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成都经典创新年鉴| 以“创新”之名,赴2022之约

2021成都经典创新年鉴| 以“创新”之名,赴2022之约


再有1天,2021年就将成为过去。这一年里,有太多的艰辛与磨难,也偶有惊喜闪耀,让我们难以释怀。

年终,是各行各业盘点成绩、总结过去的日子,四川知道与正合股份联合策划编撰的《2021成都经典创新年鉴》也将于一月上旬面市。

2021有太多的关键词,两集中、稳预期、双维护、爆雷、降准……但我们决定将主题聚焦于“创新”,因为只有这个关键词,是聚焦房企的内生力量,是面向不可预知未来的最好武器。

我们的创新年鉴共分为TOD、大平层、叠拼别墅、文旅/产城 、全国创新案例等五个篇章,希望通过剖析它们的创新,为行业发展带来启迪。


01
TOD篇

成都,作为常住人口2093.77万人的超大城市,TOD无疑是重塑城市格局最有效的途径。

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TOD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又融合了独有的公园城市理念,成功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方式。

2020年,5月11日,成都轨道集团发布首张TOD地图,正式曝光了首批14个TOD示范项目区域分布及项目特点。

成都首批14个TOD示范项目分布图

2020年12月7日,成都首个TOD项目——陆肖TOD·麓鸣九天取证,到2021年12月份,龙潭、三岔、中环、双流西、廖家湾、万盛等多个TOD项目取证,一年的时间,成都进入销售的TOD项目已达14个之多。

而接下来,还有师大、行政学院二期、蜀新大道、幸福桥、昌公堰、双凤桥、白佛桥等多个项目准备入市。

本着“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等开发原则,成都TOD项目均按站城一体规划,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形成集商业、办公、居住、生态、公园于一体的片区中心,营造了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场景,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陆肖TOD多站联动开发示意图

首个亮相的陆肖TOD,这个片区级的站点没有选择独立开发模式,而选择多站联动,强调片区开发,将周边的张家寺站、中和大道站、观东站、应龙站纳入规划范围,结合自身资源特色确定主题和产业功能,打造功能互补的活力轨道生活圈。

轨道城市万科·高线公园森之桥效果图

如行政学院TOD的轨道城市万科·高线公园,作为首个政企联合开发的TOD示范项目,则以纽约高线公园为蓝本,遵循“国际-复合-开放-生态”的理念,通过沉浸式场景构建出未来社区生活样本。

按照成都“全域TOD”的规划,未来地铁所有站点都将按TOD模式开发,TOD项目将成为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们从已经入市的14个TOD项目中,精选出5个项目,剖析它们在规划、示范区、户型、营销上诸多的创新,至于具体是哪些项目,你先猜。

02
大平层篇

去年,我们的《2020年成都经典改善年鉴》中收纳了很多的大平层项目,但今年的市场情况发生了逆转。

在“集中供地”+“双限地”的高压之下,高端大平层成为了市场的稀缺品。
但在需求端,当越来越多改善群体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所以高端大平层产品走量极快,万科天府锦绣、首开龙湖云著、建发央玺,包括麓湖生态城今年推出的沄洲、沄岸组团等,不乏开盘即罄的项目。

近五年成都大平层面积段占比变化(数据:正合股份)

从上表可以看到,2021年170-300平米的大平层备案套数占比都高于往年,创下新高。
虽然成都今年新推出的大平层项目相对较少,但大平层的创新却一点也不少,结合汇张思给我们提供的4个全国案例,可以看到,大平层的产品力,真的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高度。

国内某大平层项目外立面效果图
如建筑外立面的用材,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铝板金属材质的广泛应用,超大面宽、高窗地比、圆弧或直角的造形、融入的中西元素等,为这些高端项目营造耀眼的颜值。
在大平层户型设计方面,除了面积要大,动区的尺度被做到了极致,因为高端项目对动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所以客厅不仅要有极致景观,还要便业主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

国内某大平层项目挑高阳台效果图

另外,阳台是创新颇多的空间,大平层虽不比别墅有天有地,但通过设计,也营造出前庭后院的墅居感受;甚至有项目通过阳台错层设计,形6米挑高空中院,成为今年的壕宅“新物种”。
2022年,相信随着因城施策的深入,在双维护之下,高端市场也会迎来松绑的可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创新产品的出现。

留个悬念,成都,会有哪些大平层项目入选呢?

03
叠拼篇

大平层受限,但成都的叠拼产品风生水起,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销售和即将销售的叠墅项目近60个,其中纯叠拼项目有11个。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算是叠拼起势的一年,3608套比2018年爆涨了153.72%,2020年涨幅也达到约28%。

近6年成都叠拼销售数据(图据四川乐居)

另据四川中原地产提供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成都12+2城区累计供应了119.3万方叠拼产品,超过了去年约95万方的总和供应量,是2015年总供应量的16.5倍。
事实上,叠拼的崛起,恰恰是与“创新”有关。
2019年前后,以奥园·麓语ONE为代表的叠拼在设计上开始创新,让上叠,甚至中叠也能享有独立的花园和地下室,做到独门独院,同时还在独立归家动线上做文章,设置独立电梯,确保了各业主的私密性,强化了叠拼的墅居体验。
及至今年,中海浣云居、华发统建锦江大院等新项目的面市,更将这一设计做到了极致。


中海·浣云居叠墅的独立归家动线示意图

包括在户型设计上,叠拼也向大平层看齐,以大面宽、短进深,强化室内的采光和通透,同时加大公区和主卧的空间。
别今年,当我们以为墅创新已经遭遇瓶颈时,陷入同质化的竞争时,一些全新的叠拼项目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创新的力量。
如镜像空间的设计,上下叠之间静区排布在一起,避免了户与户间的噪音问题;如类似大平层的外立面,大面积玻璃幕墙、铝板、金属线条的运用等,都让叠拼产品具备了新的活力。
我们从近60个叠拼项目中,选出了5个2021年亮相的新项目,作为今年叠墅的创新代表,当然,据我们所知,叠墅还有更多的创新已经在路上,会在2022给我们以惊喜。
至于年册的其它内容,还是留待《2021成都经典创新年鉴》20221月上旬面市揭秘吧。
……
再见,2021!让我们以“创新”之名,赴2022之约。

| Tornado
图片来源| 轨道集团、万科、中海、四川乐居、四川知道、网络




   ·END·      



 预售证号:蓉预售字第510116202147912号

目前,四川知道已建立30个社群,累计地产人数达万人,群内将不定期展开线上公开课、热点话题讨论以及各类报告分享。欢迎扫码👇微信,添加四川知道小助手后进入最具价值地产人社群。  

立即扫码打入组织


免责声明:本文系四川知道独立创作,本文内容不代表项目开发商的观点。文中所示数据及观点分析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且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文本版权为四川知道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在看,很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四川知道”(ID:SCZD-THK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