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の安藤年:挑战!超越!青春!

2021の安藤年:挑战!超越!青春!

挑战

住吉,作为挑战的开端



“挑战展”1:1复刻的住吉的长屋入口  ©陈颢



2021年3月,在上海复兴艺术中心开幕的“挑战展”上,首次尝试1:1呈现安藤先生最为经典的“住吉的长屋”入口原型。它既是安藤建筑的原点也是观众进入安藤世界的开端。“如同所有的人造物一般,终有一天,建筑也会被风化摧毁。人类为抵御这种必然性所做的尝试,也可以认为就是建筑的历史——如果可以,我想创造出永存于人类记忆深处的建筑,而非仅仅是物质或形式的存在。(安藤忠雄)”

 「 舒适 ?」

在大阪住吉区老街连续的三间长屋中,他将正中间那间改造成宽二间、深八间的箱型混凝土房子 —— 四面围墙,仅有入口一处开口;房屋内外,屋顶地面,均为清水混凝土;房间的动线被一处露天中庭打断。这些构想看似都与“舒适的生活空间”这一定义相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曾让安藤被批评是“建筑家的自我偏执”。

回到问题的原点 —— 舒适,我们不禁发问,作为生活一词的形容词,它是否唯一?

安藤忠雄:说起什么是‘舒适’,我觉得这取决于人们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吧。人类生活的丰富性,不是仅仅以“方便”来衡量的。而且我认为,那个可能‘不便’的丰富性,在每日的生活中,经年累月,就可以被真切体会到了。怀着这样的信念和觉悟,我坚持工作至今。” 在他的建筑理念中,让生活融合在自然中才是住宅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可安藤的选择是重新解读问题本身,向本质发起挑战。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安藤忠雄与业主东佐夫妇

矛盾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他恰恰将许多看似矛盾的两极作为了它们彼此成就的契机。     
—— 三联生活周刊
仔细琢磨,有时候“不便”的自由,更胜于千篇一律的方便。就如同所有人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他偏偏要走那条弯路,因为相信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上,或许有更好的风景,或许没有,但敢于选择不同的姿态,诠释了自由的可能性。    
—— TOPYS

超越

以艺术为媒





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展示作品:《像素细胞——鹿#58》,名和晃平,综合材料,218.6cm x 181cm x 150cm,© HEM

于2021年3月底,在广东顺德和美术馆,举办了首个以艺术为主线的安藤忠雄个展“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
大约从1960年初开始,安藤利用各种机会与初露锋芒的艺术家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在他们的身上汲取了大量的创作养分:如他们的自我意识、时代敏锐感、日常生活中不间断的思考、自我表现的执着信念等。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安藤学习到了从作品中感受不到的东西。

「建筑与艺术」

2020年安藤忠雄在中国落成的建筑作品和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建筑整体呈现出圆形与方形的结合,传承了中国古建筑“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寓意“和谐,圆满”。
次年,安藤个展在这里拉开序幕,这也正是此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他所设计的艺术空间内,同时展出他本人的作品以及与他的人生紧密交织的艺术大师的作品 —— 艺术作品与建筑空间在这里产生奇妙的共振。


在美术馆的设计过程中,他并不轻易地将自己的思想或美学观点向现实问题妥协,而是将自己的艺术表现按照社会的、客观的视点升华为一座建筑。在这条路上,他从未失去对自己的设计的信心,放弃理想,而是追求一切可能,实现建筑与艺术的结合。
“我们应当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事物根源出发,扪心自问‘人类的幸福是什么?’,‘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 也许只有艺术可以回答。它激发人们内心的创造力,自由思考、打破界限、最终有所作为。这才是艺术存在的意义吧!(安藤忠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 HEM

不断打破常规、挑战全新的建筑“几何”美学,安藤忠雄通过“斗士”一般的顽强拼搏与努力,开创性地将清水混凝土建筑做到了极致。   

——民航杂志

人们往往讶异于,当他们站在安藤忠雄那看似简单、粗旷、毫不费力的混凝土建筑中,竟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明的心灵振动。安藤忠雄用光影、几何学,结合自然万物打造的建筑物,就像一个个艺术品,吸引人们前赴后继。

有时候,这也是一种流行,叫「打卡安藤忠雄」。

  ——爱范儿



青春
跨越时间


2022年10月,继日本东京展、法国巴黎展、意大利米兰展、中国上海展之后,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首次打破“一国一展”,再次落地北京,成为全球巡回展的第5站,亦是全球首次复刻“联合国冥想空间”。

秉承着创造“只有在这个地方才有的”空间和建筑,安藤忠雄根据民生美术馆的建筑特点,亲自设计了本次大展,展览空间本身即一个安藤式几何学中最具力量感的“墙”与“柱”切割下的光影艺术现场。

