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PREFACE
暑来寒往,盛夏花开。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系环境设计专业2022届也迎来了本科专业学习的尾声。毕业设计是每个环设学子对过去所学所感所想的一次总结,也是对社会实际以及环境设计专业的一次新的认识。
本次毕业设计由8位资深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带队指导52位同学,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改造到站城一体,分别围绕城市工业遗产、交通遗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乡村振兴、城市存量更新等国家战略需求及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畅想,多维考量设计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带来一系列丰富多元,个性鲜明、思路独到的设计成果。
学生们的设计构思、方案表达、模型设计、动态展示,从多视角、多模态呈现着浓郁的问题意识、先锋思想、专业精神。
课题介绍
SUBJECT INTRODUCTION
#01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方向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重庆古镇在空间和文化层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古镇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强烈冲击,人口老龄化、场镇空心化使得古镇逐渐走向了衰落,场镇空间形态与环境特色正逐渐消亡,城镇空间历史文脉延续与地域文化特色传承等面临严峻挑战。
#02 城市存量更新方向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现今,新城区发展正和老城更新同步进行。随着中国城市化存量更新的进展,我国对老旧小区的改造也在同时步入了高速的发展中,中国城市化也在快速的变化,整体的住房水平也实现了较大程度上的提高。但大部分老旧小区依然存在物质环境老旧问题、场地问题频发、功能空间不足等问题。
#03工业遗产保护方向
老旧工业是重庆城市发展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见证了重庆的发展,更是很多重庆人忘不了的乡愁。重庆一贯注重对老旧工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和活化利用价值的挖掘,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加强保护修缮,以导入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思路为低效工业遗存注入新活力。通过研究与设计保留传统工业文化与厂区生活场景,改善本地与周边居民的居住条件与生态环境,为片区创造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04传统村落保护方向
通过对传统村落的聚落分析(包括从自然、社会、文化、美学等方面),把农耕 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从而更好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 中的重要作用。
#05成渝铁路沿线站点设计
以“老成渝铁路线”上改建或新建站场为研究背景,结合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地域文化特色、生态设计、站城一体等设计理论,分析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建立起建筑在环境背景影响下的多元化表达的思维,总结探索在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站城一体化等设计思想影响下的大型交通枢纽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0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方向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视角下的洪安古镇游客中心设计
——边城·超链接
作品介绍 | PROJECT INTRODUCTION
本次毕业设计是基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视角下的洪安古镇游客中心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该项目拟建于清水江畔原古镇广场,建筑总面积约15000㎡,整体规划设有完备的基础服务设施,全新的古镇游客服务大厅,环境良好的游客休憩区以及剧场、展厅等附属功能。在此基础上,游客中心还架设了两层的人行桥通往对岸,以“超链接”空间特性为建筑设计手法对建筑内的交通及空间进行串联,用风雨桥与垂直交通构建出一轴两面的立体流线体系。”超链接“风雨桥链接着三省两岸的传统,链接着民族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新道路,链接着古镇的悠久的历史与崭新的未来。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02 城市存量更新方向
城市存量更新视角下的重庆市望江锣旗寺片区老旧小区更新设计
——山城纪事
作品介绍 | PROJECT INTRODUCTION
本设计主要根据锣旗寺现状问题进行改造设计,其中包括整体风貌的设想、疗养院设计、疗养酒店设计和一系列工业打卡点的设计。疗养酒店和疗养酒店由场地内部建筑改造而来,出于打造公共空间和体现重庆特色文化的想法,对建筑之间设计了山城步道体系,同时将山城步道的意向融入了建筑的设计中。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03 工业遗产保护方向
工业遗产保护视角下的重庆市望江锣旗寺片区老旧小区更新设计——前世新生
作品介绍 | PROJECT INTRODUCTION
本次设计以望江厂军工文化展览为主题引导,对原望江厂员工宿舍群楼建筑空间进行提升改造,以满足望江厂军工文化的展览需求。望江厂职工宿舍群楼作为文物保护建筑,在满足苏轼历史建筑的保护下,进行空间活化。结合展览功能进行流线、空间、光线、庭院等系统性的梳理和重构。社区广场整体以满足全年龄使用的复合型场所为设计思路。在整体设计上采用艺术色彩和空间形式相互融合,尽可能多的把各种运动、休闲、娱乐、文化、展览等功能叠加组合,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错峰”使用。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工业遗产保护视角下的重庆市望江锣旗寺片区老旧小区更新设计
——叠变新生
作品介绍 | PROJECT INTRODUCTION
我们提出层叠的概念,以空间层叠和功能层叠为基本方法,对场地内部建筑,空间和景观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与规划。
工会大楼:工会大楼位于场地北侧,临近场地主要交通和城市交通。将其打造为了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观江建筑。设置有多个观江平台,作为文旅小镇游客体验的第一站。
老酱园片区:片区保留原有空间肌理,通过提取、重构与转译,群构成为具有综合属性的商业建筑,以代非规范化和隐患的原始废弃建筑及居住建筑。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04 传统村落保护方向
生态视域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贵州侗寨为例
侗味年华
作品介绍 | PROJECT INTRODUCTION
本次设计选题是基于生态旅游的传统村落景观规划改造设计研究,选址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寨。设计的主题定位是“侗味年华”——旨在基于保护宣传黄岗侗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其特色文化符号元素,并通过创新将其融入到游客的整条生态旅游玩乐线之中,让文化的感染氛围无处不在,让黄岗侗寨在发展中弘扬自身的文化,让游客在玩乐中体验黄岗的魅力。设计理念为“三脉共源”,“脉”指文脉,“源”代表侗族文化同源的精神意向,如杉树。“三脉”指黄岗侗寨的农耕文明文脉、侗布侗绣工艺传承文脉、建筑技艺文脉 ,全村分为三条主题线,围绕三条主题线进行对应的主题景观节点设计。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05 成渝铁路站城一体设计
“站城一体”空间景观规划:老成渝铁路战场景观及建筑改造设计
——奔腾之歌
作品介绍 | PROJECT INTRODUCTION
本次改造设计在在现状站房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将上新路向北移动,拆除了北侧现状站场的部分建筑,为北侧现状站场扩建提供空间,增设一处跨线公共天桥,连接铁路南侧的新建站房,同时留出了部分空间作为站前广场,创造了新的城市空间,满足交通集散需求,改善了周边环境。新建站房与现状站房分别平行布置于铁路南北侧,采用跨线公共天桥连接,整体布局呈“工”字形。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其它优秀作品一览
OTHER WORKS
左右滑动更换图片
结语
CONCLUSION
在⼋位指导⽼师的悉心指导下,2022届环境设计学子们在理论研究和生活实际中寻找设计的方法、在过去的场景与未来的展望中寻找新的灵感、在山野和城市中寻找遗失的文脉,花开仲夏,山城六月,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最终圆满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
THE END
撰写:孙俊桥、何公霖、张心妮、邓凌云、杨文忻、何卫东
- END -
往期推荐:
【20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niDesignLab”(ID:UniDesign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