗与天井形成绝妙的光影关系,搭配RGB调光系统,为浅色的极简空间赋予多样的情绪氛围。

TOP 3

光栅
SIM簡線建築_林薰
坐标:北京 顺义

这是北京的一套早期涉外公寓,除钢结构隔层和室内少量的立柱外,大部分墙体为轻钢龙骨隔墙。原户型为两室两卫,布局略局促且南侧采光欠佳。设计师@SIM簡線建築_林薰重整空间比例与尺度,大量引入自然光线,同时,在全屋大地色水泥材质的基础上,以厚重的石材和深色的涂料强化肌理在平和的空间氛围上创造出更多的庄重感和仪式感


TOP 4

Whisper
回声空间-谢秉恒
坐标:四川 成都
这是位于成都的一处私宅,业主是一位90后独居男生,相较于需要承载更多的功能,于他而言房屋更像是一个包容他精神需求的场域通过对业主真实需求的观察和分析,设计师将原本鸽子笼似的三居室大刀阔斧地改造为一居室,最大限度打造出开阔的空间场域,为业主打造出高品质的独居空间体验。

TOP 5

居家办公
匠坊CREASIME張書源
坐标:江苏 南京
这个家诠释了「整屋尽一事」的核心理念:在54㎡空间里,不仅能舒适地生活,更能有秩序地办公。家具无相化、可移动柜体、多功能卧室、复合功能墙、树下起居间......好好住认证设计师@匠坊CREASIME張書源通过设计的手法,将有限的空间开发出多种使用模式,不同功能空间的组合变化勾勒出二人生活的丰富形态。

TOP 6

家是未完待续的美术馆
刘一汀
坐标:江苏 苏州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刘一汀 从功能出发重新调整三层空间布局,让每一层的生活轨迹即平行又可交叉,打造舒适动线的同时,为居住者完善生活本身的调性,打造出如同美术馆般优雅的500㎡别墅不对称雕塑造型的承重柱,打造吸睛亮点;挑高空间的书墙将氛围感拉满;大面积落地窗和不同尺度窗洞,打破室内外空间界限,呈现优美的自然景致。



TOP 7

初旭
mils
坐标:重庆 渝北
mils 的第一个家凭借其美学理念在2021营造家奖成都站答辩会上脱颖而出,获得评审盛赞:这个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化表达和生活美感。新居《初旭》同样延续了《文贤小舍》干净素雅的风格和沉静悠然的氛围。设计师 mils 通过对空间关系进行梳理,打造出富有故事感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一位重庆设计师对家与生活的美好想象。



TOP 8

房间之间,平芜尽处是春山
西水湾路工作室
坐标:浙江 嘉兴

这是设计师孙闻良位于浙江嘉兴的私宅,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地方。房子的西边和南边是一个很大的湿地公园,为了不辜负这样的景观,他尝试对空间里的光线和视线进行了「控制」不同肌理和表面处理的面砖、不锈钢和木纹饰面的体块打散布置在空间中,看似随意,其实经过精心的计算,从而利用不同体块的厚度,来调整房间的比例和方向,最终达到设计师想要的「操纵」光线与视线的目的,将城市景观尽可能的纳入空间中。


TOP 9

合間
SIM簡線建築_林薰
坐标:北京 朝阳
这是位于北京朝阳的一个高层公寓,原始户型是常规的一室一厅的格局,基于业主需求,好好住认证设计师@SIM簡線建築_林薰对原始空间结构做了调整,把空间中能拆的墙体拆掉后重新规划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动线。经过精心改造的60㎡空间里几乎没有一堵室内墙,却坐拥了门厅、衣帽间、餐厅、厨房、客厅、休闲区、卧室、卫生间八大功能区,打造出自由的动线和视野的开阔,实力演绎了「平面布局才是空间的灵魂」

TOP 10

清欢
sweetrice
坐标:江苏 苏州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sweetrice的作品《清欢》中,新中式不是古典元素的古板的堆砌,也不是追求潮流的单一的侘寂,而是一种折中圆融的美——既有的含蓄宁静的阴翳,又有浪漫诗意的明媚;既有古典美学的隽永雅致,又有现代美学的简约时尚,追求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看完这个家会发现,真正对味儿的「新中式」,不仅不土不俗,还能美到人词穷。

TOP 11

95后设计师的家
东己壤设计研究室-何雨晴
坐标:四川 成都

本屋的常住人口是情侣二人,两人未来的职业会从事与设计相关的专业可能正是「同行」的原因,好好住认证设计师@东己壤设计研究室-何雨晴 在与业主沟通方案时特别心有灵犀,本案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设计尝试:室的趣味动线,设立生活阳台路径,全屋收纳系统,电视墙一整面中立悬空柜,公区顶面的特殊材质……最后动向使用效果和功能效果完美,双方都很满意。