设计中,他始终把观众的感受放在主要地位 —— “来到现场的人们,可以将在建筑前生发的思考,内化成自己的养分,反馈到自己的工作里,这就是这场展览的意义。” 虽然展期仅仅三个月,但展览在每位观众心中所形成的感受,是可以永续下去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文筑国际创始人马卫东于“青春展”,1:1复刻联合国冥想空间

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安藤忠雄结合日本传统美学和现代主义,用最简单的几何样式,不断改变光的形状,为个体建筑创造出最丰富的微观景象。

——CCTV3 《文化十分》

展览呈现出这位虽已耄耋之年、但仍坚持每天“打卡”事务所的日本建筑师,50余年来遍布全球的设计作品,其中也有一些落地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城市。这些作品传达着一个共同主题——“青春”。在它们背后,是安藤忠雄透过建筑去观察中国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以及他向《环球时报》记者表达的心愿,希望为中国“设计出具有强大力量感的建筑”。

——《环球时报英文版》

安藤忠雄所追逐的青春与年龄无关,而是内心。他曾表示,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是很有冲劲的,而青春就是无论在什么年龄段,都能够保持不怕失败、努力向前的精神,以旺盛的精力持续地工作下去。

——网易

安藤年

青春の新起点

对于安藤的建筑作品,美国建筑评论家亨利·普朗莫曾经这样评价:“华美的贫乏、空虚的盈满、开放的围蔽、柔和的坚硬、半透明的不透明、发光的实体、光亮的黑暗、模糊的清晰、浩瀚的荒僻。”
2021年,也被媒体称为“安藤年” —— 三个展览,多个“首次”,为迈入耄耋之年的他在建筑舞台上持续二十多年的道路做了不同角度的回顾,而正如刚刚于北京闭幕的大展 —— “青春”,一词所代表的含义,安藤忠雄的青春之旅将以一个新的起点为源,再次出发。

2022 

精彩待续

让我们与安藤老师一起玩出新花样

参考资料

《 建筑家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著,龙国英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

《安藤忠雄论建筑》,安藤忠雄著,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回音壁

也许你也到过天坛的回音壁,因其材料与考究的建造工艺——用磨砖对缝砌成,使得墙面光滑平整,基本符合弹性体波动方程在表面的边界条件,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到靠近墙面的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波能量损耗较小,加上频率较小的波渗透深度较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人即便相隔百米,也能互诉衷肠。

在留言征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给安藤,给大家,或是给自己写下寄语的队伍里来,由于不能在文章中全部贴出,所以我们决定开启这个特殊的通道,把朋友们的感受、情绪、想法、祝福等等,在这里一一发布出来,希望能通过这道回音壁为你带来阵阵回响。

*由于留言过多,不能逐一发布,我们将进行筛选,以随文更新的方式附在当日文章的结尾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其实,最想对“神”——安藤老师说的话,就是好好锻炼身体,一直健康长寿下去!看完“青春”展,颇受震撼,空间,光,自然居然可以 以这样的方式共存,激发人在建筑中思考。后来,读完安藤老师的自传《安藤忠雄》,彻底被挑战精神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安藤老师就是自己心中的那道光,影响着我。之后,也是网购各种安藤老师的书籍,走访建筑,只想与“神”离得近一点,探寻思想上的共鸣!2020年9月25日,安藤老师的作品“诗之教堂”落地广东沐源小镇,除了满心欢喜,让人去感知“活着”的意义,道出“啊,活着真好啊”。至此,已是百感交集。哎,青春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次,追寻心中的那道希望之光,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 M-ARS

青春 不是年华 而是心境
—— 中村世纪

刚上大学时初次看您的文章,被您的作品所感动,更被您的精神所激励,祝您健康长寿
—— 神奈川里冲浪

青春的任性的…
—— 王宇

谢谢安藤。永远的青春😘😘😘
—— 袁子

青春之后还是青春
—— _Mor

您28岁创建事务所,我28岁在看您的展览,从您的演讲汇集的一本书《在建筑中发现梦想》认识您,希望我也能找到我的梦想!
—— Xin欣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留言





推荐阅读







《安藤忠雄全集》即将到来
扫码即刻购买







关于《安藤忠雄全集》

主要作者译者  安藤忠雄、肯尼斯· 弗兰姆普顿、彼得· 埃森曼、铃木博之、松叶一清、中川武、三宅理一、朱涛、马卫东等 | 主编  马卫东 |  内容监修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 特别支持  日本新建筑社 |  出版发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策划编辑  文筑文化不退编辑部 | 尺寸  215*280mm | 开本  16开 | 语言  内文中文(中日英三语索引) | 结构  6卷 | 出版时间  2021年 | 纸张  艺术纸 | 页数  3488页 | 定价  2980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安藤忠雄之家”(ID:AndoTad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