TOP 12

一个人住166㎡
90后设计师在上海的第二个家
FFstudio
坐标:上海 宝山

刚需型住宅到改善型住宅,90后设计师费崎峰(好好住昵称:FFstudio)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这是一个集办公、会客、居住为一体的全能之家。空间动静分区明确,确保独居私密性。入户处设置超大中岛,同时围绕岛台打造洄游动线,将各个空间有序地串联。细节处点缀的创意装饰与时尚单品,更是为这个极简空间增添了独属于居者的格调。

TOP 13

光景别墅
杭州墨菲墨菲空间研究社
坐标:浙江 杭州
这套300㎡的别墅由独立服装品牌的主理人夫妇带着一只狗狗共同居住。凭借对场地的观察和对业主需求的深挖,设计师墨菲确定了此次设计的基调「自然、通透、干净」,通过使用自然主义材料、仪式感造型,引入室外自然景观,打造纯净一体且极具漫游感的趣味空间

TOP 14

43㎡人人嫌弃的三角房
改邪归正
里白
坐标:北京 朝阳

这套房子的原户型堪称异形户型中的「奇葩」43㎡的三角房、异形套异形稍微长一点的墙体都不是直角 ……但业主相信设计可以弥补户型的缺陷,于是勇敢买下这套房子,找来好好住认证设计师@里白 进行改造。设计师通过置入一系列有效隔断墙,一方面满足了业主所有的功能诉求,另一方面消除了空间的异形感,让这个43㎡的三角房「改邪归正」


TOP 15

折屋
NAMA-DESIGN
坐标:河南 郑州
这套作品的业主是一对新婚夫妇,在疫情期间迎来了自己的宝宝。为避免室内与室外的接触,设计师@NAMA-DESIGN在入户处空出来了一个单独的房间,用来悬挂室外的整套衣服。为了满足业主「不被外人打扰」的需求,改造后的户型甚至取消了客厅。回头看这套作品,似乎有点谨小慎微,但也更印证了:家,永远是人们最后的堡垒和港湾。谨慎的同时,设计师依然为这个家留下了很多弹性的空间,等疫情真正结束,阴霾散去,这个家未来也将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TOP 16

谁说老式家不时髦?
这个70m²每一寸都美极了
春计划工作室
坐标:广州 天河
如今中式复古浪潮再度来袭。除了考究的空间形式、诗意的软装风格、典雅的器具收藏外,「东方美学」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好好住认证设计师@春计划工作室通过极具表现力的实验性材料,构建起这个家别样的东方韵味!獐纸做成的灯墙、古色古韵的木质地板搭配粗野裸露的横梁,不仅打造出丰富的层次质感,更营造出一种温馨、隽永的空间氛围。

TOP 17

TRANQUILITY
吾隅设计
坐标:四川 成都

在国外有七年的学习生活经历的业主 Samdrup 对方正的房子不太感兴趣,他买下了这套带异形空间的三居室。异形户型固然有趣,但也带来了采光弱、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但这些问题他统统交给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吾隅设计来解决。针对房屋所存在的问题,吾隅设计并没有大拆大改,而是通过梳理业主生活脉络去重新组织空间关系,用小规模的改动,让原本疏离、逼仄、昏暗的房子变得有关联、有弹性、明亮。

TOP 18

南泽
吾隅设计
坐标:云南 昆明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吾隅设计以沉稳宁静为主调,希望在此延续居住者对家的情感。本案的定位为「第二居所」,因此设计拥有了更多可能性。除了在空间中完美整合功能布局外,巧妙地利用天井将光、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厨房窗边定制不锈钢种植槽培育虎皮兰,制造花园氛围餐厅;卧室与天井用落地门窗隔断,让天井绿意向内延伸;将浴缸安排在天井一侧,泡澡时感受清新空气和绿意。

TOP 19

用回收老地板和中古家具
打造一个丛林感木屋
shuyan
坐标:上海 松江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shuyan 初次看房,便对这套自带 6 米挑空客厅的顶层复式一见钟情,决定在满是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打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丛林感木屋」。秉持「自然主义」的设计理念,设计师通过使用大量绿植营造丛林感,并且搭配中古家具、回收老地板、充满儿时回忆的老物件和老照片,为空间赋予独特的时光韵味,让三代五口人得以在此舒适地栖居。



TOP 20

有栖
木卡工作室
坐标:浙江 杭州
设计一个私宅的时候,你会把设计做到几成?在好好住认证设计师@木卡工作室的作品《有栖》中,设计师刻意留下了30%的「未完成」,通过空间留白的方式为业主未来的生活预留了许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未完成的设计和已经构建的空间秩序让这个家集理性与浪漫于一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空间也将自然有序地完成最后的设计与呈现。


再次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为「营造家」贡献如此多高水准的作品!2023年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为大家挖掘最优秀的私宅设计作品,持续为青年设计师群体发声!也期待在新的一年遇见更多精彩的作品和更加优秀的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营造家”(ID:NicelivingDesign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